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電車上的俄羅斯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2-6-9 02: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2評論

關鍵詞:, 俄羅斯, 蘇聯

從1926年蘇聯第一輛電氣火車運行到現在,古老破舊的列車每天搖搖晃晃地迎來送往。它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俄羅斯人生活的見證。  郭沫
 [ 不管時代怎麼發展,電氣火車依然沉穩笨拙地每天行駛著;不管人們變得富有還是時髦,火車在他們生活中的作用從未改變 ]
 在莫斯科,或者說在俄羅斯,除了地鐵和公交以外,要說還有哪一種交通工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一定會是電氣火車。這是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火車使用電力,距離輻射到大城市周邊的若干小城鎮,是大城市與小城市、城市與鄉村緊密連接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從1926年蘇聯第一輛電氣火車運行到現在,古老破舊的列車每天搖搖晃晃地迎來送往,它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人們生活的見證。在這片土地上,你只有坐上一輛電氣火車,才能真正認識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民。
 鄉村路,帶我回家
如今的莫斯科已經入夏,蒲公英金黃的花已經被潔白的絨毛取代,茂密的樹林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消解著人們在太陽直射下偶爾露出的焦躁。藍天,綠草,飽滿的雲朵,隨處可見的樹林和池塘——這個城市的夏天讓你覺得曾經漫長的寒冬是如此有意義。
儘管城市並不缺少綠色,可人們仍按捺不住深入大自然。郊外別墅是他們出行的主要目的地。經歷了從公有制到私有制的變遷,郊外別墅作為俄羅斯特有的一個生活傳統被保留下來。據統計,俄羅斯將近60%的居民擁有郊外別墅。所謂「別墅」,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豪華,只不過是在鄉村樹林里的簡陋小木屋罷了,但是在那裡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蔬菜、休養生息。
在電氣火車上,你總能看到一家人集體出動。爸爸舉著除草機或者其他什麼大工具,媽媽手裡拎著大包小包,爺爺奶奶領著兩個小孩子,佔據著面對面的兩排座椅,其樂融融。火車開得很慢,最快也就每小時40~50公里的樣子,再加上中間停站無數,100多公里的路程通常需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像這個國家一樣沉重緩慢,站在往日的輝煌上不求改變。小孩子總是不耐煩的,沒過多久就吵嚷著下來走動,媽媽的食物無法吸引住孩子,只能任其在車廂里走來走去。這是出城的火車,而在回城的車上,孩子大都疲倦不已,頭枕著媽媽的腿睡覺,小臉曬得紅撲撲的,爸爸把手裡的傢伙全扔上了行李架,拿著一瓶啤酒獨自坐在窗邊。
車窗外的風景總是出奇的一致,白樺筆直,橡樹茂密,一眼望不到底。有些樹被冬天的積雪壓倒了,沒人去收拾它們,任其自由地斜躺著。鐵路邊上是很多的小灌木,鬱鬱蔥蔥,深深淺淺的綠色延綿不斷。偶爾路過停放已久的貨運火車,象徵著舊日驕傲的生鏽鐵皮車廂已經被年輕人的個性塗鴉覆蓋。太陽一直很濃烈,穿透樹林直射到車廂里,人們尋覓陰涼的座位坐下,大多手裡拿著書靜靜地讀。這是每天都會出現的場景,人們坐著電氣火車從城市裡的家來到郊外的家,再從郊外回到城市,辛苦但充滿了溫馨和美好,這是莫斯科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電車萬象
電氣火車是很平常的交通工具,平常到幾乎和坐地鐵公交沒什麼兩樣,設施也破舊得沒有差異。車廂兩側是硬塑料(9160,-70.00,-0.76%)的聯排座椅,背靠背的兩排,每一排能坐三個人。頭頂上是行李架,最上面的小窗子可以打開透透氣,下面的大窗戶是完全封閉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車與車的差別大概只是乾淨不幹凈了,這得看運氣。
上車是不需要驗票的,而這也給了逃票者很大的空子可鑽。他們是電氣火車上數目龐大的群體,彼此互不相識,各自為政,毫不起眼地散落在各個車廂。等到乘務員開始查票的時候,他們就會紛紛起身,靜悄悄地離開這節車廂,趕在乘務員的前面躥到下一節車廂,之後不停地往前面的車廂移動,人也越聚越多。由於電氣火車基本上每隔十幾分鐘就會停靠一站,所以這些經驗豐富的逃票者大多數都會很幸運。只要車一靠站,你就會看到早早堵在門口的男女老少呼嘯而出,以衝刺的速度跑到後面的已經驗過票的車廂上去。第一次看見眼前這一幕時,我簡直無法想象這些人原來是在逃票。車上的乘客早已見怪不怪,而那些驗票的乘務員更是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管莫斯科當局曾表示要加大對逃票者的處罰力度。檢票員不會守在車廂的另一側兩頭堵,也不會在停站過後返回去立刻再查一次。彼此彷彿都有著某種默契:我做我的,你做你的,互不打擾。
醉鬼也是常見的。地上沒有酒瓶子的地鐵不是俄羅斯地鐵,同樣,車廂里沒有醉鬼的電氣火車也不是俄羅斯的電氣火車。這些孤單的人不知從哪兒來,也不知到何處去。他們不在車上喝酒,因為上車前他們都已爛醉。找一個角落或坐或卧,閉眼就睡,管他來者是誰。我曾經在路上與一個醉酒的青年相對而坐。他低頭熟睡,兩腿挺直伸到我的空間內。我試著搖晃他,沒有反應。檢票的女乘務員也沒有把他叫醒,只能找來一個體型健壯的男乘務員幫忙把他架起來。醉酒青年站起來原地轉了好幾圈,念念有詞,暈暈乎乎地向地上倒去。在下一站停站的時候,他被請下了車。這通常是醉鬼們的結局。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穿行於各車廂的商販們。流動小商販遍布火車,每隔一會兒就會看到一個穿著破舊的人拿著旅行包叫賣。這些人生意做得極小,兜售的也大多是些拿不出手的小商品,諸如灶台點火器、列車時刻表、地圖、圓珠筆、濕紙巾之類的東西。我曾經見過一位大叔從書包里依次拿出口琴、蚊香片、鍋鏟、電插座、勺子、小喇叭和水果刀七種產品。偶爾看到一個會使用擴音喇叭的,估計算是貨郎里的成功人士了。還有賣冷飲的,拎著最大號的書包賣力地推銷,只可惜電氣火車上沒有廁所,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選擇了沉默。這就是商販們的命運,他們努力推銷,可是應者寥寥。有時看到他們,會讓人無奈,我實在不理解在火車上賣圓珠筆和口琴能有什麼收成,但是當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商販每天如一地遊走在車廂里的時候,發覺這些流動的身影似乎就是電氣火車的一部分。
這才叫生活
這就是俄羅斯,這就是俄羅斯的電氣火車。它破破爛爛,它通達四方。秋天你會看到金色的田野,冬天你會看到茫茫的白雪,春天你會看到金黃色的蒲公英花鋪滿大地,夏天你會看到密林深處那份寧靜與厚重。
這裡是逃票者的戰場,是醉鬼的夢鄉,是小販認真的叫賣,是不遠處金髮女郎偶爾掃向你的目光。今天,人們可以通過手機聯網隨時查詢火車時刻表,也可以手捧著電子書、iPad在火車上打發時光,年輕人耳機里泄出的音樂聲響到整個車廂都聽得見。可是不管時代怎麼發展,電氣火車依然沉穩笨拙地每天行駛著;不管人們變得富有還是時髦,火車在他們生活中的作用從未改變。
作為過客,我是感恩這電氣火車的。如果沒有它,我無法到達 金環(旅遊景點俗稱)小城蘇茲達里去看13世紀的教堂,也無法前往博羅金諾去親臨200年前俄法戰爭的戰場。只花一頓飽餐麥當勞(微博)的錢(300多盧布,約人民幣70元),就可以坐著火車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跑到特維爾去看伏爾加河,河水清澈,天空湛藍,清風徐徐,用流行的那個段子來總結:「這才叫生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LUG 2012-6-9 03:47
俄國的郊區是好地方,才會出文學家。
回復 燕山紅場 2012-6-9 05:28
LUG: 俄國的郊區是好地方,才會出文學家。
   過去是,現在不一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3: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