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 洞」創始人邱小石說過:「人走了,神留下了。」這句話說出了我第一次看到手刺成品圖的真實感受。難以想象,一塊普通的鋼鐵是經歷的怎樣的錘鍊才能夠脫胎換骨,變成這寒芒逼人的利刃。仿若那鋼鐵之軀歷經千磨萬煉,在烈焰中煉出了逼人的精魄。佛說:「捨得。」手刺捨去一身鋼鐵之形,得到的卻是凌人之魄。取捨,是一種精神。取,是一種領悟;舍,更是一種智慧。取捨,是為刃、為人的至高境界。
看著這件手刺的成品,我彷彿看到在手刺鍛造過程中,劍村執刃,不厭其煩地粗磨、細研。這每一刀的取與舍都是一次歷練,對刃,亦對人。數十塊普通的百鍊鋼,經過千錘百鍊,成為僅存的三把手刺雛形;再覆土燒刃,數次經歷烈火與寒泉的洗禮,能夠浴火重生者,才能成為手刺之基。其實這萬事萬物皆在取捨之中。相生相剋,相輔相成。捨不得,便取不來;取不來,亦無從舍。而人生天地,更應深諳取捨之道。
我反覆欣賞這件手刺的製作圖集。這把手刺的三個製作階段似乎對應著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少年時舍其不能有;壯年時舍其不當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手刺三「舍」得到的是利刃的精魂,而人之所得便是靈魂的鍛造與升華。
我想,視刃如命的劍村,做每一個動作前都會在心裡拷問自己:「我可以不這樣做嗎?」「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學問。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有領悟的人,捨不得。
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薩特說過一句富於哲理的話,他說:「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人沒有不選擇的自由。」這位大師的話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生處處有選擇,必定有取捨。
淡於身,厚於心
雨果曾經說:「任何感官上的享樂都是對生命的一種揮霍」。老子也告誡我們:「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法國人的簡潔與中國人的睿智碰撞在一起,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一個穿越國界與時空的道理:在物質上慾望越小,在精神上追求則越要不懈努力。這樣,我們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取」固費力,「舍」亦太難。電影《卧虎藏龍》里有一句很經典的台詞:「當你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這是告訴我們放棄的魅力。
放棄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豪氣,是更深層面的進取。我們之所以舉步維艱,是因為背負太重。之所以背負太重,是因為還不會放棄。功名利祿常常微笑著置人於死地。詩人泰戈爾說:「當鳥翼繫上黃金時,就飛不遠了。」懂得放棄,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
當你學會「捨棄」,不要全力抗拒時,你的生命就會開始流暢。
我看著鐫刻著「胡小軍作」的手刺,領悟到劍村不僅鍛造了它的身體,還雕刻了它的靈魂。$
轉自一個刀友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