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吃米、面、雜糧南方人愛吃米,北方人愛吃面,這不只是飲食習慣的問題,還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水質及飲食的喜好等都有關係。就如我是在南方長大,從小就吃大米,到了北方吃麵食后,總覺得胃不舒服。當學著北方人在吃麵食時也吃生的蔥、蒜后,發現胃就沒有不舒服了。因為麵食偏涼,所以吃麵食時要多吃溫熱、辛辣的食物。大米是平性的,南方人的飲食就偏清淡,辛辣的蔥、姜、蒜就比北方吃的少。
米、面、雜糧是人們的主食,不僅食用量大,而且是長期食用。如果主食與身體體質不和,人就很容易生病。比如小米、蕎麥都是涼性的,長期吃這兩種主食,一定要配合溫熱和辛辣的食物一起吃,而且還要經常觀察舌苔,如舌苔總是發白,這兩種食物就要少吃。 (2)如何吃肉要想自己和家人身體強壯、健康,就要在吃肉上下功夫。多吃牛肉、豬肉、雞肉等,每周再吃魚蝦1~2次,並保證足夠的蔬菜,這樣營養就全面、豐富了。特別是孩子,多吃肉類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骨骼、肌肉的強壯都有好處,而且愛吃肉的孩子通常性格也開朗、大氣。
現在介紹怎樣燒菜的書籍、光碟、電視節目都很多了,大家可以抽空學學。如牛肉和豬肉可以炒著吃、燉著吃,也可以做成丸子和肉餡來吃。豬肝也可以炒著吃、鹵著吃、或者燒湯吃;同樣是燒豬肝,又可以跟不同的蔬菜搭配,這樣口味又不相同。
換著花樣把肉燒得好吃,目的就是讓家人多吃、愛吃,這對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及保證家人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3)如何吃豆類豆類有營養這是公認的,有不少人在煮飯時喜歡放上各種的豆子,認為這樣營養全面,只要將豆子完全煮爛,利於消化是沒有問題的。
可往往是豆子最難消化,吃后多數會腹脹,胃腸功能不好的孩子及老人,我建議他們多吃新鮮、鮮嫩的豆子同樣有營養。比如,毛豆長老了、曬乾了就成了黃豆,吃了黃豆容易腹脹、放屁,可吃毛豆卻很少有這樣的感覺,既然黃豆這麼有營養,新鮮的毛豆不是營養更高,而且利於消化嗎?每年從毛豆上市吃到下市也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毛豆可以炒著吃,可以和雞燉著吃,還可以將沒剝的毛豆兩頭減去,放在鍋中加水、鹽、姜、蔥,煮熟后給孩子及老人當零食吃,還要新鮮的小豌豆也是一樣,煮著吃,炒著吃,又有營養又利於吸收,還有四季豆、豇豆、蠶豆、扁豆等,在夏季多吃一些,既新鮮又營養豐富。能吃到新鮮的、嫩的最好吃新鮮的、嫩的豆子,這樣減少胃腸的負擔,利於消化吸收。
豆類有營養,這是大家公認的。有不少人在煮飯時喜歡放上各種豆子,認為這樣營養全面。可是豆類往往不容易消化,如果沒煮爛,吃后就會腹脹。
對於胃腸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孩子及老人,我建議他們多吃新鮮的、嫩的豆子。比如,毛豆長老了、曬乾了就成了黃豆,吃了黃豆容易腹脹、放屁,可吃毛豆卻很少有這樣的感覺。既然黃豆這麼有營養,新鮮的毛豆不是營養更高,而且更便於消化嗎?每年從毛豆上市到下市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要想吃新鮮的毛豆也很方便。毛豆的做法也很多,可以炒著吃,可以和雞燉著吃,還可以將帶殼的毛豆剪去兩頭,加鹽、姜和蔥煮熟后,給孩子及老人當零食吃。新鮮的小豌豆也是一樣,煮著吃、炒著吃都可以,既有營養又容易吸收。還有四季豆、豇豆、蠶豆、扁豆等,在夏季可以多吃一些。不管是什麼豆子,最好是吃新鮮的、嫩的,這樣能減少胃腸的負擔,有利於消化吸收。 (4)如何吃蛋雞蛋該不該吃?每天應該吃幾個?經常看到很多報道,認為雞蛋雖然營養全面,但膽固醇含量高,老人吃多了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大家看了前面的內容就知道了,動脈硬化雖與大量吃高膽固醇的食物有關係,但直接的致病因素是肝臟的供血不足以及體內寒濕較重。因此,每天吃1~2個雞蛋,補充全面的營養,對身體是絕對有好處的。
雞蛋最好是做成蒸雞蛋或雞蛋茸,這樣最容易消化吸收。冰涼的茶雞蛋是最難消化的,會給胃腸增加負擔,所以煮的雞蛋不要吃涼的,要吃溫的。
雞蛋的表皮很臟,每次用雞蛋時,一定要洗乾淨后才能打到碗里或鍋里。
另外,鴨蛋性涼,適合夏天吃,冬天盡量少吃。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