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樺」對於許多中年人來說,就是美的象徵,她們那種典雅脫俗、清新嫵媚的美和行雲流水般的舞步,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1948年5月,觀眾們第一次在莫斯科「埃爾米塔什」劇院欣賞到16個姑娘表演的俄羅斯女子環舞。美麗的長裙襯托出她們嬌美的體態,在「田野間有一棵美麗的小白樺」歌聲的伴奏下,姑娘們邁動奇特的舞步,在舞台上飄動,她們手中的頭巾,令人想起蔚藍的蒼穹,她們手中揮舞的白樺樹枝,象徵著故鄉土地的美好風光……舞蹈立刻征服了台下所有的觀眾。從此「小白樺」這個名字不脛而走,並從俄羅斯飛遍了全世界。
俄羅斯國立「小白樺」舞蹈藝術團就這樣誕生了。它的創始人,俄羅斯人民演員Н.С.娜傑日季娜奠定了「小白樺」的藝術理念,並曾以該團藝術總監的身份率團於1955年首次訪華演出,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還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會見,有關那次演出的文獻至今還珍藏在俄羅斯文化部。1979年娜傑日季娜去世后,她的學生,曾擔任「小白樺」獨舞演員20多年的М.М.科爾佐娃出任「小白樺」的藝術總監。М.М.科爾佐娃是俄羅斯傑出舞蹈藝術家,俄羅斯人民演員,曾經榮獲俄羅斯文化部和《舞蹈》雜誌共同評選的「2001舞蹈靈魂人物」大獎,在2002年12月,她又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白俄羅斯總統盧卡什克、東正教教皇阿列克謝二世等人被俄羅斯東正教基金授予了「斯拉夫民族傑出成就獎」。
作為俄羅斯藝術的象徵,「小白樺」國立舞蹈團表演的歌舞採用俄羅斯民間舞蹈的傳統形式,廣泛取材於民間傳說,並與古典舞蹈藝術完美結合,形成美崙美奐的藝術形式,並以此為特色形成了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舞蹈風格。在過去的50年裡,「小白樺」演出足跡遍布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傾倒了無數觀眾,所到之處無不使當地媒體和藝術界為之沸騰。許多國家不斷多次邀請「小白樺」前去演出。
本次訪滬演出在充分演繹「小白樺」經典節目的同時,她們還專門創作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扇子舞」和一些中國觀眾喜愛的中、俄歌曲等,並將幾個從未在中國演出過大型經典節目,包括「漂亮女人」、「繡花女」、「踢踏舞」和「溪水」等舞蹈重新編排,並重新訂做了1000多套富有俄羅斯風格的演出服裝,「小白樺」將通過服裝的變化和優美脫俗的舞姿,將俄羅斯人民燃燒的青春、奔放的自由、寬廣的胸懷錶現的淋漓盡致。
今天的「小白樺」作為俄羅斯民族藝術的象徵和文化使者已經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認可。
俄羅斯國立小白樺歌舞團將再次登上北展劇場的舞台。日前,記者採訪了小白樺歌舞團的藝術總監科爾佐娃女士,請她談談俄羅斯歌舞的魅力在哪裡?「小白樺」的魅力又在哪裡?
科爾佐娃表示:俄羅斯歌舞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特點,但它們都具有共同特點,那就是嚴謹的藝術傳統和非凡的藝術感染力。「小白樺」的魅力也正源於此。娜傑日季娜是「小白樺」的創始人,她基於芭蕾舞深厚的功底,匯聚俄羅斯民族舞蹈元素,開創了獨特的「小白樺」舞蹈藝術風格。她創作的每個舞蹈都是一幅流動的畫,一首飄逸的詩,一個完整的故事。用如詩如畫的舞蹈語言講述故事,表達清新、自然、唯美的風格,這是娜傑日季娜為「小白樺」奠定的藝術理念。
這次小白樺訪華演出與前幾次最大的不同是:下半場的演出是傳統舞劇《四季》。《四季》是娜傑日季娜創作的一部獨幕舞蹈劇。它用舞蹈語言講述了俄羅斯民間的冬、春、夏、秋四個季節。舞台上展現出俄羅斯大地上四季更迭的田園美景,舞蹈動靜交錯,時而抒情,時而奔放,自然流暢,充分表達了娜傑日季娜的藝術理念,全面闡釋了她獨特的舞蹈語言。娜傑日季娜去世之後,這部舞蹈劇一直沒有完整演出過。此次來中國,是這個舞蹈劇重新編排后首次在國外演出。
觀眾如何欣賞俄羅斯舞蹈?科爾佐娃說不管是欣賞哪種舞蹈,最重要的是看它的藝術感染力,看它是否能夠感染和感動你,讓你快樂或者感傷、激昂或者安詳,是否可以喚起你心中對真、善、美的渴望。因為真正好的藝術是可以感受的,一切技巧都是為了傳達思想和感情。科爾佐娃最後表示:每次來到中國,看到那麼多觀眾喜愛「小白樺」,我就一直希望在中國成立一個「小白樺」舞蹈學校,培養中國的「小白樺姑娘」,不僅是舞蹈技巧方面的訓練,還包括形象氣質的培養。希望有一天,這個願望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