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蘇聯「紅色大學」培養中國革命中堅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1-9-10 03: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關鍵詞:

在上世紀20年代之前,中國的進步青年出東洋、走西歐、遠赴美利堅,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和救國思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將共產主義傳到中國之後,中國進步青年尋求拯救中華民族之良方的軌跡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宛如巨大的磁鐵,使他們心馳神往。一大批中國進步青年湧進蘇聯當年的東方大學、中山大學等學府,在動蕩與激情澎湃的歲月里探尋中國前進的方向,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
  東方大學原址已成廣場
  東方大學由共產國際於1921年5月創辦,專門為東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共產黨,以及蘇聯中亞各民族培訓幹部。
  上世紀20年代的東方大學校址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旁,距離紅場不遠,原是一座女子修道院的附屬建築。1937年,這個修道院及其附屬設施被全部推倒。在修道院原址建起了普希金廣場和「俄羅斯電影院」。
  今天,記者漫步在普希金廣場,想象90年前,一個個風華正茂的中國青年,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東方大學的課堂。雖然東方大學的建築已不存在,但那些紅色記憶卻永遠不會褪色。
  從包括劉少奇在內的第一批中國進步青年踏上蘇聯國土開始,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留學蘇聯大潮拉開了序幕。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羅斯社會政治歷史國家檔案館(蘇聯時代的列寧學院蘇共中央檔案館)里,有一份東方大學的珍貴檔案。這是劉少奇等中國留學生1921年8月1日的入學登記表。名單中有劉少奇、任弼時、羅亦龍、肖勁光等人,他們都是由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介紹的,先後分三批陸續來到莫斯科。
  東方大學除了接收從中國國內派出的留學生之外,還接收了先期赴法國、德國、比利時等西歐國家勤工儉學的進步青年。1923年,中共旅歐支部派送趙世炎、王若飛、陳延年、陳喬年等12人進入東方大學學習。檔案資料顯示,到1925年年中,從中共各個渠道派到東方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達到112人。
  1928年,東方大學中國班轉入中山大學,至此東方大學已不再有中國學生學習。
  中山大學主樓依然佇立
  從克里姆林宮向西南方向步行大約10多分鐘,就可以到達沃爾洪卡街16號,這是一棟外牆為黃色的古建築,這座小樓便是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主樓。  中山大學成立於1925年10月。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去世后,蘇聯政府為繼續實行援助中國革命的政策,決定在莫斯科興辦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學,招收來自中國的進步青年,為中國革命培養幹部。
沃爾洪卡街16號在十月革命前是俄國貴族的官邸。樓房中間為四層,兩邊為三層。記者前去探訪的時候,門衛告訴記者,這裡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辦公樓,外人到辦公樓內參觀不方便。
從正面看,這棟樓房不是很大,但整個主樓往後延伸很長。在大樓的正前方,是一個有樹木點綴的小型花園,走出花園就是大街。街的對面是俄羅斯救世主大教堂。沿教堂再往前走,就來到了莫斯科河邊。當年,中國學員課間經常到花園休息,也有學員在閑暇時散步來到莫斯科河邊。
  中山大學是上世紀20年代國共兩黨在海外留學人員最為集中的紅色大學,也是為國共兩黨鍛造了大量優秀人才的熔爐。中山大學第一期學生中,就有陳紹禹(王明)、張聞天、王稼祥、秦邦憲(博古)、楊尚昆、伍修權、烏蘭夫、廖承志、蔣經國等,以及從西歐國家轉赴蘇聯的勤工儉學學生,如朱德、鄧小平、王若飛、聶榮臻、李富春等。
中山大學從1925年成立,到1928年改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至1930年停辦,共辦了四期、接收約1200名學生,其中包括1928年東方大學中國班轉入的一百多人。
檔案記錄鄧小平留蘇歲月
  在俄羅斯社會政治歷史國家檔案館翻閱卷宗時,一張標明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生入學登記表的表格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表格填寫的時間是1926年1月29日,學生的名字填的是俄文,翻譯成中文叫多佐羅夫;出生日期填的年份是1904年。這位學生會法文,是從法國來俄羅斯的。
  看到這樣的內容,記者感到這位名叫多佐羅夫的中國學生與鄧小平同志的履歷十分相似。記者趕緊在卷宗中尋找這期學生的完整名單。在完整名單中記者看到,與多佐羅夫對應的用俄文拼寫的中文名字叫鄧希賢。這就是鄧小平同志當年進入中山大學的入學登記表。
  在一份當年的課程表上,記者看到,中山大學的學員在校主要學習的課程有俄文、俄文讀報、東方革命史、西方革命史、俄國革命史、政治經濟學、中國問題等課程。記者還看到貼在一個作業本上的當年國內革命報紙《民國日報》的剪報。這些貼報都是當年學習中國形勢和時事課的教材。
  記者在調閱中山大學檔案的時候,看到很多用學生作業本記錄的黨小組會開會的原始記錄,雖然有的作業本已經破損,但作業本上的字跡非常工整,每個學員在校各個方面的表現情況,都一一填寫在用筆畫出的表格上。通過這些原始記錄可以知道,當時這些學員在黨小組會上討論各種問題,尤其是討論每個同志的學習和在學校的表現。
在鄧小平的入學登記表的末尾,記者看到有一段由中山大學蘇共(布)黨支部書記阿戈爾簽名的對鄧小平的評語。評語寫道:鄧小平「是一個非常積極的黨員和團員,是學校共青團組織最優秀的組織者之一」。「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得到良好的黨性鍛煉」。
這份評語簽署的日期是11月5日,但沒有寫具體年份。記者翻看放在同一疊的類似表格的日期,年份都是1926年。這一評語應該是在鄧小平離開中山大學前不久寫的,想必是阿戈爾先生在這張表格簽名的時候忘了將年份寫上。中山大學學制兩年,鄧小平在這裡學習的時間近一年。鄧小平留蘇時間雖然短暫,但這段經歷對鄧小平以後的革命道路應該是意義重大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8: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