倍可親

盧賈寧:中華文明的歷史與現在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4-5-10 17: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俄羅斯信息|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中華文明, 研究所, 中國通, 文章, 歷史

轉帖者按語: 這是遠東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的文章,他是個中國通,家鄉就在伊爾庫斯克。

-----------                       ***********

中國的經濟崛起,不可避免地將激發中華民族的文明崛起,以及其努力強化自己在世界上的文化和人文地位。那麼,西方國家又如何看待中華文明呢?歷史和現實,又如何與習近平的「中國復興」相輔相成呢?

      美國的「少年世界」與中國的「成人世界」

      世界與中華文明正進行著快速、有時甚至是難以預測般的接觸。中國,曾經是一個封閉在「竹幕」之後的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后,這個國家正以飛快的速度向世界開放。而西方,也以自然的態度來接受中國文化,並試圖將這個五千年古國以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想象。比如,一想起美國,那麼縈繞在眼前的是迪斯尼樂園、自由女人雕像和好萊塢。而中國,讓人想起的是長城、紫禁城和兵馬俑等等。

      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試圖改變這種模式,向西方國家提出從簡單到複雜的建議。也就是說,開始的時候,是了解中國古代史、現代史和當今社會中的著名「品牌」(孔子、老子、秦始皇帝和兵馬俑;毛澤東;中國城市的新面貌、奧運設施等等)。

      然後,下一階段似乎要這樣走,即,西方國家要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層次要素。對於北京來說,該階段的主要複雜性有些類似小學初級班教師所面臨的困難。他應該明白無誤地向「孩子們」(美國人)解釋,還存在著「成人世界」,也就是說,中華文明要比所有西方國家更古老、複雜和深刻數十倍甚至百倍。值得指出的是,這一任務是極端複雜的。

      文明的長期戰略

      美國人特別反感的是,有誰要比他們更為聰明、更為有力和更有實力。這與美國的世界中心觀和新世界的自我精神相悖。美國人更為簡單的了解中華文明的方式是,通過習慣的成龍拍攝的電影中的主角、通過已經本土化了的中國菜肴、或者通過在中國的標準旅遊路線來進行。

      結果是,在西方國家形成了某種「清湯」。這種「清湯」是由現代中國的某些元素與流行雜誌、卡通書、電影和旅遊手冊中杜撰的神話和想象組成的。當然,這種「混合體」是什麼,中國的「教師們」並不擔心。他們認為,萬事各有其時。一位好老師,能給任何人授業解惑。

      孔子學院項目,投入的巨額資金和政治資源,以及其它諸多設計,都是用來在國外宣傳中國形象的。現在,已在積極地「教授那些小學生」,並為他們向「高年級」遞進做準備。文明戰略已經啟動,何時能夠帶來實效,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堅信,這種效益在任何情況下或早或晚終將出現。

      中國式西方化·美國人不明白的是什麼?

      從另一角度看,可能產生這樣的問題,即西方國家是否想通過全球化和自由經濟改革來全面改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中華文明的精神基礎呢?顯而易見,他們是有這方面考量的。只是問題在於,表面看起來的西方化特質儘管已在中國風行,但美國人所期待的政治自由化成果並未出現。

      可以提前預測,這一過程是不會帶來什麼結果的。因為美國在「趟進同一條河」,這條「河」,蘇聯在上世紀50-60年代的時候也曾走過。當時的蘇聯,想把中國人變成 「忠於建設蘇維埃共產主義原則」 的「國際主義者」。著名漢學家之一的弗拉基米爾·馬里亞文曾指出,對於中國人來說,首先是「社會共性、初始階段的等級制度,然後才是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和個人主義等等」。

      換句話說,主要的意識形態學說是次要的。它們僅是主要文明基礎的補充。因此,中國西方化的表象是存在的,但與此同時似乎又似有若無。因為它們根本未曾觸及中國社會的深度層面。而且還有人堅信,中國將融化所有外來的東西,使它們變成「中國的」元素。

      甚至,作為現代政治體制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也完全符合幾千年統治的實踐。這種實踐是任何一位中國人都能感覺得到、並在沒有隻言片語的情況下就能理解的。但美國人不明白,為什麼中國自由經濟發展迅速,但至今還沒有「民主化」以及獨裁體制的崩潰呢?

      中國:非敵非友

      把文明經典折射到現代地緣政治之上,我們可以列舉孔子《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顯然,對於西方的「智囊中心」(think thanks)來說,這僅是古代智者的奇思異想。

      其實,孔子之語是頗為現代的,能古為今用,可以對各國的行為模式進行解讀。中國(「君子」)承認世界上的「不同」,包括各種力量中心的存在,並維持「遊戲規則」(「和」)。而美國(「小人」)則試圖將所有人都壓在身下(「同」),同時摧毀世界之「和」。不得不承認,在這句古代至理名言中隱藏著深深的內涵。

      正如弗·馬里亞文所強調的,「在現代世界上,中國既不是兄弟,也不是敵人」。也就是說,無論好壞,都不能將這個公理看成是某種族群立場。面對此類文明的客觀事實,在構建這樣或那樣的雙邊關係時,需要知道,需要了解。

      「外鬼」與「君子」:誰是中國發展落後的「罪人」?

      那麼,存在這樣一個原則上的問題:現代的中國文明能否促生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呢?傳統的文明,曾起過相當大的作用。很多那個時代的先進技術,比如指南針、造紙、火藥或很多其它技術都來自於中國。而且毫無疑問,中華文明在古代和中世紀時,相對於那個時代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只是到了18-19世紀,與西方國家相比,才演變成毫無希望的落後國家。

      我們認為,原因並不僅僅在於西方列強的惡意行動,他們將中國拉入到毀滅性的鴉片貿易之中並強加了包括南京條約(1842年)在內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當時,中華文明在自己的發展中最少落後西方200-300年。當然,不能為西方入侵和不平等條約叫好,但要知道,這不是中華文明落敗於北美、英國和荷蘭模式的原因,而是因循守舊之後的簡單結果。

      顯而易見,中國發展的舉步不前早在「天朝」與西方列強接觸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具體時間和內在原因是什麼,只能由歷史學家們來做出解答了。迄今為止,還沒有個絕對和完整的答案。也許,這種停滯出現在公元5-9世紀,當時的中華文明已經變得更加「人文主義」,傳統的專家治國和技術(修鑿運河、造船、研製新式農耕機械和器具等等)已經成為過去。人文主義基礎、對哲學的追求和道德方面的知識將精英中的技術能力給擠壓出去。也許還存在其它原因,需要進行單獨的學術討論。當然,在中國人的歷史重映中,既有痛苦的一面(落後和東亞病夫的角色)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中國唐朝時期科技和文化的騰飛)。

      習近平有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中國變成「偉大國家」的願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種復興與偉大即體現在文化方面,也體現在科技進步方面。值得強調的是,對於其近鄰俄羅斯來說,希望這種復興是在尊重三大條件下來進行,即紓解任何形式的時隱時現的民族主義、維持互利的戰略夥伴關係和放棄任何形式的相互的歷史「清算和怨恨」。
全文: http://radiovr.com.cn/2014_05_05/27199471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粒子在 2014-5-11 04:58
習近平有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中國變成「偉大國家」的願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種復興與偉大即體現在文化方面,也體現在科技進步方面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19 16: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