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美國衰落的世界性後果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1-10-8 20: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十年前,當我和其他一些人談論美國在世界體系中衰落的時候,最善意的回應是對我們的天真報以居高臨下的微笑。美國難道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涉足地球的每一個偏僻角落,並幾乎總能得手嗎?這是所有政治派別共有的觀點。
今天,美國已經衰落、已經嚴重衰落的觀點已是庸常之見。人人都在這樣說,只除了不多幾個美國政客,他們擔心,如果他們討論這個問題,衰落的壞消息就會被歸咎於他們。事實是,幾乎每個人今天都相信衰落的現實。
不過,很少討論的是,什麼是或將會是這一衰落的全球後果。當然衰落有其經濟根源。但喪失美國一度行使的地緣政治半壟斷力量在世界各地都有重大的政治後果。
讓我們從87日《紐約時報》商業板塊講述的一樁軼事說起。亞特蘭大的一個貨幣經理人代表兩個有錢的客戶按下了恐慌按鈕,他們告訴他賣出他們所有的股票,把錢投入不大受影響的共同基金。該經理人表示,在他22年從事的生意中,他以前從未收到過這樣一個要求。這是前所未有的。該報稱這相當於華爾街的核選項。它違背對待市場波動要穩紮穩打這個神聖的傳統建議。
標準普爾把美國的信貸評級由AAA降至AA+,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但這是一個相當溫和的行動。中國類似的機構大公已經把美國的資信信譽在去年十一月就降到了A+,現在又降到了A-。秘魯經濟學家奧斯卡•烏加特切[Oscar Ugarteche]宣稱美國是一個香蕉共和國。他說,美國選擇了駝鳥政策,由此希望不要把[改善的]希望嚇跑了。上周在利馬,南美國家財長們聚在一起緊急討論,如何讓本國以最好的方式免受美國經濟衰落的影響。
人們面前的問題是,要讓自己免受美國衰落的影響是非常困難的。儘管出現嚴重的經濟和政治衰退,美國仍然是世界舞台上的巨人,它那裡發生的任何事仍可在世界各地掀起大浪。
當然,受美國衰落影響最大的是美國自身,也將繼續如此。政客和記者公開談論美國政局功能喪失。但是,不是功能喪失還會是什麼呢?最基本的事實是,美國公民為衰落的事實本身感到震驚。這還不僅是美國公民在物質上身受衰落之苦,並非常擔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吃更多的苦。問題還在於,他們深信美國是由上帝或歷史設計的受選國家,是世界上的典範國家。他們眼下依然得到奧巴馬總統的保證,說美國是一個A」國家。
奧巴馬和所有政客的問題是,很少有人仍然相信這一點。對民族自豪感和自我形象的衝擊是巨大的,而且是突發的。國家對這一衝擊的應對非常差勁。民眾在尋找替罪羊,瘋狂但並非十分理智地鞭撻所謂有罪各方。最後的希望似乎是,這是某人的錯,因此補救辦法是改變當局的人。
一般而言,聯邦當局被視為應受指責的對象——總統、國會、兩大政黨。要求在個人水平上加強武裝而在美國之外削減軍事介入的趨勢非常強大。所有的指責都針對華盛頓使得政治波動以及地方自相殘殺的鬥爭都越來越暴力化。要我說,今天的美國是世界體系中最不穩定的政治實體之一。
這使得美國不僅是一個其政治鬥爭功能喪失的國家,還是一個無力在世界舞台施展多少真正勢力的國家。所以,美國海外的傳統盟國,總統在國內的政治基礎,對美國及其總統的信念都大幅滑落。報紙充斥著對巴拉克•奧巴馬政治錯誤的分析。誰能反駁這一點呢?我可以很容易列出幾十個奧巴馬做出的決定,在我看來是錯誤的,懦弱的,有時還是完全不道德的。但我確實疑慮,假如他做出了其基本支持群體認為他應該做出的所有更好的決策,其結果會有多大差別。美國的衰落並不是其總統決策失誤的結果,而是世界體系的結構性現實的結果。奧巴馬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個人,但沒有任何今天美國的總統如同或能夠如同昔日的總統那樣強大。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嚴重、持續和快速波動的時代——在貨幣匯率上,在就業率上,在地緣政治聯盟上,在時局的意識形態界定上。這些波動的程度和速度導致無法做出短期預測。而缺乏短期(三年左右)預測的某些合理的穩定性,世界經濟就處於癱瘓狀態。大家都不得不更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和眼光向內。生活水平將會下降。這不是一幅亮麗的圖景。儘管,由於美國的衰落,對很多國家會產生許多許多積極的方面,但這並不能肯定,在劇烈搖晃的世界大船上,其他國家真的能夠獲得他們希望從這一新局勢中得到的好處。
現在需要做的是:進行更冷靜的長期分析,對分析結果做出更清晰的道德判斷,並採取更有效的政治行動,以便在未來20-30年努力創建一個比我們今天身陷其中的更好的世界體系。
 
                                               爭搶救生艇:歐元能做到嗎?
 
各地的官方立場幾乎都是說,世界經濟很快將再次好轉,只要我們做這做那。事實是,沒有人真的相信這個,無論是政府還是大銀行甚至戴有色眼鏡的經學家們。
世界正處於蕭條之中,在真正巨大的崩潰邊緣搖搖欲墜。即使極少數幸運兒能從中賺到錢,無論什麼地方也無人能倖免這個崩潰的負面影響。各國政府首先關注的不是如何做好,而是如何不比其他國家做的更糟。
世界媒體的注意力主要集中於美國的廣泛公眾辯論、歐元區、以及當然還有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明顯增長還是明顯停滯——不是同樣地擔心,儘管它們的運作能力經常不及那些最大的玩家。
7月的大戲當中,歐元區似乎實施了各種各樣的政治妥協。這會讓歐洲聯盟(歐盟)與它的許多競爭對手相比不做的更糟嗎?我覺得有可能。但要看到真正的實際情況,我們必須超越複雜的經濟決策。似乎沒有人說清到底商定了哪些問題,甚至更不知道這對歐元區國家面臨的經濟困境有任何用處。
妥協是政治妥協,而不是經濟妥協,主要後果也將是政治後果。歐元區國家所能做到的就是保存了歐元作為單一貨幣。有些人認為這很了不起,還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場災難。但問題在於他們拯救了它。就當前的世界地緣政治鬥爭而言,這將使歐洲依然是一個主要的玩家。
卡斯滕•沃爾克瑞[Carsten Volkery]在《明鏡周刊》上以如下方式總結了這些決定:歐洲領導人(在721日)通過了對債務纏身的希臘的第二個一攬子救助方案,其中包括的私人部門參與水平之高令人驚訝。此外,歐元區救急框架被賦予新的權力,使它越看越像一個歐洲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前些時候關於希臘債務(和其他歐元區國家債務)的經濟辯論就已經包含了所有的標準成分在內。一個極端是一些人竭力鼓吹無論後果如何都要對市場擁有完全的信心。其中最極端的想把希臘推出歐元區(儘管法律上幾乎不大可能)。另一個極端則是一些人竭力鼓吹在新凱恩斯主義強調(重新)創造有效需求即小型馬歇爾計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團結。

背後的政治問題是各國的國內政治。凱恩斯主義解決方案在德國非常不得人心,如果同意這樣做,默克爾女士有理由擔心面臨大選災難。新自由主義解決方案有可能在希臘、西班牙以及逐步在其他許多國家導致嚴重的民眾騷亂。一個偉大的妥協者橫空出世,他不是別人,正是法國的尼古拉•薩科齊,他力爭賦予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以新的權力,並公開慶祝他所說的一個歐洲貨幣基金的開端。甚至默克爾女士也同意這個妥協並非不合情理。
默克爾女士贏得了她想要的讓步,即私人投資者的參與。而歐洲央行(ECB)也最終同意放行。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將發行自己的債券,那些持有希臘債券的可以把它們換成這些新的債券,後者的利率很可能更低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由其新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出面,也認為這一切的效果對各國而言都將是積極的。當然,這項新安排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能夠在自身資源十分緊張的時刻減少介入。甚至本身並非歐元區成員的英國也歡迎這個妥協。
這是某種能挽救歐洲的魔力嗎?完全不是。首先,仍然有些玩家試圖推翻這種妥協。選舉後果還有待觀察。
為什麼后戴高樂時代的戴高樂繼承人薩科齊成為讓歐洲更接近一種共治結構的妥協的設計師?就是兩個原因。一方面,在經歷了一連串政治挫折后,就法國下一次大選而言它看起來不錯,即薩科齊總算在外交政策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法國的民調顯示,他的評級確實上升了。
然而,第二個原因卻是相當戴高樂主義的。戴高樂反對歐洲更加聯邦制,因為他認為它以法國的利益為代價服務於美國的利益。但在今天,歐洲更加聯邦制則以美國的利益為代價服務於歐洲(和法國)的利益。歐元區的崩潰將使西歐不再是國家體系中的一個主要玩家,並在美元正需要所有幫助的時刻加強美元的地位。
左翼中更左的聲音不斷抱怨說,歐元區基本上是一個新自由主義體制,它保護銀行而損害弱者。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而我永遠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左翼如果面對一系列完全分離的國家能做的更好。在我看來,如果歐盟消失,新自由主義力量只會更加強大。
說到底,歐盟及其歐元區在即將到來的大崩潰中的表現將不會像別處那樣糟。那也許不算什麼成就,但在爭搶救生艇的競賽中,歐洲或許至少能保證爭到一艘。
 
                                                                                                                           ***--- //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評論 310 201181日(路愛國 譯)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版權所有,Agence
Global
負責發行。有關版權和授權,包括翻譯和張貼到非商業網站事宜,請與rights@agenceglobal.com1.336.686.90021.336.286.6606聯繫。在不改動本評論和展示版權所有條件下,允許下載、電子轉發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他人。如欲與作者聯繫,可發郵件給immanuel.wallerstein@yale.edu。每月兩次發表的這些評論,旨在從長時段而不是當前頭條新聞的角度,對當今世界變化做出反應。]

                                                                                             2011-10-0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