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012年12月14日下午,從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中國廳傳來了一陣陣熱情的掌聲,原來這裡正在舉行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誕辰1310周年紀念會。俄羅斯之聲記者李翠文報道:
和往常一樣,這個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的大廳里坐滿了人,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漢學家、中國駐俄使館新聞處、俄中友協和媒體代表,以及莫斯科漢語學校的師生們。最醒目的當然是陳列台了,最上面用俄文寫著「中國詩人李白」。展台上陳列著前蘇聯時期和俄羅斯當代出版的各種有關李白的書籍,這些書籍均為俄羅斯翻譯和研究李白及其詩歌的科研成果。剛才,我們的俄中兩國老中青少幾代用中俄文深情並茂地朗誦了李白的詩作,其中年齡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只有9歲。
40年後的紀念
「1971年,儘管蘇中關係處於非常時期,蘇中友協還在友誼宮舉辦了紀念李白的活動,蘇聯人民演員魯西諾夫帶紀念會上朗誦了李白的詩。時過四十年,我們在此相聚,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時任俄中友協責任秘書的嘉麗娜·庫利科娃介紹說。實際上,最近幾十年來,俄羅斯學者對中國古典文學包括詩歌的研究和翻譯一直都沒有中斷過,他們是俄羅斯著名漢學家瓦西里耶夫、阿列克謝耶夫、翻譯家兼詩人吉托維奇、詩人阿赫瑪托娃和古米廖夫。最近十年內,俄羅斯又相繼出版發行了托羅普采夫的數本俄文譯作。順便提一句,2007年3月份,在俄羅斯「中國年」期間,俄遠東地區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市舉辦了李白詩歌翻譯大賽,不僅促進了俄中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加深了俄羅斯人民對李白詩歌乃至中國古典詩歌的認識和理解。
李白與普希金齊名
在此次紀念會上,俄羅斯著名漢學家、歷史學博士、中國李白研究會外國會員、「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謝爾蓋·托羅普采夫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為紀念李白誕辰1310周年獻上了的譯作《李白五百首詩集》(«Китайский поэт золотого века. 500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й»)。據托羅普采夫介紹說:「其他國家還從未如此大量地翻譯過李白的詩歌,最多的也只有40首至50首。這本書的出版對俄羅斯國內外的李白學術研究都有裨益。」托羅普采夫說,李白是俄羅斯人非常喜愛的中國古代詩人,在俄羅斯被稱為「中國的普希金」或「最偉大的詩人」。

「愚公移山,愛李白勝過愛妻子」
與會者們認為,翻譯中國古典詩歌,包括李白的作品,不僅要通曉俄漢兩種語言,而且要透徹地理解漢語文言文、了解中國文化、文學和歷史,更需要付出艱辛的腦力勞動。最近幾年, 托羅普采夫曾按照不同的主題翻譯過五部李白的詩集,最近的一部為總集。他以翻譯李白詩歌為己任,表示今後還將繼續做這項工作。「李白是一座山,托羅普采夫是愚公」,新書譯者的妻子,俄羅斯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尼娜·博列夫斯卡婭如是說。她告訴記者,她的丈夫就像愚公一樣在搬一座山,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李白詩歌的翻譯中。會後,波列夫斯卡婭悄悄地透露說,她的丈夫「愛李白勝過愛她」。話音剛落,大廳里便響想起了一片笑聲。
未來的漢學家將更多地了解李白
在中國古代詩人當中,名字最響亮的要數李白和杜甫了。據參加紀念會的莫斯科亞非學院漢語教研室主任馬克·烏里揚諾夫透露,《李白五百首詩集》將於下周一與這所培養高級漢語人才的搖籃與青年漢學家們見面,屆時譯者托羅普采夫將同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向他們詳細地介紹李白的生平及創作,還將向學子們傳經送寶。
李白誕辰1310年紀念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成為2011年俄中友協與俄羅斯遠東研究所聯合舉辦的最後一場活動。過去的一年當中,在這個平台上舉辦了多場文學活動,包括魯迅誕辰130周年、俄漢學家阿列克謝耶夫誕辰130周年等等。期待明年還將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