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政治將繼續延續「梅普」大政,只是兩人位置顛倒了一下。我們該如何評價「謎」一般的俄羅斯政治?俄羅斯是民主國家,無論是杜馬議員,還是總統,都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公平公正。但俄的確又是一切都是總統決策。這就是「俄羅斯特色」民主,雖有些不可思議,但合情合理,也合法。
普京出戰總統大選,梅氏領軍出征杜馬。當今的「梅普組合」無人能敵,大選后,俄羅斯政治將繼續延續現在的「梅普」大政,只是兩人位置顛倒了一下,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梅氏屈尊執掌政府。
一切早在4年前梅氏入主克宮時就已安排好了。而此次的政權安排或許持續到24年後的2036年。理論上講,當普京6年一任的第二個任期在2024年結束時,59歲的梅德韋傑夫可能會接替72歲的普京,再返克宮,未來俄羅斯的政策走向不難預測。
如何評價「謎」一般的俄羅斯政治?俄毫無疑問是民主國家,無論是杜馬議員,還是總統,都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公平公正,貨真價實,比西方國家還民主。但俄的確又是一切都是總統決策。這就是「俄羅斯特色」的民主。
俄自民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說,俄式民主概念在分類中找不到範疇,因為俄羅斯民主20多年來都沒有思想基礎、且找不到任何理論依據。日里諾夫斯基素有政壇怪傑之稱,許多話聽起來都是一派胡言亂語,但這句話倒是一語道破天機。「俄式民主」不講嚴謹,只重實用。
俄羅斯經歷過浪漫的民主時代。蘇聯解體后,百姓被壓抑了幾十年的「民主」意識火山般迸發出來。「香蕉」、「啤酒」皆成黨,數不清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政治組織紛紛登場。結果導致百姓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怨聲載道,國家瀕臨分裂。就在西方普遍預言,俄羅斯即將分裂的時候,普京大力加強中央集權,趕走金融寡頭,重新劃分行政區,任命總統代表,取消地方州長直接選舉,痛擊車臣分裂勢力。不管是民主的前進還是倒退,國家保住並強大了,百姓得到了實惠,這才是「俄式民主」的硬道理。
「俄式民主」中有一特有名詞──「政權黨」。在俄羅斯沒有執政黨、在野黨的劃分,因為根據憲法,總統不能加入任何政黨,應該是純粹的無黨派人士。但為了保證總統決策在議會中順利過關,要在議會中有一支支持總統的政治力量,這就形成了俄羅斯特有的「政權黨」。隨著普京地位的鞏固,支持他的「統一俄羅斯」一躍成為俄最有影響的大黨,並在杜馬中佔據絕對多數,總統的任何決策,包括修憲都可在議會中輕易過關。
聯結「政權黨」的紐帶就是政權,政權沒有了,「政權黨」瞬間便會土崩瓦解。葉利欽時期,「我們的家園──俄羅斯」曾是俄的第一大黨,紅極一時。但葉利欽交班、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下台後,「家園」便迅速化為雲煙,成了永遠被人遺忘的政治符號。
這就是「俄式民主」,雖有些不可思議,但合情合理,也合法。正如一位選民所言,只要生活安定幸福,什麼人當選並不重要。這也許正是「俄式民主」得以生存並發展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