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立即行動起來,保住我們的命根子!

作者:weileguojia  於 2007-2-16 05: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立即行動起來,保住我們的命根子

[weileguojia]

200510月,美國總統聯邦儲備局和幾大基金會要員開了一個會,這個秘會沒有對外公布內容,只是簡單地對媒體宣布,今後美國政府不再對公眾公布美元發行量,換句話說,那是一個國家機密!

這實際上是空手盜高手們大肆掠奪世界資源的動員會,面對這些老奸巨滑又有跳躍性思維的高手們,那些迷信綠票子的中國政府可有任何警覺?

請看這些高手是如何用一張支票買走一個中國企業的吧!

 

第一步,美國基金會通過攻關以10美元支票買從中國某國部買走一個中國企業的所有權。

第二步中國銀行依-國部的要求,競現80RMB給某國部去消費(現在你知道17.9%的行政開支從何而來的了吧)

第三步美國基金會通過現在的美國,企業(原來的中國企業)向中國銀行再競現5億美紙,得到40億人民幣以便到中國市場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第四步,美國企業(原中國企業)將購得的40億人民幣原材料變成80億美元財富輸往美國。

第五步,中國銀行不知如何使用這15億美元為防止貪污,把它交還給美國基金會,獲得1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整個的交易過程就是如此醜惡地實現了,中國失去了工廠,中國得到一個符號,中國政府官員得到了消費基金,中國老百姓必須承受120億人民幣發行量所帶來的通貨膨漲,中國人民還得為美國人貢獻80億美元的勞動!

美國人得到了一個企業,得到了80億美元價值的財富和對中國經濟的更大的控制權,失去的是什麼?什麼也沒有!

強盜們的計量並不神秘,中國官員為一已之私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醜惡心態才最可怕。

研究員高梁同胞的文章也只舉了有限的例子,很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並不在其中,看著我們父母用血汗建起的工廠被強盜們白白佔有,變成剝削我們兄弟姐妹,控制我們子子孫孫命脈和前途的工具,我們不能不為祖國母親擔憂,難道有一天世道輪迴,我們的子孫要象我們祖輩破壞日軍運輸線那樣將他們祖輩建起工廠炸掉嗎?我們的子孫會怎樣看待我們這一代人的沉默,怎樣看待大大小小的當代漢奸和買國者呢?

那些夢想,錢大氣粗的小丑啊,你最後只落得人死財空,如果改革把國家往裡改,這樣的改革你還要堅持嗎?

沒有人民參與的改革註定要失敗,全國人民應該立即行動起來,保證我們的命根子!

警惕中國裝備製造骨幹企業被吞併

國家發改委體改所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高梁 研究員

裝備製造是工業的核心和基礎,綜合國力的根基,一國裝備工業的發達程度,是國家工業和科技水平的標誌。

當前,在我們改革開放中有一個不良傾向,各地方把吸引外資作為促進經濟發展,推進國企業改制的主要途徑,在地方政府鼓勱下,跨國公司乘機加緊併購我各地方的行業排頭兵企業,他們憑藉500強的位勢和公關能力,廉價收購我國骨幹企業的優質資產,獨有品牌,核心技術和製造能力,將其納入合資企業,力圖控制企業經營權,最後逐步迫使中方退出,最終達到清除潛在竟爭對手,壟斷我國市場,壓制我國技術進步的目的。

如果聽任國家多年培育的骨幹企業被跨國公司吞併,我國工業的核心和關鍵部份被外資控制,國家將失去過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主導權,我國經濟獨立和政治獨立的基礎將被侵蝕殆盡,中央增加自主創新能力,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方針將失去前提。

改革是為了提高國家整體竟爭力,不能以犧牲國家的根本利益作為代價,開放必須堅持自主HU利原則,不能讓民族工業傷筋動骨,不能危及國家安全,事實證明把引進外資作為產權改革主要途徑的做法是錯誤的,應該立即糾正。

一,跨國公司加緊併購我國骨幹企業,形勢嚴峻

 

我國裝備工業菜有186個門類,規模以上裝備製造企業5.5萬家,從業人員1500萬人,2004年實現工業產值5.1萬億元,增加值1.4萬億元,利潤2650億元。

裝備工業的主體是機械加工業,門類多,產品相關性強,行業分工細,相HU替代性弱,多年來,國家在各主要工業行業都培養了若干重點企業,這些企業雖然不在大企業之列,但它們是多年國家投資和行業努力的結晶,代表了我國製造業的前沿水平,是我國工業和科技自主發展,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體制改革中,原部屬裝備製造業的骨幹企業多數放到地方。

改革開放以業,我國工業增長很快,但大量依靠進口裝備,我國投資占GDP40%以上,其中設備投資占投資總額的40%,進口設備占設備投資占2/3以上,也就是說進口裝備占GDP10%,我國100%的光纖製造裝備,80%以上的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和石油化工裝備,70%的轎力製造,紡織機械設備,數控機床依靠進口,重引進輕消化吸收,陷入了引進-落後――引進循環,大量進口裝備養股了跨國公司的同時,削弱了本國的裝備工業。

日前我國裝備工業的核心企業多數是地方國有企業,因多年受到進口裝備衝擊,國家支持不足,缺乏研發資金,與發達國家差距不斷拉大,國企業困難確實有體制方面的原因,但受到國內竟爭國際化的超前市場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這也是我國振興裝備工業必須重視解決的問題。

 

當前我國公司打著幫助國企改革的旗號,正瞄準我們體制機制的弱點和竟爭實力的差距,凱--我國機械行業排頭兵企業,實施併購計劃,在我國機械工業重要零配件,整機及重要裝備領域,出現了一系列合資合作事件,且有蔓延之勢,《中國工業報》最近報道的八個典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在工和機械行業,美國卡特被勒在收購三工后,又把目光轉向柳工,三一重工和廈工,廈工集團資產總額近40億,去年銷售總額42億,主導產品輪式裝載機市場佔有率行業領先,剛剛完成了1.34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建設和技術改造,多年形成了銷售渠道和服務體系,一隻卡特彼勒竟購廈工集團股份獲得成功,它在中國裝載機市場的壟斷地位必將提前形成。

原大連電機廠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電機企業,一直肩負著引領國內中小電機行業技術發展的重任,原大連第二電機廠曾是機械部生產起重冶金電機的排頭兵企業,19961998年,兩個電機廠分別與外商(新加坡威斯特、英國伯頓)合資,被外商控制了經營權和購銷渠道,連年虧損,巨額隱蔽收入流失境外,外資掏空了合資企業后,收購了中方全部股權,公3年就完成了合資、做虧、獨資三部曲,合資不僅沒有達到國企解困的初衷,還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一半以上職工丟飯碗,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國家多年培育的行業技術自主創新的平台被瓦解破壞。

西北軸承曾經是全國軸承行業一流企業,是鐵道部生產鐵路軸承的定點廠,2001年,西軸整體與德國FAG公司合資,德方占50%的股權,在德方資金久不到位,德方人員壟斷決策權的情況下,寧夏要求西軸從招商大局出發,堅決把合資工作搞下去,連續三年虧損后,德方全部收購了中方股份,從此西部最大的軸承企業落入外方手中,同時拿去了中國鐵路軸承25%的市場份額,后嫌利潤太薄,德方竟停止生產鐵路軸承。

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是全國唯一能生產大型聯合收割機的企業,其產品佔中國市場份額的95%,1997年,美國跨國公司約翰迪爾與佳聯合資,到2004年改為獨資公司,約翰迪爾取代了原佳聯在農機市場的地位,我國失去了在大型農業機械領域的自主發展平台。

無錫威孚是國內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的最大廠商,在國家出台提高汽車排放標準的法規后,2004年,德國博世與威孚成立合資公司,博世占2/3控股地位,從此威孚只能生產歐¶以下產品,歐-以上全部由合資企業生產,國家投巨資長期培養的技術中心被撤銷合併,技術人員全部被收進合資企業,使威孚失去了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主導權,使我國原本就不強,但尚能與跨國公司較量的技術隊伍,少了一支主力,由於博世和產品開發主導權,使我國原本主不強,但尚能與跨國公司較量的技術隊伍,少了一支主力,由於博世控制了銷售渠道,新公司將P型噴油泵產品的銷售單價由7000元提高到13000元。

錦西化機是中國著名的化工設備生產基地,其透平機械分廠的石化裝置維修能力很強,擁有一支通曉各國裝置的技術型,專家型隊伍,國內獨家,國外少有,多次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在葫蘆島市政府主持下,錦西化機被迫拿出透平分廠與西門子合資,外方占70%的控股地位,自此錦西化機失去了自已核心竟爭力的源頭和惟一的利潤點,面臨存亡考驗,這一合資案對國內化工裝備製造行業帶來巨大的震動,影響到相關核心企業――瀋陽鼓風機(集團)陝西鼓風機(集團),也在和跨國公司談合資。

杭州齒輪廠是中國最大的傳動裝置,粉末冶金製品的專業製造企業之一,主導產品是船用齒輪箱,汽車變速器,工程機械變速箱,在其大股東杭州市蕭山區的主持下,今年年底前將與某外國公司簽訂合資合同,外方控股70%,合資如實現,杭齒將失去最具優勢的產品和研發力量,且不得自主開發與自已三大產品相關的技術,企業的著名品牌將銷聲匿跡,多年積累的技術成果將盡數收入他人囊中,杭齒所承擔的軍工研製任務立即面臨危機。

常州變壓器廠在國內生產變壓器的企業中,排名第八,該廠領導職工多年奮力拚搏,克服困難,開發了一系列新產品,效益不斷提高,但在國企業就是搞不好,必須產權改革的大環境中,常變逃不脫改制命運,政府兩次給他們選擇日本東芝和TMT&D當婆家,但管理層和職工希望願意選擇國內企業,常州市已對常變掛牌出售,東芝正加緊行動,志在必得。

在儀器儀錶領域,行業龍頭企業身不由已,大多已被跨國公司盯住。

目前,到底有多少裝備製造業的行業龍頭企業已被跨國公司併購,多少行業已被跨國公司控制,還沒有全面統計,但很明顯,這一現象正在持續發生且愈演愈烈。

許多跨國公司在華經營多年,形成了很強的公關能力,地方政府和企業一般為了維護投資環境大局,忍氣吞聲,任由洋人恣意妄為,由於地方政府主要考慮本地的GDP,稅收,社會穩定,招商引資等問題,不太關心骨幹企業對全局的戰略意義,甚至不惜犧牲本國權益,對外商的種種苛刻要求步步退讓,上列八個案例中,佳聯,西北軸承,大連兩電機廠已經成為前車之鑒,上柴揭露了卡特比勒惡意併購企圖,終止合資,是惟一例外。

目前中國裝備製造業正處於危險的臨界點,在合資問題上,政府沒有明確的相關政策法規,與論導向不清楚,行業協會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地方政府對重點骨幹國有企業往往採取一賣了之的做法,這對國家關鍵行業的發展極為有害(王聲堂,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

二,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趨勢和主要併購手段

對商對華投資中,製造業一直是主要領域,2002年新設立的外資企業,74.44%在製造領域(商務部外資司)近年來約70%的外資併購戰備性產業併購,即全球布點性質的長期投資,這類併購的直接後果就是使中方失去對行業龍頭企業的控制權,而導致外資企業將對整個行業實現壟斷,(光大證券 沈學軍)

外商投資的領域,正在從輕紡工業向我國工業體系的核心部分滲透,從組裝加工向整機,研發等上游延伸,從單個產品向行業的系統產品延伸,投入規模動輒幾千萬,上億美元。

外商獨資趨勢增強,2003年外商投資企業共4.1萬家,其中外商獨資占65.6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約4.3萬家獨資占70%(陸燕蓀)外商獨資更容易形成行業壟斷,壓制民族產業的發展,這在我國缺乏竟爭實力的高新技術產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種種跡象表明,跨國投資併購絕不是盲目決策,他們已經辨識出中國裝備工業的根基和命脈所在,了解龍頭企業及其優良資產的情況,他們選擇併購對象是經過精心策劃,按計劃實施的。

概括地說,跨國公司針對我骨幹企業的併購方針是控制,吞併,壟斷,具體策略是合資,拖垮,獨資,整個就是洋人主演的國企改革「吐痰論」流氓行徑!

1.     合資對象:主要選擇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必須超過15

2.       政府公關:外方利用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弱點(冗員、缺乏資金、需要技術升級等)和急於招商引資的心理,和地方政府搞好關係,然後通過地方政府官員對中國企業施壓,以達到逼企業就範合資的目的。(西軸)

3.       霸王條款:跨國公司任借自身優勢,利用我方急於招商引資的心理和行政壓力,提出種種不平等條件,如:1堅持與我企業的優質資產合資(通常是中方企業具有核心技術和最贏利的部分)收編控制我方技術研發部門,2要求控股、獨資,3壓低中方股價估價,4.控制企業經營權(總經理、財務主管職位、獨攬零部件購置及產品銷售權)5.外方派駐人員拿高薪。6.大量裁員,逃避下崗員工的補償和社保費用,其中45兩項通常成為合資企業虧損的主要因素。

4.       拖垮蠶食:外方步步進逼,實現對合資企業的完全控制,連年製造帳面虧損讓資產縮水,再提出增資擴股建議,拖垮中方意志,迫使中方出讓全部股權。

三,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資和國企改制中的種種問題

當前在改革攻堅戰中,一些地方政府竟相出售國企,而且只能將國企產權轉讓給民營企業或跨國公司,如果轉讓給另外的國企,一些地方官員認為改制不徹底,改來改去還是改到國企的飯碗里,――跨國公司一般是首選,因為跨國公司的財力,技術,品牌等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同時還可兼收引進外資的政績,杭州市政府幹部說,國有企業必須進行改制,否則後面方方面面的事情都無法解決,現在MBO走不通,民營企業又很少能與杭齒這樣的企業相匹配,剩下的只有合資這條道路。

儘管一些國有企業經營狀況不差,但地方政府總把他們看做包袱,冰棍,最好趁有效益時趕緊出手,免得將來出難題,賣給外資政治風險小,而且你不讓步別人讓步,於是各地爭相出台上政策吸引外資,尤其以引進500強併購國企為榮,以此炫耀本地的投資環境。

地方有關領導往旆親自主持合資談判,倮他們不很熟悉行業狀況,關心的政績大於關心國家產業安全,企業常常被除出決策過程,只能聽命於政府,接受苛刻的合資條件,同時在出賣國企業時存在嚴重低估資產價格的問題。

是按賬面凈資產估價,我們在談判企業產權定價時,剝離不良資產成了標準程序,但不良資產與精華資產原本是共生的,前者本是後者成本的一部分,把精華資產抽出來單獨定價出售,實際上構成資產低估,剩下的不良資產或破產逃債由中央核銷,或地方財政補償,跨國公司不承擔改製成本,最終丟給全國人民或本企業職工。

二是無形資產,跨國公司不斷地呼籲中國尊重知識產權,但在收購中國企業時卻並不尊重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不計算中國企業的無形資產。

所有國家都不會輕易允許出讓本國工業體系的核心部分,IBM的尤尼科收購案,儘管是私營企業公開竟價出售,但美國政府仍以威脅國家利益進行審查,強行阻撓與中國企業的併購交易,經濟問題一旦牽涉國家利益,都是政治問題,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世界政治形勢正在日益複雜化,我們卻敞開大門,賤價出售自已的寶貴家底,毫無安全觀念,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

四,重點國有企業被外商併購的嚴重後果

五,大量事實說明,跨國公司來併購國企,決不是幫助國企脫困和轉利,相反可能是飲鴆止渴,後患無窮,因為跨國公司投資的目的,是為消除潛在竟爭對手,控制我國市場和產業。

六,對大連電機合資案,市政府和企業各方面反映強烈,行業標兵企業被沒有技術和管理能力的外商拿走,國家花了大力氣的投資轉眼就沒了,合資讓外方鑽了空子,油水讓給人家,包袱讓政府背,企業家和職工白乾了幾十年,債務逃廢,稅收流失,留下了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獨資企業,這就是結局。

七,我們往往就是這樣輕視自已的力量,盲目迷信外商,以為合資包治百病,結果怎以樣?其實外商對中國企業根本沒有感情,用一點錢就把中國企業收購了,錢賺夠了就走人,即使不走人,也佔據了這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大部份市場,讓我們自已的企業在剩下的有限市場里死拼,這樣失敗的合資,丟了民族品牌,實在得不償失,(周鶴良,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

西北軸承合資案,我們一沒有得到技術,連自已原有的產品都丟了,二沒有得到稅收,合資企業是虧損,變獨資后也拿不到多少稅,三沒有增加就業,反正因外資裁員背上包袱,德方公司所用的水,電,氣和上游產品都得由西軸一直提供下去,西軸顧了大局,讓出了優勢產品和品牌,留下了包袱,自已失去了絕好的發展機會,這個結局對於寧夏來說是一個凈損失。

合資使我們失去了培育自主品牌的機會,杭齒併購案,外資堅持控股,很明顯是要搞齒和前進兩大品牌,以衣這些品牌佔有的中國機械傳動產品市場,它想以杭齒的市場份額為基礎打垮中國所有的本土品牌,同時還會獲得杭齒在四五十年積累下來的優良資產,研發力量和大批熟練技工。

著名品牌中客觀形成的市場防線,意味著多年的技術積累,產品差異和消費者忠誠,我國飲料行業8大飲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收編,輪胎橡膠的多家大企業被外資收購併形成壟斷。

當年著名的活力28,熊貓洗衣粉,揚子冰箱,紅梅音響,北冰洋汽水早已被外資併購消滅。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骨幹企業被跨國公司吞併,我國多年艱苦創業形成的製造能力,研發隊伍和熟練技工隊伍被打散,再難恢復,這將對行業自主創新能力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同時也削弱了政府貫徹產業政策的能力,行業排頭兵企業是國家組織新產品開發的牽頭單位(原大連電機廠是矽鋼片熱――改冷技術的行業攻關集成單位),也是貫徹產業技術進步政策的基礎,被外資併購后,行業聯合研發就失去了依託。

國家的裝備工業是國防實力的基礎,一些技術實力雄厚的行業骨幹企業還承擔軍工科研製造任務,一旦被外方併購,軍品研製功能只能中止。

我國工業的核心部分,關鍵領域,高附加值的部分如果被外資控制,就會形成外大內空,被鎖定在國際價值鏈低端,失去了對骨幹製造業的控制權,國家的經濟獨立和政治獨立的根基將被侵蝕殆盡,

上述嚴重問題,至今還沒有引起有關部門充分的重視,相反還有人以融入全球化的錯誤理由,鼓勱這一趨勢。

 

五,對過度開放問題,到了必須反思的時候了

 

儘管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但我們現在對開放問題還缺乏明確和一致的戰略思路,

吸引外商投資,辦三資企業,是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合資究竟還缺乏明確和一致的戰略思路,

吸引外商投資辦三資企業,是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合資究竟能不能解決國企改制問題,在什麼條件下合資可以利大於弊,是值得認真反思的

第一,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引進外資是蜜餞,還是雙刃劍?

許多人在對外開放問題上,片面強調全球化的機遇,同時有意迴避我國加入WTO后國際竟爭國內化,我國企業處於絕對劣勢的基本現實,我們對跨國公司在華的竟爭,吞併,壟斷行動,以及對我國工業核心體系的威脅,既缺乏清醒認識,更缺乏戰略上的預案。

特別是巨型跨國公司,極具實力和攻擊性,是我國核心工業的可怕對手,現在狼已經進屋了,還在舉國歡呼接軌,雙贏,就是與狼共舞還戰戰兢兢,羊倌如果歡迎狼和羊共舞,就是請狼吃羊,連產權都送給狼了,哪來的雙贏?

一般認為,吸引外資,辦合資企業的主要目的是:1補充企業資金不足,2引進先進管理和技術提高竟爭強度,激發企業進步,4促進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但是,總結因大多數合資公司的結果是:中國企業基本上是被外資利用,因為合資的合同條款不利於中方,導致外資絕對主導合資企業,合資無法達到引進技術的目的,我們的合資企業多數從事=核心部件的配套生產,即使是從事核心部件生產,也多由外方技術人員佔據核心崗位,國家及地方沒有得到稅收增長的利益,合資盈利或少盈利(文宗瑜,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第二,   只要在中國土地上生產,交稅,解決就業,就是中國企業嗎?

這裡不爭道理,只講事實,據機械製造業估計,業內不成功的合資案起碼占30%,-40%據分析資料,全國目前48萬家合資企業,年虧損額達1200億元人民幣,在相當一部份合資企業中,故意把帳做虧損,把收入轉移到境外總部。

一些案例表明,國企被外方控股后,上交稅費還不及賤賣國資損失的零頭,通常還把一半以上的職工趕下崗,國企原來的人員債務等遺留問題丟給由地方,對地方經濟發展留下長期的損害。

第三,   合資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國的技術進步?

機械製造專家指出,在戰略高技術領域,西方一貫採取對華封鎮遏制的政策,在一般技術領域,我們希望通過合資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但外商為獨霸市場,多採取技術保密措施,不願意與我技術合作或轉讓技術,韓國現代到北京合資,所有零部件均來自韓國本土企業或是韓國在華合資企業,外商獨資化,使這一目標更難實現,目前西方反華勢力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不論是通過許可證貿易還是通過合資引進技術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中國入世后,已基本取消了針對外商投資的股權,技術轉讓等限制條件,期望通過合資提高技術,就更不切實際。

國家的科技進步只有立足自主創新,大力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才能在開放中立於不敗之地,多年來我們很多人是把自已技術進步的希望寄托在外國人身上,自已技術落後,搞研發,消化技術又辛苦又費錢,眼前看不到效果,不如引進外資,拿來技術,用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收入,但他們不明白,我們可以買產品賣專利,買圖紙,買設備,但永遠不可能買到這些凝納在產品和專利上的技術能力,因為能力來源於組織內生的學習,實踐和積累,學習是不可能由別人代替的,科學技術是支持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科技竟爭是國家竟爭力的核心,但科學沒有坦途,沒有捷徑,必須不畏艱險支攀登崎嶇山路,企圖在科技領域取巧,是騙人騙已,只顧眼前成本收益,懼怕艱苦學習創新,用懶漢思想和洋奴哲學來指導國家發展戰略,就是誤國誤民,個人安於當打工崽事小,一個國家如果不奮圖強,甘居落後,就是拿國家的主權和命運當兒戲,懼怕陷入自主創新新陷阱,亦步亦趨,就會永久地陷入合資引進陷阱,不僅拿不到先進技術,反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和意志,成為跨國公司的俎上魚肉,永遠被鎖定在發展中位置,國家的現代化就沒有希望。

第四,   能把招商引資作為國企產權改革方案的首選嗎?

企圖通過引進合資實現國企產權改革的主張,是鼠目寸光,,犧牲全局和長遠利益,換取眼前局部利益,一些搞改革的人顛倒了改革和發展的關係,不理解改革是為了提高國家竟爭力這一宗旨,改革是要付出代價,但決不能以犧牲國家根本利益作為代價,如果產權改革是為了把人民血汗的結晶――國家骨幹企業的產權,控制權奉送給洋人,就要考慮這種改革的本質是什麼了,賣國有企業僅僅是國有資本形式的轉換的說法也是錯誤的,企業本應是創新的主體,主體賣給了洋人,將來靠自主創新,靠什麼振興我國裝備工業?國企改革過程中,國企業的包袱問題只能在發展中逐步解決,需要的時間可能比我們現在能夠意識到的更長,目前國改革的關鍵是決不能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就輕易拋棄發展的基礎和能力,否則包袱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只能轉化為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可能動搖國家工業和科技的根本

 

 

六,國家不能放棄工業管理職能

中央政府管理工業功能的缺失,是當前骨幹企業在改制,合資過程中出現種種混亂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裝備製造業的主體是機械工業,它的排頭兵企業及重點企業,比其它工業行業多得多,也不可能相互代替,國家不可能象管鋼鐵,石油行業那樣,抓住幾個大集團,就能控制住全行業,

計劃經濟時期,工業部負責監督管理工業企業,協調工業經濟運行,改革后,各工業部撤銷,其行業規劃,協調功能由行業協會承擔,但在我國,行業協會的能力遠未得到發揮,實際上,現在沒有專門的權威機構對行業發展,產業安全,技術進步負起領導責任,中央政府對出售企業和工業資產也沒有審核機制和明確程序。

一般地說,後進國家發展工業都具有自上而下的特點,我國工業化初期以計劃經濟體制起步,是符合落後國家發展工業的客觀要求的,也為後來的經濟休制改革奠定了相當的物質基礎。

 

在發達國家,各工業行業佔據著產業鏈和技術的高端,行業內巨型企業居於世界市場的強勢和領袖地位,自然具有行業協調的能力,而我國工業處於弱勢地位,處於弱勢的分散的企業正處於跨國公司的竟爭和吞併的威脅下,單打獨鬥,而我國政府恰在此時卻放棄了行業管理協調的責任,如果過分強調國內竟爭,忽視產業的整合和聯合,我國各產業就成為一盤散沙,就難逃被跨國公司各個擊破和吞併的命運。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 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不能僅僅縮減為資產管理,把企業活動變成資產平衡表上的財務數字,而把工業發展所具有的技術和組織內容一筆勾銷,工業企業承載了中國工業技術的能力和發展潛力。需要國家進行具體的指導和管理,如產業規劃,配套運行協調,技術攻關推廣等,在中國企業還沒有成長到與發達國家企業具有相當竟爭力之前,政府決不應放棄對工業支持和管理職責。

重要行業的排頭兵企業,不是可以隨便買賣的商品,裝備工業的各排頭兵企業多是原部屬企業,即使下放地方,經過了國有資產的劃撥程序,地方政府仍然不擁有對這些企業的完全財產權,因為當時國家建設這些重點企業是出於行業發展的考慮,承載著國家幾十年積累的優良資產,企業組織能力,研發隊伍,熟練技工隊伍以及產品品牌,是國家裝備工業賴以生存發展的產業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配套職能和技術進步職能,象杭齒,錦西化機,大連電機,威孚這樣的企業,一旦合資,就在原產業鏈中失去一個掌握核心技術的組織平台,造成全局性的影響。

 

五.在對外開放中必須堅持自主互利原則

 

解決目前我國裝備工業的種種緊迫問題,首先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切實理解貫徹中央關於把自主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國家竟爭力的中心環節的方針,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一,   要端正對開放政策的認識,糾正在開放和國企改革中的一些錯誤做法,開放,引進是必要的但必須是在自主的基礎上的開放引進,必須劃清自主型開放和依附型開放的界限,劃清平等互利原則和無原則取悅外商的界限,我國的引進工作,應該從原來弱勢地位時期的被動引進,向立足自主,有條件,有選擇引進車型,融入全球化,全方位開放是錯誤的口號,再開放也不能裸體上街。

 

在引進外資中,要注意不能讓我國民族工業傷筋動骨,被動地讓出市場不可能換來技術,只有保持對企業的控制權,保持學習消化創新的行動能力,才能從開放中讓國外優勢資源為我所用,得到開放所帶來的潛在利益,實現雙贏,如果失去自主互利原則,失去自立自強精神,把開放當作目的本身,最終將喪失自已的核心利益。

 

保持自主性,首先要有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敢於挑戰強手的氣概,中國企業比起那些國際一流的大公司,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但我們不能被人家嚇住,並就此放棄對於自主能力的培育,沒有技術可以學習,沒有經驗可以積累,沒有資金可以逐步籌措,但是如果沒有了自信,沒有了勇氣,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主沒有了希望,中國工業的自立自強就被抽去了脊樑。(楊青,2005

第二,   建議國家組織專題調研,儘快採取必要措施,出台相應政策法規,立即剎住向跨國公司賤賣國企,無原則追捧外資的歪風,改變目前國有排頭兵企業被外資併購的失控狀態。

1.       建議儘快公布各工業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名錄,由國家有關部門集中核准管理。

2.       保持核心竟爭力和技術學習主體的關鍵,是不能整體被外商收購控股,建議款止外資與行業排頭兵企業整體合資,或收購其核心業務,特別是企業擁有馳名品牌的,或承擔國防科研生產定點任務的部份,不得與外商合資。

3.       取消對三資企業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儘快實現兩稅合一的改革,對外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是改善投資環境,保護民族產業,保證各種經濟成分在同一起跑線竟爭的起碼條件。

4.       加大對若干重要領域排頭兵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和保護企業的技術學習和研發活動,增強中國企業的談判力量

5.       國企改革不能一刀切地要求產權多元化,也不應該規定產權改制期限,要以提高效益和長期贏利能力為標準,條件成熟一個改一個。

6.       著手建立審核外資併購中國企業的程序和規則,把個別企業的併購案置於行業發展的戰略視角下考慮,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對合資併購案,行業協會有權力和責任提出意見,提交政府職能部門決定,在處置國有企業資產的過程中,必須尊重管理層和職工的意見。

 

第三,   提高與外商合作談判的水平,切實維護我方權益

1.       企業的合資談判必須吸收企業負責人參加,合資併購決定必須得到企業管理層的同意,

2.       合資合作中必須有明確的目標,要敢于堅持自已的權益,要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合資的必要性,組織專家論證,避免長官意志獨斷專行,把合資的利,弊,風險及風險規避研究清楚。

3.       組織精幹負責的談判班子,包括財務,技術,資產管理部門的負責人等企業家,優秀的懂行翻譯,法律顧問等,明確規定談判班子的成員將來不進入合資公司工作,由企業妥善安排。

 

4.       在合資談判中,不能夠輕易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要堅持控股,實在不能達到控股目標,也要堅持由中方擔任總經理,並且要有合同的起草權,以防止外方利用合同起草權,列出大量約束中國企業的剛性條款。

 

重視資產評估,聘請公正負責的資產評估機構,要有企業各有關部門人員參加,防止企業資產低估,國家利益受損,不僅要關注自已的有形資產,更要勇于堅持將自已的專有技術,市場份額等折算為無形資產,還要考慮到中國企業潛在的技術與市場價值

 

要認清跨國公司的典型戰略技術,國有企業往往存在一些弱項,如冗員缺乏資金,需要技術升級等,近切希望出讓市場和產權,換來技術和資金,但跨國公司不是來扶貧的,而是以合資作為進入並佔領中國市場的手段,中方若對他們的真正目的把握不準,不僅無助於解決自已的問題,還可能雪上加霜,現在到了實事求是正視以往教訓的時候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21: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