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莫斯科普希金藝術劇院上演經典劇目《雷雨》。這也是北京人藝首次赴俄演出。
應俄羅斯第十屆「契訶夫國際戲劇藝術節」的邀請,北京人藝此次赴俄演出的《雷雨》版本,是2004年為紀念著名劇作家曹禺代表作《雷雨》發表70周年和北京人藝首演《雷雨》50周年而重新排演的第三版。該劇由北京人藝老藝術家、第二代《雷雨》中周朴園的扮演者顧威擔任導演。人藝著名演員楊立新在劇中扮演周朴園,龔麗君橫跨兩版再度出演繁漪,王斑、夏立言、白薈、徐白曉等中青年演員分別演繹周萍、魯媽、四鳳、周沖等經典角色。為使俄羅斯觀眾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戲劇文化,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隨行舉辦了俄文版圖片展覽。
北京人藝對《雷雨》的完美演繹博得全場雷雨般的掌聲。退場后,在莫斯科普希金藝術劇院工作多年的柳德米拉情不自禁地拉著記者的手說:「中國的演員實在是太棒了!我全看懂了!真的是一種美的享受。」她評價說,整場演出節奏緊湊鮮明,高潮迭起,演員表演非常到位,對角色的把握和詮釋非常精準。她甚至不用看俄文字幕,不僅看懂了劇情,而且對劇中人物的性格也有深刻理解。「謝謝你們的演員,以後有機會我還要看中國文化演出。」
俄羅斯觀眾對《雷雨》並不陌生。據悉,上世紀50年代,《雷雨》就曾登上蘇聯以及東歐許多國家的舞台。據不完全統計,僅在蘇聯《雷雨》就曾演出了近2000場。但是北京人藝原汁原味的《雷雨》卻是俄羅斯觀眾頭一回見識到。
契訶夫國際戲劇藝術節創辦於1992年,每兩年舉辦一屆。它與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英國愛丁堡藝術節一道,堪稱歐洲三大最負盛名的藝術節。(記者 田冰)



人民網 莫斯科6月3日電(記者施曉慧、張曉東、譚武軍、張光政)第十屆契訶夫國際戲劇節5月25日到6月31日在莫斯科舉行。受戲劇節組委會的邀請,北京人藝攜其話劇精品《雷雨》參加此次戲劇節。6月2日晚,該劇在莫斯科普希金劇院舞台上首演。這也是北京人藝首次在俄羅斯進行演出。
演出還沒有開始,劇場內已經座無虛席。隨著帷幕逐漸拉開, 一幕上世紀二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背景下,反動資本家周朴園內部的種種糾葛及周魯兩家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通過演員的對白、動作完全展現在在觀眾面前。雖然演出對白完全是用中文進行的,但是藉助於舞台上方顯示屏上的俄文字幕,俄羅斯觀眾逐漸進入劇情之中,他們屏聲凝氣地欣賞著話劇中表現的人物的衝突和起伏,每次幕間休息時都報以熱烈的掌聲。三個小時的演出結束后,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太棒了」的呼喊聲此起彼伏,熱情的俄羅斯觀眾紛紛湧上舞台向由著名話劇演員楊立新(劇中男主人公周朴園的扮演者)領銜的一眾演員獻花。
6月3日晚,在該劇院還將進行一場《雷雨》的演出。除演出之外,為了使俄羅斯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戲劇文化,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還舉行了戲劇圖片展覽。
其實對老一代俄羅斯人來說,《雷雨》並不陌生,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雷雨》就已經登上了蘇聯和東歐許多國家的話劇舞台,僅僅在蘇聯就上演了兩千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