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俄羅斯歷史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2-3-27 05: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5評論

俄羅斯國家的搖籃是基輔羅斯。它建立於9世紀下半葉,是第聶伯河中游的東斯拉夫部落聯合的結果,統一的古羅斯民族就這樣形成了,後來在其基礎上出現了俄羅斯族、烏克蘭族和白俄羅斯族。
從9世紀末起統治國家的是留里克王朝,傳說其創始人為瓦良格人的一個軍事首腦留里克,是斯拉夫人自己請他和他的兄弟希涅烏斯及特魯沃爾來統治他們的。古代編年史這樣寫道:「那些瓦良格人自稱羅斯…」
羅斯佔地遼闊,西起韋斯拉河左岸支流,東至高加索山麓,南達塔曼半島及多瑙河下游,北臨芬蘭灣和拉多加湖。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在位時,羅斯舉行了受洗儀式。這一事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智者雅羅斯拉夫大公統治年間(1019-1054)是古代羅斯最繁榮的時期。正是他編撰了羅斯第一部法律——《羅斯法典》(《羅斯真理》)。但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導致國家分裂(1132年)。
13世紀俄羅斯遭到成吉思汗的汗國的侵略,蒙古韃靼人的壓迫長達兩個半世紀。
自14世紀始,莫斯科公國在羅斯的地位逐漸上升,它成為「收攏羅斯領土」的中心。伊萬·卡里塔在擺脫汗國統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成就,而他的孫子德米特里·頓斯科伊1380年在庫里科沃原野對馬麥汗的軍事勝利則鞏固了這一成就。最終推翻韃靼蒙古壓迫是在1480年。
15世紀下半葉,圍繞莫斯科開始形成一個中央集權國家,其成員包括當時羅斯所有的大城市,後來伏爾加沿岸、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的民族也加入進來。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宣稱自己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人,莫斯科是整個東正教世界的首都,即「第三羅馬」。伊凡三世的孫子——伊凡四世,即伊凡雷帝(1547-1584)是第一個獲得沙皇稱號的大公,他在國內發動嚴酷的恐怖政策(削藩制),奠定了俄羅斯專制政權的基礎,同時他也在國家管理、司法制度、軍隊和教會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伊凡雷帝死後,開始了王位爭奪戰。爭奪政權的爾虞我詐以及波蘭、瑞典的武裝干涉使國家陷入危機,即所謂的「混亂時代」。1612年,下哥羅德人米寧和大公波扎爾斯基領導的民兵驅逐了侵略者。1613年,全俄縉紳會議推選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為沙皇,從此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該王朝統治俄羅斯整整三百年。
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統治時期(1682-1725)是俄國歷史上的劇變時代。這位沙皇改革家把全國劃分為幾個省,建立了最高管理機構——樞密院,制定了官銜表——軍隊、文職和宮廷官員的等級體系。
彼得一世統治期間出現了鑄造作坊和煉礦廠,炮兵、航海和醫療學校、海洋學院、科學院。開始建立起常規軍並積極建設海軍艦隊。彼得一世下令遷都彼得堡,把俄羅斯帶進了一個新紀元。彼得一世期間,俄羅斯的領土大大擴充,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廣袤土地、伊若拉地區、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的部分地區(波羅的海沿岸)、烏克蘭東半部、白俄羅斯和克里木半島都納入俄羅斯版圖。
1812年,拿破崙·波拿巴的法**隊征服了整個歐洲,他們也攻佔了莫斯科。但莫斯科對敵人來說就像一個陷阱:寒冷、飢餓和俄軍的反攻迫使侵略者撤離俄羅斯。這場戰爭的勝利與俄羅斯偉大的軍事將領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19至20世紀之交,俄羅斯出現了社會民主黨,後來更名為共產黨,其戰略核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學和經濟學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俄羅斯建立了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為首的蘇維埃政權。
20世紀上半葉是俄國歷史上一個充滿血腥暴動和毀滅性戰爭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7年)、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和十月革命、1918—1920年的國內戰爭。
1922年在原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上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24年列寧死後,約瑟夫·斯大林(朱加施維里)掌握了黨和國家領導權,他逐漸把權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使之變成不受任何人、任何事左右的絕對權威。
1929年—1936年,國內實行了大規模集體化運動。在這場運動中農民們聯合起來組成集體農莊,而農民中最富裕的階層遭到鎮壓,即所謂的「沒收生產手段和土地」。同時,國內還積極展開工業化運動,這為蘇聯打下了雄厚的經濟基礎。1929年—1940年間共建立了九千多家國營工業企業。但新生活建設的同時也伴隨著嚴酷的高壓政策,數百萬無辜公民深受其害。
1941年法西斯德國入侵蘇聯,蘇聯因而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展開偉大的衛國戰爭。戰事開始后數月間,德**隊已經緊逼莫斯科。全體蘇聯人民的英勇抵抗,成功地改變了戰事進程,但同時大量人員傷亡,蘇聯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1943)成為這場戰爭的轉折點,在這裡蘇聯軍隊包圍並殲滅了敵人集團軍33萬人。1945年,法西斯德國被徹底擊潰並投降,偉大的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為勝利付出了慘重代價:約二千七百萬人獻出了寶貴生命,數百座城市、七萬個村莊、三萬多工廠被摧毀。
戰後,蘇聯成為世人所稱的社會主義集團的中心。選擇了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的東歐和亞洲國家,包括中國,都成為這一集團的成員。後來,西半球共產主義前哨古巴也加入進來。以莫斯科為首的「世界社會主義體系」成為國際舞台上一股強勢力量和最有力的地緣政治因素。
1949年,蘇聯成功試爆原子彈,從此成為核大國。1953年,蘇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試爆氫彈的國家。
1953年斯大林死後,尼基塔·赫魯曉夫成為共產黨第一書記和國家首腦。他開始揭露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期間從勞改營釋放了大批遭到斯大林迫害的無辜受害者並給予平反。
1957年,莫斯科舉行了世界青年大學生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年輕人聚集在這裡。這一時期在蘇聯歷史上被稱為「解凍期」。
1964年,以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為首的高層推翻了赫魯曉夫,漫長的政治和經濟的「停滯期」開始了。社會上開始出現對過往理想絕望的情緒,其結果導致社會上或表現出絕望,或出現持不同政見運動。
1985年,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掌權。這位新領導試圖通過改革——漸進改革政策——給社會主義制度注入新的活力。這引起了黨和國家機構里一些守舊人士的不滿。1991年8月,一個政治家小組發動政變(成立「國家緊急情況委員會」),旨在恢復舊制度。軍隊進駐莫斯科。但政變很快被挫敗。
1991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首腦通過了世人所稱的「別洛韋日協定」。 這一文件宣布廢除蘇聯,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
隨著1991年12月蘇聯的解體,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也宣布退職。以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為首的新領導集體掌控了俄羅斯政權。
新領導集體宣布經濟領域實行根本變革的路線,但由於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惡化,這些措施引起保守主義者圈子和部分居民的不滿。1993年9-10月,事態演變到在莫斯科發生群眾騷亂。鮑里斯·葉利欽用強力壓制騷亂並解散了反對自己的最高蘇維埃。1993年12月全民公決通過了新憲法,進行了新的代表機構——國家杜馬——的第一次選舉。
1999年8月,鮑里斯·葉利欽任命弗拉基米爾·普京為俄羅斯聯邦政府主席(總理)。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宣布辭職,指定當時的總理普京為自己的接班人履行俄羅斯聯邦總統一職。

在2000年3月26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普京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2004年3月14日他再次當選,連任總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2-3-27 06:03
哈拉碩,達瓦列什。
回復 燕山紅場 2012-3-27 06:10
meistersinger: 哈拉碩,達瓦列什。
     
回復 嘻哈:) 2012-3-27 07:23
你在俄羅斯?談談俄羅斯好玩、好吃的地方?
回復 燕山紅場 2012-3-27 20:29
嘻哈:): 你在俄羅斯?談談俄羅斯好玩、好吃的地方?
     容慢慢介紹......
回復 麥燕萍 2012-3-28 00:40
多謝介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9: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