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夜生活了解俄羅斯的藝術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3-2-3 03: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入夜,白晝里車水馬龍的莫斯科變得安靜了許多,街道不復擁堵,行人也不再匆忙,莫斯科人悠哉游哉地開始了他們的夜生活。

在這座擁有千萬人口的都市裡,共有幾十家大大小小的劇院和音樂廳。當地人習以為常地把在劇院或音樂廳中欣賞演出作為晚間的一種休閑方式。這可不是附庸風雅,實在是因為莫斯科的藝術氛圍太濃厚。音樂、舞蹈、戲劇……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

隨便問一個莫斯科人,他都能如數家珍般地說出一串俄羅斯藝術大師的姓名和作品:創作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及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創作歌劇《伊萬・蘇薩寧》和舞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的作曲家格林卡;以《天鵝湖》「一舞成名」的舞蹈家烏蘭諾娃、普利謝茨卡婭……數不勝數。

最令人感嘆的是,莫斯科各劇院的票價和北京比起來低得驚人。在克里姆林宮劇院很好的位置上看《天鵝湖》全劇,不過才花1000盧布(約30盧布兌換1美元),不到人民幣200元;在音響效果極佳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大音樂廳欣賞世界名曲的票價更低,不太講究的位置幾十盧布就可買到;即便是票價最貴、有著225年歷史的莫斯科大劇院,看場劇也就1000盧布,不過很難買到就是了。

這樣便宜的票價,真是一種誘惑,於是,我也學莫斯科人的樣,走入劇院,輕鬆度過晚間時光。

儘管門票便宜,但莫斯科各大劇院的設施和服務都非常完善,讓人感覺「物」超所值。一入劇院,觀眾都自覺地到存衣處脫掉外套,露出精心換上的正裝,再掏出隨身攜帶的化妝品到存衣處四周的鏡子前整整髮型或補補妝。如果是冬天,女觀眾還要脫掉長筒靴,換上特意帶來的高跟鞋,以搭配自己看演出時的晚裝。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藝術的摯愛和對藝術家的敬重。

大幕拉開,燈光熄滅,全場觀眾漸漸沉浸在藝術家的表演中。我環顧左右,沒有聽到誰交頭接耳,更沒有看到誰吃零食或者大嚼口香糖。觀眾席靜靜的。觀眾臉上專註的神情讓你感到悄然來臨的舞蹈仙子和音樂精靈彷彿勾走了他們的魂。

一幕終了,潮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響徹整個大廳,這既是對藝術家們精湛表演產生的共鳴,也是在表達一種由衷的謝意。幕間休息一般是20分鐘,觀眾們意猶未盡地從座位上起身,一邊三三兩兩地議論著,一邊到劇院附設的咖啡廳去填填肚子。莫斯科各劇院的晚場演出一般在7點鐘開始,路遠的觀眾如果直接從單位趕來,恐怕只能空著肚子,這會兒就趕緊吃點兒東西,免得轆轆飢腸發出的聲音影響旁人。咖啡廳里備有精美的糕點、三明治、熱咖啡、冷飲,甚至還有增添情趣的紅葡萄酒,觀眾可以在這裡各取所需。

在莫斯科,無論什麼原因導致看戲遲到,都是一件煞風景的事,我就曾經歷過一次。那天我和幾個朋友去位於市中心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廳聽音樂會,我們事先打出了富餘的時間,可由於堵車,平常30分鐘的路卻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劇院后,演出廳的門已經緊閉,中年女引位員客氣而堅決地讓我們站在門口等待幕間休息。那時,樂隊正在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夢幻曲》,悠揚的樂聲穿過厚重的大門鑽入我的耳中,變得支離破碎。我們知道中途入場極不禮貌,因此是絕對不可以的,幾人只有面面相覷,一場美妙的音樂會,就這樣「殘缺不全」了。

你很少聽到莫斯科人在地鐵里、公共汽車上或者馬路邊、飯店裡大聲喧嘩。但在劇院鼓掌、叫好的時候,莫斯科人毫不吝嗇自己的熱情,掌聲和叫好聲總是一浪高過一浪。經濟寬裕的觀眾,還會買一束或者一朵鮮花,在演出結束後送給自己心儀的演員,博得他(她)燦爛的一笑和真誠的道謝。目前,俄羅斯經濟不太景氣,俄羅斯藝術家的薪水自然也不能拿國際水準衡量,不過他們說,能有這樣欣賞他們的表演而又熱情的觀眾始終如一的支持,他們的內心就平衡多了。

在莫斯科的劇院欣賞演出確實令人陶醉。置身寬敞舒適的劇院,人會沉浸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但絕非只有豪華氣派的劇院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一次,我在免費入場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小廳看一場學生彙報演出,這裡設備簡陋,又因為是非正式演出,所以全場根本沒有什麼觀眾,可一對穿著嚴謹的白髮老夫妻依然鄭重地鼓掌、叫好,這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以為他們是演出學生的親人,可一問才知,他們只是附近的居民,常常在晚上來觀看學生表演。在他們眼裡,學生演奏的樂曲和大師同樣優美,同樣能帶來藝術享受。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藝術,而是因為他們理解了音樂的真諦。這樣樸素的演出,這樣真摯的觀眾,讓人感動。

莫斯科的夜是迷人的,夢幻般的燈光閃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更有那從戲院、音樂廳飄出的片片音符,為這夜色增添了動人的色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tangremax 2013-2-3 11:30
看看人家
回復 opa900 2013-2-12 00:07
民族的素質。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2 17: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