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人:
——百色起義,他臨陣脫逃當了逃兵。
——淮海戰役,他貪天之功為己有:「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
——高崗事件,他挑撥告密,在中國共產黨內首創「反黨集團」這一罪名。
——當了總書記,他架空毛主席,從毛澤東手裡篡奪實權,成立「第二司令部」,對毛澤東陽奉陰違,封鎖對抗: 「那個時候(註:1965年)的黨權、宣傳工作的權,各個省的黨權、各個地方的權,比如北京市委的權,我也管不了了。」 (毛澤東語) 「我主持書記處工作十年之久,沒有系統地總結問題和提出問題,向毛主席報告和請示,這在組織上也是絕不允許的,犯了搞獨立王國的錯誤。」 (鄧小平語)
——1957年他搞反右擴大化,「按指標抓右派」。毛澤東估計全國右派有5千,他抓了55萬。
——1958年他整劉伯承、粟裕,硬逼著劉伯承抱病檢討。幾十年後他仍然堅決拒絕給二人平反,惟恐暴露「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這一殺良冒功的醜行。
——1958年他夥同劉少奇瞎指揮,利用總書記的權力在全國大搞浮誇風、「畝產萬斤糧」、「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割資本主義尾巴」、「共產風」,導致經濟大混亂、大災荒、大飢餓。
——1959年他積極參與整彭德懷,至此四大野戰軍司令被他整了三個: 根據李銳《廬山會議實錄》195 頁,1959年8月1日毛澤東在常委會上(對彭德懷)說:「鄧小平在你面前有顧慮,對你並非沒有意見。」 1966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彙報會議上的講話》中說:「鄧小平從來不找我,從1959年到現在,什麼事情都不找我。五九年八月廬山會議我是不滿意的,儘是他們說了算,弄得我是沒有辦法的。」
——他主張中國的原子彈下馬。
——他指使親信李井泉寧可餓死人也要調糧提前還債製造政績,導致四川大批百姓被餓死。
——他包庇為隱瞞真相把農民口糧徵調一空冒充政績導致大批百姓餓死的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
——1966年文革開始后他夥同劉少奇派工作組鎮壓群眾搞「二次反右」。
——他的親信李井泉在四川開了全國武鬥第一槍。
——1975年他下令武力鎮壓雲南回民。
——1978年底他在中美建交談判中同意美國向台灣賣武器。
*******************************************************************************************************************************************
——1979年他訪美之後立即下令發動中越邊境戰爭。用劉亞洲的話說,發動中越戰爭是因為「必須在黨內樹立絕對的權威。要打一仗……要改革,就要有權威。最快的樹立權威的辦法就是打仗。」「這場仗也是為美國人打的。」
*******************************************************************************************************************************************
——他一獲得大權立刻於1983年開始「嚴打」——「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刑事犯罪運動」、「兩手都要硬」、「在三年內組織一次、兩次、三次戰役,一個大城市,一網打盡,一次就打他一大批」、「這是不叫運動的運動」、「把判處死刑的許可權交到縣區一級的法院,同級的黨委領導可以直接決定判處死刑」、「打擊對象除了刑事犯罪,還有『現行反革命』和林彪、『四人幫』團伙殘餘分子」。 ——他下令「運十」下馬,核潛艇下馬,一大批高科技項目下馬。 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說:「(潛射導彈)打成功后,我們項目就下馬了,一下就是20幾年。20幾年過去,美國走了多少型號,冷戰結束,戰爭的危險並沒消失。美國(包括日本)的科研工作一點沒放鬆,而我們的科研生產都斷線了。團隊解散,很多人才都流失了。如果我們也像美日那樣,技術抓的很緊,我們的技術水平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就算不超過美國,也至少不會和他差這麼遠。」 ——他下令軍隊經商。 ——他帶頭為子女謀私。 ——1989年他調動軍隊「打完老山打北京」。 ——他解散了人民公社,搞垮了集體經濟公有制,把老百姓從組織起來的巨人肢解成孤立無援的行屍走肉任人宰割。 ——他被1990海灣戰爭嚇破了膽,被1991蘇聯解體驚破了魂。1991年12月25日蘇聯正式解體。僅僅24天後,1992年1月18日,他急如星火「南巡」,氣急敗壞「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主要是防止『左』」、「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不問姓社姓資」,不顧一切全面投降,試圖用大規模搞資本主義來博得美國歡心以逃避美國的鋒芒。從此全國大規模私有化、大規模下崗、大規模買斷工齡、大規模教育產業化、大規模醫療產業化、大規模住房產業化、大規模毀地蓋房、大規模強制征地、大規模強制拆遷、大規模國有資產流失、大規模MBO、大規模環境污染、大規模造假詐騙、大規模經濟犯罪、大規模腐化墮落、大規模「持權搶劫」 回顧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切大規模殺人、整人、坑害人、餓死人的事都少不了他。一切禍國殃民之舉、一切跟老百姓苦難有關的事發生時都是他在主管。為了權力,他毫不猶豫發動戰爭,毫不猶豫血洗京城,毫不猶豫殺人「嚴打」,毫不猶豫賣國求榮,毫不猶豫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封鎖架空毛澤東,毫不猶豫製造浮誇風引起飢荒后又民口奪糧導致大批百姓餓死,毫不猶豫「按指標抓右派」,毫不猶豫鎮壓群眾,毫不猶豫殺良冒功,毫不猶豫挑撥離間分裂人民分裂黨,毫不猶豫嫁禍於人,把別人的功勞歸於自己,把自己的罪惡賴給別人。他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頭。直接間接死在他手裡的人何止百萬千萬。他象徵著鮮血淋淋、白骨森森、血債累累、殺人如麻、兇狠猙獰、陰險邪惡、貪污腐化、禍國殃民、痛苦折磨、民族災難。 文匪「精英」們拚命把他的一切罪過都推給毛澤東,對他在毛澤東逝世之後乾的罪惡嚴密封鎖,不準提及,試圖把他從惡魔打扮成救星——「為權力而『真理』」。 拿破崙說:「對於一位偉大將領,決不會有一連串的大功績都是由機會或幸運造成的;這些功績常是熟籌和天才的結果。」 這句話可以改為:「對於一個邪惡的魔鬼,決不會有一連串的大罪惡都是由機會或意外造成的;這些罪行常是本性和蓄謀的結果。」 毛澤東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的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呵!」 反過來呢?「一個人做點壞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壞事,不做好事,一貫的有害於廣大群眾,一貫的有害於青年,一貫的有害於革命,禍國殃民幾十年如一日還被吹捧成『偉大的總設計師』,這也是最難最難的呵!」——從頭到尾壞事一樣不拉還能被吹捧上天,憑「摸著石頭過河」這種「設計」就當上了「總設計師」 ——這一切沒點邪惡的本事做得到嗎? 因他而當了高官發了大財的文匪「精英」、「先富起來」們當然不承認他是惡魔,非把他說成救星不可,非把不讓自己欺壓老百姓的毛澤東說成惡魔不可——「為權力而『真理』」。 因他而吃夠大虧倒足大霉老百姓恰恰相反。對老百姓來說,對中華民族來說,毛澤東是良心,他是狼心。毛澤東是救星,他是惡魔——真理有階級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文匪們把持的主流輿論成功地把良心變成了狼心,把狼心變成了良心;把救星變成了惡魔,把惡魔變成了救星。 把救星當惡魔、把惡魔當救星的民族遲早要受到極大的歷史性懲罰。想避免或減輕這種懲罰,就必須掙脫「為權力而『真理』」的麻醉,回歸「為真理而權力」,認清真正的救星和真正的惡魔,把顛倒的是非再顛倒回來。篡黨奪權,垂簾聽政,禍國殃民,遺害無窮,遺臭萬年張震等人有一次找到鄧小平,問能不能給「劉,粟,肖」(1958年被整)平反,鄧小平說,你們找錯人了吧,當初我是「劉,粟,肖」工作小組組長。
他摸著石頭過河走了,把中國工人人民留在了苦水裡人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我也決不承認你這個兒子。"男慈嬉"就喜歡掛羊頭最獨裁的就是「不爭論」。最無恥的就是自封「二核」。最愚蠢的就是打開國門。最軟弱的、最討好的就是「韜光養晦」。最無力的就是「兩手都要硬」。最反動的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赤裸的就是「不要問姓資姓社」。最淺薄的就是「發展是硬道理」。最此地無銀的就是「我們搞的不是資本主義」。最專橫的就是「一百年不變」。最天真的就是「改革難道錯了嗎」。最瞎眼、最危險、最沒章法的就是「摸石頭過河」。最虛偽的就是「我也會犯錯誤」。最騙人的就是「先富帶動后富」。最沒有原則的就是「不管白貓黑貓」。最不甘心的就是南巡。最假冒的就是「特色社會主義」。最蒙人的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最有心得的就是「最大的失誤是教育」。最得意的就是「走一段資本主義」。最信誓旦旦的就是「如果……如果……如果……」。最喜歡提後來又最不喜歡提的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靠不住的就是「永不翻案」。最可恨的是別人的「兩個凡是」。最可愛的是自己的「兩個凡是」。最死心塌地的就是「學習資本主義」。最無知的就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最有體會的就是「看來我還是比不上毛澤東」。人民的公敵,民族的罪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災難。你創造成了一個人類歷史上永遠也無法跨越的紀錄,30年光景產生了數以萬計的和坤.記住你又讓毒品、娼妓在中國泛濫!你的「功績」可真大呀!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感謝你不動刀槍復辟了資本主義!給你個羊頭沒有事啃著玩吧三十萬富豪感激你,十三億人民鄙視你又是清明節,怎麼評價你?你評毛三七,民評你為幾?說四六太高,還是倒著的;倒三七嫌少,那就三分一,三點三成績,黑的六六七。 如此評價你,不要不服氣,如果你不認,保准還要低!我不敢想象,後人該怎麼形容你,你長得真是太搞笑了,全日本都找不出你那張醜臉祭奠被你害死的無數冤魂!你這個王八蛋,丟死四川人的臉面了,怪不得你到死都不敢回老家一趟,你也知道自己無顏見家鄉父老啊。你這個禍國殃民的歷史最大罪人!!!!!你說過「死後不管洪水滔天」,如果真的洪水滔天,人民怎麼活?有兒子這麼詛咒父母的嗎?你給主席寫了一封檢討信,給華寫了一封檢討信,你應該把信的內容亮出來,讓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好好看看你是什麼嘴臉!!你用行動證明了一句老話: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遺臭萬年
1958年10月8日,林鐵、鄧小平、楊尚昆在河北視察,鼓吹畝產萬斤的證據!
據河北日報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同志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李雪峯、候補書記劉瀾濤、楊尚昆等同志,於l0月8日至14日,在河北省城市和農村進行了視察。
1O 月8、9兩日,鄧小平同志等由中共河北省委第一書記林鐵和書記處書記張承先、萬曉塘陪同,視察了天津專區霸縣勝芳鎮人民公社和天津市郊區新立村人民公社的豐產稻田,視察了天津市鴻順里人民公社和天津大學,並聽取了林鐵同志關於鋼鐵和農業生產的彙報。10日和11日,視察了石家莊市郊區衛星人民公社振頭二街生產隊和留營生產隊的豐產棉花,視察了石家莊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豐產棉花和紅薯,視察了製藥廠、礦山鑽探機械廠、石家莊鋼鐵廠和煤市街居民辦的工廠和食堂,並聽取了中共石家莊地委的彙報。12日至14日,視察了保定專區定縣韓家窪人民公社和徐水縣人民公社,聽取了中共正定、定縣、安國、徐水4個縣的縣委第一書記關於人民公社等問題的彙報。
河北省今年將生產105萬噸鋼,140萬噸鐵。明年計劃在這一基礎上,達到年產300萬至350萬噸鋼,250萬噸到300萬噸鋼材,450萬噸鐵和1500萬噸鐵礦石。鄧小平同志聽了林鐵同志的彙報以後,對重點建設年產萬噸以上的小高爐羣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求河北省把小高爐羣的建設,迅速作出全面的安排與規劃。他說,這不只對今年的鋼鐵生產而且對明年的鋼鐵生產有極重要的意義。對羣眾搞的小土煉鐵爐,要逐步由土變洋,要選擇更節省、更有前途的,總結經驗,加以推廣。辦了人民公社,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今年9月上旬,河北省的全部農村就實現了人民公社化。當前正在進行組織建設和處理積累與分配的問題。鄧小平同志等在視察了幾個農村人民公社和聽取了安國、徐水等縣委書記的彙報以後指出,辦了人民公社,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在黨的領導上注意不要糾纏到公社的日常具體事務中去。在組織設置上,各地可提出不同的形式進行試驗,但總的原則是要永遠掌握加強黨的核心領導,不能削弱黨的核心頷導。
鄧小平同志等在這次觀察過程中,很注意考察研究組織人民生活當中的問題。小平同志指出,今後有兩件大事,一是組織生產,一是組織生活。他指示要辦好人民公社的食堂,使人們在食堂里吃飯,一定要比在家吃得好。
小平同志指示,農村的居住條件要逐步改善。他說,解決農村住房問題並不困難,磚瓦可以自己燒,房子可以自己動手蓋,只是木材需要及早準備。因此,他建議人民公社現在就要多種些樹木,以便逐步解決蓋房和製作傢具的木材問題。社員的住房規劃,各地要很好地研究,可以根據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生活需要以及群眾要求多做幾種試驗。公社裡居民點的人口,要適當集中一些好,城市裡有的東西,每個居民點都要有,這樣便於消滅城鄉差別。
管娃娃這一行要大發展
保育員的地位十分重要
在視察石家莊市煤市街辦的食堂和託兒所時,有人反映有些青年人不願當保育員和炊事員,怕被人瞧不起。小平同志等當即指示要注意提高這些人的政治地位。他說,管娃娃這一行還要大發展,五分之一的人歸她們管,因此,保育員的地位十分重要。要選拔一批共青團員和積極分子,加以訓練,使她們專作保育工作,要開保育人員代表會,對工作好的加以獎勵,她們的地位提高了,人們對她們的觀念也就改變了。
鄧小平同志等在視察天津大學時,對他們研究成功的回旋加速器、自動控制機床、電子計算機等尖端科學技術表示滿意。鄧小平同志指出大學實行半工半讀是大勢所趨,他對天津大學的負責人說:你們有幾百台機床,好象一座大工廠,實行半工半讀是有條件的。省市應安排學校的生產任務,學校要進一步作好生產的組織工作。今後的大學有三大任務:一是學習,二是生產,三是科學研究,三者互相聯繫互相促進,不可偏廢。學校中搞好生產與科學研究工作,實行半工半讀,即使是延長些學習時間也不要緊。鄧小平同志還勉勵天津大學師生要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工作。他說:大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科學研究,新大學新工廠,要辦大事辦新事。你們的學校三年級以上的學生約有5,000人,這些人都作研究工作,潛力是很大的。他還說,各大學研究出來的新東西,要交流經驗,擺在一起大家評比,看哪個高明。但是有一條,只許明爭,不許暗鬥,這也是共產主義風格。經過交流經驗,大家的腦筋更開闊了,開的花也就會更茂盛了。小平同志還一再告訴學校領導人,實行半工半讀注意不要丟掉基礎課程。
鄧小平同志在視察過程中,還談到了城市人民公社問題。他說,全國6億農村人口都實行公社化了,只剩了5,000萬城市人口,形勢逼人,公社非辦不可。他要求各地對城市組織人民公社作出規劃,積極進行試點,總結研究經驗。對城市組織人民公社問題作了若干原則指示。
(1958年10月20日「文匯報」)

陰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