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需要芭蕾舞?為什麼一些孩子寧肯放棄童年,也要成為芭蕾舞演員?為什麼成為芭蕾舞演員仍然是許多俄羅斯人的夢想,要知道,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成為那隻白天鵝?
條條道路通芭蕾。在俄羅斯,經常會有孩子上學前就自己做出決定其一生命運的選擇。「我五歲時在車裡雅賓斯克第一次看芭蕾舞《天鵝湖》。也許是那種美麗、優雅、遙不可及的童話感覺打動了我。演出結束后,我堅定地堅持自己選擇職業,完全不像一個孩子。」馬林斯基劇院獨舞演員阿納斯塔西亞·科列戈娃(Anastasiya Kolegova)說。與藝術大師對話的方式,今天與二十年前沒有任何不同。在首席芭蕾舞女演員或男演員的履歷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男孩兒或女孩兒,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芭蕾舞,於是模仿電視中的樣子,在旁邊自我陶醉般地翩翩起舞。莫斯科大劇院首席芭蕾舞女演員阿納斯塔西亞·戈里亞切娃(Anastasiya Goryacheva)就是看了關於安娜·帕芙洛娃(Anna Pavlova)的電影后,決定跳芭蕾舞的。迷上芭蕾舞的孩子會在任何可能的場合下努力表現自己。例如,大劇院獨舞演員揚·戈多夫斯基(Yan Godovsky)就是在少先隊夏令營的古典交際舞比賽中獲獎后,進入芭蕾舞學校的。有時候是父母決定讓孩子學跳芭蕾舞的。著名芭蕾舞女演員娜塔莉婭·奧西波娃(Natalya Osipova)最初從事的是藝術體操,後來「去學了芭蕾,因為非常愛媽媽,不想讓她失望」。對芭蕾舞演員的孩子來說,這是一條自然而然的路。大劇院首席芭蕾舞女演員葉卡捷琳娜·希普林娜(Ekaterina Shipulina)就是這樣。「我和妹妹從小在劇院長大,總是躲在後台看爸爸媽媽跳舞。除了上舞蹈學校之外,我別無選擇。」
一旦決定從事這一職業,孩子們就必須提前「長大成人」。實際上,電視上那些美麗的身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苦練的結果。壓力從去芭蕾舞學校招生處就開始了。招生標準非常嚴格,要檢查孩子們的健康狀況、體型、身體柔韌度、協調性、儀態、是否會擰轉腳尖、樂感及許多其它條件。以前會有選拔委員去全國各地,甚至會在偏僻的山村發現有天賦的孩子。大劇院首席芭蕾舞女演員斯韋特蘭娜·阿德爾哈耶娃(Svetlana Adyrkhaeva)就是這樣被發現的。現在,這樣的委員會幾乎已經沒有了。以往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地芭蕾舞學院招生的盛況(幾十或幾百人競爭一個名額),今天只在女孩子中能見到。現在招男學員很難,不光俄羅斯是這樣。家長們往往不願讓兒子學跳舞,因為芭蕾舞現在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 職業體育,運動員的收入要比舞蹈演員多得多。此外,以前男孩子在芭蕾舞劇院工作可以免除兵役,現在這一優惠已被取消。如今,俄「國防部應文化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正在研究徵召舞蹈演員入伍的問題。芭蕾舞學院的淘汰率極高。如果男孩在經典劇目年度考試中得二分,或女孩青春期開始發胖,甚至在臨近畢業的時候都有可能被送到普通學校去。緊張的課程安排(普通學校的科目加上每天的芭蕾舞班和專業課,例如芭蕾舞歷史或鋼琴課)讓孩子們連淘氣的時間都沒有。外地孩子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艱難地適應著新城市的生活。著名芭蕾舞女演員斯韋特蘭娜·扎哈羅娃(Svetlana Zakharova)回憶起芭蕾舞學校生活時說,她「留在了寄宿學校,住一間有七個女孩子的宿舍。童年突然結束了,為生存的奮鬥開始了」。 由於要求非常高,孩子們要廢寢忘食地練習,最重要的是技術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鄰近畢業時,大家都在為最後一場考試做準備。一有哪個同學被哪個劇院錄取,全校學生都會激動得發抖。一些關於劇院的可怕而誇張的傳聞也讓孩子們害怕。比如,舞鞋裡會被人塞進玻璃,表演服會被剪破,沒有關係根本不可能脫穎而出等等。老師和學生們都知道誰是優等生,此時大劇院或馬林斯基劇院的大門似乎已為他們敞開。但最終決定權掌握在坐在全國最好學校考官席上的劇團代表手中。大部分學生對名氣小一點的劇院也會滿足,有些人會出國發展(那裡很歡迎俄羅斯芭蕾舞演員)或者自謀出路。以下是「自謀出路」畢業生經歷的標準場景:「你完全可以放鬆地去參加挑選,或者叫『觀摩』,因為大家都站成一堆。你先做手扶杠動作,接著考官對你說:『繼續往前走。』這時你走到場地中間,再做一些動作。之後考官要麼說:『對不起,請離開』;要麼說:『請留下。』然後你要表演跳躍動作。就這樣,所有人都過濾一遍,最終從35人中只挑選5個。」
劇院的新人開始要當群舞演員,即使他們有成為首席演員的潛力也必須如此,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有助於培養文明習慣並積累經驗」。年輕演員的生活會非常充實:有創作的喜悅、不可避免的傷病、幕後的爭鬥、芭蕾舞比賽中的勝利、在給少年兒童表演的早場戲中扮演第三名侍從的角色,或者奧傑塔和奧吉莉亞(Odette and Odile)等等。他們將會有對角色的渴望和憧憬、天天練習的艱辛、令人羨慕的巡迴演出、等待上場的焦灼、對掌聲的期盼,還有四十歲就退居幕後,領取微薄退休金的無奈。 不過,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昨天的「醜小鴨」也有可能會變成白天鵝。誰都知道,這種美麗的大鳥正是俄羅斯芭蕾舞的象徵。
作者:瑪雅·克雷洛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