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水鄉江南

作者:新鮮人  於 2007-1-26 03: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在中國地圖上,江南似被煙霧模糊了界限,每個到江南的人會不自覺放輕了腳步,不忍打擾這樣的清淡寧靜。詩人筆下的江南,脫俗清麗猶如帶點羞澀的女子。友人的離別。永遠都有梅雨懨懨做背景,愁緒夾雜著雨絲,勝過淚兩行。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湖,許仙和白娘子的斷橋相會,傳說無數。小巷的轉角,總有白髮的老婆婆,她面前的藤籃里散發沁人清香的梔子朵朵……是為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的遊客,就像是一枚枚青澀的梅子,在江南的雨季里散發著悠悠的清香。春江流粉氣,夜色濕羅裙「。聽著那一曲曲老歌,在熟悉的旋律中閉上了眼睛。於是彷彿來到了夢中,春天的黃昏,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讓揮動的手,在薄霧中飄蕩,不要驚醒楊柳岸,那些纏綿的往事,化作一縷輕煙,已消失在遠方,暖暖的午後,閃過一片片,粉紅的衣裳,誰也載不走,那扇古老的窗,玲瓏少年在岸上,守候一生的時光,為何沒能做個,你盼望的新娘……」

我的家鄉在宣城,古樸的小城玲瓏典雅,透著迷人的詩意與畫境,班駁的琉璃瓦刻滿了歲月的蒼桑,見證著歷史的紛爭與時代的變革。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千古佳句載人心中,春秋時她隸屬吳越一帶,沿安慶下長江至蕪湖,青弋江水緩緩而流,環繞著蕪湖與宣城,煙柳飛絮,舞燕翩遷,這裡緊靠六朝金陵,自古便是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鳳凰橋頭,水陽江畔,螯峰頂上,敬亭山下,宛溪河邊,狀元橋頭,龍首塔前,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橋邊的蘇小小,還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斷橋,紹興的沈園……

「雨到了這裡纏成線,纏著我們流連人世間,你在身邊就是緣,緣分寫在三生石上面……寧願我就葬在這一天「,字元間的粘稠感,象極了江南綿長的潮濕,甚至衍生石板上的青苔。三生石,中國獨有的三生石,微涼觸感的神秘莫測,關於古老預言的前世今生,被現代人用來作為心碎離別時的借口,是無奈,也是安慰。輾轉起伏,如果是天定,釋然便呼之欲出。詞作自如地流動在古典遐思和現代愛情中間,亦古亦今。

「不懂怎麼表現溫柔的我們,還以為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心碎了才懂」,情緒壓抑在傳統的含蓄保守里,卻爆發得慘烈濃重。殉情,中國式愛的極至迸發,詞作卻和旋律一樣柔軟安然,文字遷徙得不著痕迹。而這,是不是只有在江南?江南的水,如清紗薄霧,隨風起舞,變幻無窮,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風物,溫婉細膩,柔腸百轉.謝朓北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又名謝公樓,唐時改名疊嶂樓,是宣城的登覽勝地。宣城處于山環水抱之中,陵陽山岡巒盤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縈迴映帶著整個城郊,真是「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瑞雪紛飛的季節,瀟瀟細雨悄然而至。伴隨著濃濃的晨霧,肆意籠罩蒼茫的豫西大地,也激蕩起我無邊的感慨和澎湃的情愫。

  喜歡煙雨朦朧的感覺。浩浩渺渺,揚揚洒洒,飄逸繽紛,超凡脫俗,分外壯觀。沒有現實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也沒有太多煩惱和無奈。宛如夢境,又似人間天堂。漫步其中,周圍的景緻若即若離,亦真亦幻,讓人心曠神怡,精神百倍。
在朦朧中,因為不知所措,我才理解了渴望。一個人深陷迷霧,才會懂得清晰、明朗的珍貴。在煙雨中,因為缺乏勇氣,我才更豐滿著力量。待時機成熟后,就能爆發出難以想象的熱情和活力,達到事倍功半的最佳效果。
煙雨朦朧的暖冬,令人難忘的日子。在你溫馨的懷抱里增長著十足的信心,詮釋著生活的燦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苦柚子 2007-4-19 07:27
江南,美麗的地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8: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