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一直是俄羅斯近年來的一個「硬傷」。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對政府部門的貪污腐敗表現出不滿甚至痛恨情緒。在透明國際清廉指數排行榜上,俄羅斯的排名近年來一直呈下滑趨勢,2008年更是跌到了世界第147位。
早有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俄羅斯腐敗比刑事犯罪更嚴重,已威脅到國家利益。
反腐,因此成了俄羅斯政壇近年來的一個關鍵詞。「腐敗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嚴重威脅,它會損害商業環境、削弱國力和損害國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敗會降低民眾對政府的信任。」2008年3月,梅德韋傑夫就任總統10天後便疾呼:「我們不能再等了!」
於是,當年12月,俄羅斯出台了《反腐敗法》,規定國家公務員及其配偶、子女必須向稅務機關提交收入和財產等信息。
5個月後,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親自率領俄政府的各位副總理、部長,集體在俄羅斯政府網站上「曬」出了自己的家庭收入。 這種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做法,立馬在民眾當中贏得了口碑。
俄羅斯反腐的進程步步緊跟。一年後的2010年4月,梅德韋傑夫又下令公布政府各部門官員的收入納稅清單。由此,官員財產申報和公開制度在俄羅斯確立起來。
雖然坊間流傳著「這份清單顯示的官員收入比我想象的要少得多」的說法,但是俄公眾對官員財產申報和公開制度本身則是空前地認可,普遍認為這一制度對反腐而言「好處大大的」。
就在今年3月13日梅氏宣布新的反腐草案當天,俄羅斯2012~2013年國家反腐敗計劃被簽署。
梅氏信誓旦旦地表示,俄將在2010~2011年反腐敗計劃奠定的法律和組織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反腐力度。
雖然俄政府的反腐大旗揮舞得異常高調,然而,當人們仔細剖析俄羅斯的「制度性」腐敗時便不難發現,這一頑疾在不斷蔓延。
路透社3月的最新消息稱,俄羅斯去年的凈資金流出總額為840億美元,是蘇聯解體以來的20年中金額第二大的一年,佔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近5%。
莫斯科新經濟學院負責人古里埃夫由此表示,資金外流表明「投資者認為,俄羅斯已放棄了反腐鬥爭」。
越來越多的民眾認為,俄羅斯政府的反腐行動根本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成果。莫斯科新經濟學院的古里埃夫也悲觀認為:「俄羅斯無法解決其自身的腐敗問題這才是問題所在。」
俄羅斯反腐到底是否「只是個傳說」,未來將向全世界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