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得獎

作者:正常發布  於 2014-9-19 08: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子女教育|已有1評論

關鍵詞:諾貝爾獎, 中國人, 中華文化, 奧運會, 英語

最近在這裡看到篇日誌,說得是為什麼諾貝爾獎級別的數學獎項中不見中國人的名字。

既然是獎項,也就與比賽有關。

儘管現實中的個人或整個社會都不太中規中矩,但中華文化的基礎是要守規矩。如果比賽是有」規矩「或規則的那種,比如奧運會、奧數,甚或GRE等洋物件,我們會把規則研究一番,然後訓練出大批冠軍來。像GRE這種小兒科,一句英語不會說,照樣考高分。

有些獎項,比如諾獎,則是在沒有規則的比賽中產生的。這就難倒了我中華健兒:沒有條文我怎麼去參賽,更何況獲獎?這種沒有規則的比賽,實質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創新精神(也稱賭或撞大運)。當規則產生的時候,這個有規則的領域就已經成熟了。而這個成熟過程是別人趟出來的路子,因而規則也是別人訂的。我們只有學規則、跟風、或山寨的份了。

勿庸置疑,乘法口訣是我們祖先創新的數學工具。背誦乘法口訣讓我們的後代口算快了許多,可以讓他們墨守成規!讓他們自己總結出一些融會貫通的方法,也許不經意間會得個諾獎(科學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白露為霜 2014-9-19 09:20
規矩還是有的。只是需要創新,不是做了1,2,3就行。中國人這方面比較弱。諾貝爾獎或菲爾慈獎給的原創的工作,第一名有獎,第二名啥都沒有。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正常發布最受歡迎的博文
  1. 得獎 [2014/09]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08: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