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食物的形狀是消化吸收的關鍵

作者:yuxin_9605  於 2010-2-11 11: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3評論

關鍵詞:

幾乎每一本育兒書中都提到3~4個月大小的嬰兒。由於消化酶發育不完全,特別是澱粉酶很少,是不能給嬰兒吃大米、麵粉、玉米、小米、紅薯、馬鈴薯、芋頭等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可聽老人說,以前沒有牛奶、奶粉的時候,如果再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都是給嬰兒喂米湯、麵湯等,孩子不都長得挺好的,這一點好像與書中說的有些矛盾。
西醫的營養學里有一種方法叫「要素飲食」,就是將各種營養食物,打成粉狀后,在進入消化道后,即使在沒有消化液的情況下,也能直接消化、吸收,這在重症、不能吃飯的病人配鼻飼營養液時會用到。這個要素飲食中提到,只要將食物打成粉狀,就能直接消化、吸收。看來消化、吸收的關鍵是食物的形狀,液體的、糊狀的食物分子結構小,就可以直接通過消化道的粘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循環。
在消化液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胃酸,它具有的酸性能將食物腐化、腐爛。再通過胃、腸收縮運動后將食物磨碎,變成細小的物質就能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而當人體患重病或體質非常虛弱時,消化吸收的作用的就明顯減弱,就沒有力量去收縮肌肉或使收縮的力量明顯減弱,這時吃進去的食物就很難磨碎。再加上各個器官都功能下降,該分泌的消化液如胃酸、腸液、膽汁等也明顯減少,減弱了對食物的腐化、腐爛的程度,更不利於食物的變爛、變小、變細了。
講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什麼是「胃為後天之本」的真正含義了吧。也就是說只有胃、腸功能正常,吃進去的食物才能變成血液,才能使血液充足,源源不斷地供給身體的各個器官,使它們工作運轉正常,人就健康少生病。而當胃腸的功能下降,將食物變成血液的能力也隨之下降,血液生成減少,人體的各個臟器因為能源供應的減少而不得不使他們應該做的工作放慢、減產,就造成了各臟器的功能減弱,該完成的任務打折扣。這時人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生病。而當胃、腸功能徹底癱瘓,不能再生成血液時,也就是發生了斷水、斷電的情況時,各個臟器也只能停工了,停工的結果就是人面臨死亡。
而如果胃、腸的功能已明顯減弱或幾乎接近癱瘓時,我們往胃、腸輸送的營養物資都是液體的、糊狀的細小顆粒,不就能直接消化、吸收了嗎?不就能使這些營養物質直接進入血液,及時補足血液,反過來營養胃腸,讓胃腸的功能恢復,不就能幫助虛弱的胃、腸起死回生嗎?而保住了胃腸這個最關鍵的後天之本,我們的生命和健康就能保住。????? 想想孩子餵養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孩子生下來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各種消化酶的分泌很少,而孩子胃腸的肌肉又非常的薄弱,是沒有力量去將食物磨碎的,所以孩子出生時只能喝母乳、牛奶。這些液體的食物,不需要任何幫助就直接進入了血液,孩子長到3~4個月以後,吃的米粉、奶糕這種粉狀調和的糊狀食物,也可以直接進入血液。當孩子6個月後,會增添煮爛的稀飯、麵條,以及肉泥、魚泥、菜泥,同樣在進入了消化道后也可以順利地吸收進入血液。到了孩子8~9個月以後,胃、腸逐漸發育,胃、腸蠕動的力量增強了,消化酶的分泌也逐漸增多了,就可以吃一些燒爛的、剁碎的各種肉末、菜末及稀飯、軟飯了。而到了孩子一歲時,就可以適當地吃一些燒得爛爛的固體食物了。而吃固體食物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先天充足,很少生病,長得強壯,身體各項發育指標正常,血色素在正常範圍內。
我經常看到許多大人圖省事,孩子才幾個月,就大人吃什麼也讓孩子跟著吃什麼。孩子牙齒都沒長全,虛弱的胃腸又不可能將食物消化、磨碎,只能是通過糞便排出來。一定要考慮到孩子身體發育的特點,你提早喂固體食物,孩子吃了下去,你喂進去了,不代表孩子就能消化和吸收。做這樣的事,是對孩子的極不負責任。所以很多孩子的餵養問題都出在10個月以後慢慢增添固體食物的時候,以前不生病的孩子容易生病了,以前長得胖胖的、氣色很好的孩子變得消瘦了、氣色也暗淡了,就是說明你的孩子胃、腸很虛弱,還沒發育到能消化固體食物的程度。這時候你還必須回到吃糊狀食物和將食物剁得很碎的過程中去。對那些先天不足,常生病,長得不好的孩子,我一般是建議家長最好在孩子兩歲前都不要讓他吃固體食物,因為孩子在兩歲前牙齒還沒有長全,是沒有能力將固體的食物嚼碎、嚼爛的。所以家長不要怕麻煩,還是將食物都剁爛、剁碎,幫助孩子的消化、吸收。你平時給孩子的零食可以是一些餅乾,讓孩子練練他的小牙。等孩子兩歲以後,中午一頓可以讓他吃燒得爛一些的固體形狀的菜和肉,兩歲半以後可以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 家長同時還要做到每兩、三個月帶孩子去醫院驗一次血。看看血色素的情況,最好是12克左右,不能低於11克。血色素的高低能反應孩子營養吸收的狀況,看看你餵養的食物是否營養全面、均衡。
這種餵養方法雖然麻煩一些,但是確實對那些先天不足、經常生病的孩子在增強體質上有明顯的效果。那些大一些的孩子,生病後胃口不好,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我也建議家長給孩子吃一些有營養的糊狀的、軟爛的、切碎的食物,能很快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這種方法同樣適合成人和老人。只要是大病初癒、久病體弱的人,或者老年人,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減輕胃、腸的負擔,幫助消化、吸收,幫助血液的生成,幫助身體的康復。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碧海琴音 2010-2-11 11:23
沙發
回復 大西洋人 2010-2-11 11:29
謝謝
回復 yuxin_9605 2010-2-11 11:33
大西洋人: 謝謝
謝謝來訪!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7: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