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應該拿外匯儲備買什麼?
Weileguojia 2007-5-23
驚聞國家委託美國黑石投資公司管理30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真為中國政府某些人等的幻想力所驚嘆。早聽說中國已有幾千億境外資產難以追回,今天送去的30億是不是肉包子打狗了呢?
中國政府某些部門的美元情結真是至死不愈的,本人在網上關於美元儲備貶值的文章貼出后,同帖指出應該將美紙變成資源。某些人就是想方設法把人們的血汗交給美國人才安心,這結果可以想見的。中國與美國在過去這些年的交往中有一次不是被騙的嗎?從「和平典範」到「麥道合作」,神州資源共享,甚至許多正常的商業交往,美國經常以種種借口扣了押金不退,又不交貨。是中國政府的某些人沒記性還是貪官記吃不記打呢?中國作為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為什麼對資源不感興趣而對和美國人交往本身更熱心,以至於將巨額財富拱手相送呢?是不是這裡邊可以做更多桌面下的交易呢?又或這個交易本身是不是黑箱操作呢?其動機實在可疑!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大部分地球表面的資源已經被開發和控制,世界各國都不惜重金搶奪資源的控制權。日本早在幾十年前就入股了澳洲的鐵礦石產業,美國、英國和巴西去年為爭奪加拿大的鎳礦股權競相擲重金,今年美國的Alcoa和澳洲的BHP又為爭奪加拿大最大鋁礦而戰鬥。最缺乏資源的中國人的代表躲在哪裡呢?天天為外匯「壓力」發愁的中國代表躲在什麼地方呢?
美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國家銀行。它指使「基金會」直接或通過私有企業的幌子達到政府要達到的目標!目標之一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控制資源,在竟奪加國鋁資源的控制權過程中,美國Alcoa出資274億美元。在此大家動一動腦子,美國的Alcoa為什麼一下子能拿出這麼多錢?是鋁產品暴利嗎?是他們的勞動力更廉價嗎?是他們讓許多閑雜人員下崗嗎?如果,這些原因是真,中國的鋁業公司可能要比Alcoa更有資本更富裕。可惜這都不是真實的,真實的原因是因為Alcoa屬於美國,而美國有印刷美元的機器,而且政府有暢通的渠道指示美國企業到世界各地掠奪和控制全球資源!中國不也掙點辛苦錢了嗎?中國不是口口聲聲要「接軌」嗎?你對國家長遠發展需要的理解和經濟要素的認識深度什麼時候才接上軌呢?面對美國政府通過幾大基金會和「私企」爭奪世界資源的戰術手法,你想過沒有你應該如何迎接挑戰呢?如果你的接軌只是通過「引資」進入美國的食物鏈,如果你的接軌就是按照美國人的規則和意願行事,而對美國人制定這些規則的意圖不假思索,你難道不怕接上賣國之軌嗎?你難道不怕接上葬送國家前途之軌嗎?中國已有多少資源企業有賣國「資金」入主,又有多少新發現的資源在招「商」引「資」!我知道中國鋁業、石油業、製造業都有美國「資金」入主,一方面國家缺乏資源,子孫後代需要我們保護資源,另一方面國家有大筆外匯不知道怎麼用,要送人「管理」!我的政府請你告訴我,為什麼還不制止資源產業「引資」?為什麼還要出口稀有資源來「創匯」?為什麼還要用國有企業下蛋的雞來「創匯」?有一天美國人控制了你所有的資源、製造業、銀行…… 你「富有」的只剩下「錢」了,你的錢能買多少財富不就由美國決定了嗎?今天美國控制石油價格,明天美國控制金屬價格,中國人民不就是任人魚肉的盤中餐了嗎?中國政府應該立刻全面徹底的檢討早已過時的「外賣型經濟」了!中國人民在外國人的讚美聲中流失的財富太驚人了,中華民族子孫萬代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過去30年來中國人民的血汗換來的外匯應該變成資源,而不是變成某些人家孩子在國外上大學的學費。
對所有私有投資公司的投資都是「風險投資」,正如美國人所說「中國政府願意承擔風險」,這個風險是什麼呢?是不賺保本,還是血本無歸?美國的基金會都是政府的職能部門,這30億元在簽字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凶多吉少。按照中國人追求穩妥的理念,中國政府應該將它投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而今天誰如此權眼通天敢拿30億美元去打水漂,別忘了昨天國家外貿部賣掉了徐工重工才賣得 1.5億美元,這30億相當於20個徐工的價格,中國有多少企業夠這些人去打水漂呢?
中國政府一向反對動用「社保基金」投資,一向不允許民間集資做大, 中國政府卻引狼入室把中國企業廉價賣給外國人以達到「引資」的目的,今天中國政府卻把賣家底de錢送給外國人允許外國人拿中國人的錢去投機,包括把中國國有企業據為己有,到中國股市來竊財,這兩種內外不同的做法是出於什麼樣的賣國邏輯呢?其實你何必如此費事, 直接把外國基金會叫來簽一分13人和整個國土整體出讓出租協議豈不是更簡單一勞永逸!
種種混亂表明,中國政府的「外資唱戲,政府搭台」的「開放」政策已在美國政府的強大攻勢面前遭到節節失敗。政府的統領能力已喪失殆盡,一盤散沙的中國正在被組織嚴密目光遠大的美國政府吸入美國人的食物鏈。而美國在資源方面的日日進步將最終控制13億中國人在地球上的命運。
資源、資源、資源,將是中華民族突破帝國封鎖的關鍵所在,中華民族在呼喊,我們需要資源不需要風險!中國政府到了徹底全面檢討「外賣型」「外送型」經濟政策的時候了!我們需要的「外向型」是洋為中用,不是中為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