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9月4日文章】題:中國龍飛赴APEC峰會為何俄羅斯成了中國的小夥伴?(作者朱澤佩·達馬托)
中國是新崛起的世界大國,俄羅斯是充滿懷舊情緒、前景不容樂觀的國家。曾20年同處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陣營的兩個夥伴有了不同的際遇。即將開幕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彷彿是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舉行的盛大儀式,尤其是白宮已宣布,美國總統奧巴馬將缺席此次符拉迪沃斯托克峰會。
上世紀90年代在冷戰結束后和全球化深入階段開始前,北京巧妙地把握住了美國人把自己的加工業「轉移境外」的願望,為其提供本國的廉價勞動力,並為私營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優惠的條件。
整個西方效法美國,指望也許可以重現所謂的租讓和殖民時代。中國人和外國人獲得了巨大的互利:東道國開始發展自己的現代化經濟,而外商所生產的商品暢銷世界。
當然,對國家的英明管理是中國成功的關鍵因素,但並非唯一因素。首先,所掙的錢沒有像俄羅斯那樣被貪官轉移到國外銀行賬戶,而是進入了國庫。因此,北京有錢打造21世紀的中國,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在國際舞台的新分量。
其次,國家發展的戰略計劃得到了真正的落實。人民積極參與計劃的實施。鄧小平倡導的「致富光榮」絕非俄羅斯所常有的那種自上而下的一句空洞口號,它契合了中國人想過好日子的心愿。
現在我們不妨問問自己:莫斯科會利用這種發展路線嗎?如果你置身中國,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我在俄羅斯許多年裡一直聽到有人說,「我們本應該像中國人那樣遵循小步走戰略,但我們卻採用休克療法向市場經濟轉軌」。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進程。20世紀初中國人走的是「下坡」,俄羅斯走的是「上坡」,現在恰好倒過來了。只要在上海灘走走,你就能得到這一切的印證。外國豪華建築和俄羅斯領事館仍顯得氣派非凡,似乎在訴說著昔日這裡曾居住著兩萬多俄國人並出版多文種報紙的輝煌。俄天然氣公司將在聖彼得堡建的高樓到了這裡只能躋身最矮樓之列。這就是專家把21世紀稱作中國世紀的原因。
在中國,我吃驚地看到,普通工人、商人、手藝人幾乎沒有休息日,從早晨七點到晚上六七點一直工作。有時甚至時間更長。但俄羅斯人經過74年的共產主義統治,勞動的真正含義已經喪失,個人成功的公式也已扭曲。中國沒有發生這種情況。在中國,每個人都知道,只有通過教育、技能、付出以及敬業才能獲得成功,沒有其他「捷徑」可走。
還有兩個方面也很重要。首先。中國的年輕一代可以白手起家,從零開始創業,但多數俄羅斯年輕人不得不在某個貿易中心為兩萬盧布(1盧布約合0.2元人民幣本網注)而打工。我想,即便新的比爾·蓋茨可以出生在當代俄羅斯,他也未必有機會建造自己的「微軟」。
其次,最近幾年也沒有任何一位中國領導人把政權「據為己有」。任期一滿,領導人就退休讓賢。俄羅斯卻恰好相反。結果,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9.2%,俄羅斯增長4. 3%。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26萬億美元,俄羅斯人2.41萬億美元。北京有以千億美元計的新基礎設施發展規劃,而莫斯科剛剛取消了高速鐵路的建設計劃,儘管在該領域俄羅斯已大大落後於中國。
俄羅斯為APEC峰會的籌備投入了巨額資金,希望能平衡自己對亞洲的貿易,並了解APEC夥伴是否對未來的歐亞聯盟感興趣。但中國人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搶走俄羅斯的風頭。該地區各國領導人更關心中國經濟的放緩和北京政權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