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蘇州城鄉一體化經驗 ... ... ... . ...

作者:新鮮人  於 2013-11-17 08: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2評論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蘇州城鄉一體化經驗 [原創 2013-11-16 11:52:20]   馬玉榮 
http://mayurong.blog.hexun.com/89918117_d.html  有效鏈接,點擊可見原文
霜天紅葉:只有走共富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道路,才能做到五有,否則是達不到的,正是因為在過去的幾年中,重慶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所以沒有如同蘇南模式那樣是重災區所以在三中全會的撥亂反正後,是一支很好的潛力股,特別是工農城鄉同時發展,我想你不會不讀三中全會的公報吧,那些資改派已經在緊張了! - https://big5.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2497&extra=page%3D2&page=2#sthash.iIdGdsDH.dpuf

  要點摘要: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為要點摘要:
  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允許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允許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行。
  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維護農民生產要素權益,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允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建立透明規範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可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蘇州市委書記蔣 宏 坤:在蘇州市深化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蘇州被列為國家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之際,我們在這裡召開蘇州市深化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工作座談會,感到很有意義。首先,我代表蘇州市委、市政府,對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以及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光臨本次座談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對蘇州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color][/size][/b]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蘇州市有著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2007年我們就曾共同編寫《蘇州農村改革30年》。在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三周年之際,我們又合作開展了「城鄉一體化的蘇州實踐與創新」課題研究,得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的關心和肯定。回良玉同志還親自為《城鄉一體化的蘇州實踐與創新》一書作序,希望蘇州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不斷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水平和質量。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同志、省長李學勇同志也十分關心此項調研工作,在韓俊副主任撰寫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蘇州經驗」上均作了長篇批示,要求在全省迅速推廣,推動江蘇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再上新台階。在《城鄉一體化的蘇州實踐與創新》出版之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邀請中央、省有關部門領導、專家,為蘇州深化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獻計獻策,充分體現了對蘇州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

  近年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改革試點重大機遇,科學謀划,系統安排,先行先試,重點突破,積極探索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現實路徑,全面形成了城鄉一體推進機制,著力構建了城鄉一體政策制度框架,基本建成了城鄉一體規劃、富民強村、現代農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五個方面的長效機制,城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全面接軌並軌,城鄉差距顯著縮小,初步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共同繁榮的喜人局面,走出了具有蘇州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路子,城鄉一體化已成為蘇州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

  當前,蘇州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進入縱深推進、攻堅突破、整體提升的新階段。剛才,各位領導、專家給我們提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將以蘇州列為國家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在土地使用、金融支持、產業轉型、資源配置、經營機制、社會管理等方面持續加大創新力度,更加突出推進「三個集中」、落實「四個百萬畝」、發展「三大合作」、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努力在新型城鎮建設、集體經濟壯大、農民持續增收、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生態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均等等方面實現新的更大突破,以城鄉一體化的率先確保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率先。

  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  蘇州在破解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難題中,有很多經驗值得總結。概括來說,蘇州在這方面破解了六大難題:  一是破解了「誰來種地」的難題,蘇州農業成功地向集約化、合作化、規模化實現轉型; 二是破解了農民如何持續增收、特別是如何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難題,蘇州農民收入中,包括房屋出租、股金分紅等在內,財產性收入佔比達到37.6%;三是破解了農民如何走向新的合作難題,蘇州城鄉一體化最有看點、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三大合作」,蘇州「三大合作」真正形成了氣候,真正是農民唱主角,真正讓農民受了益;四是破解了農民如何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這一難題中的難題,蘇州在城市規劃區和開發區之內,為農民股份合作組織預留非農建設用地,扶持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參與城鎮經營性建設用地開發,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五是破解了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在制度上怎麼合一難題,蘇州實現了城鄉低保、基本養老、醫療保險「三大並軌」;六是破解了新型城鎮化如何推進這道難題,蘇州城鎮體系框架布局合理,城鎮的包容性、宜居性、連接性越來越好。
  
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現實途徑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組副組長趙陽:  城鄉一體化,看起來是一個城鄉關係問題,從更深刻意義上來講,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和農民的關係問題。我們的工業化積累從農業來,從早期的農民的事情農民自己辦,到後來對農業提供政策支持,再到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我們在國家和農民的關係問題上,從理念上徹底改變。蘇州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經驗,就是這種理念改變的具體實現。蘇州城鄉一體化探索取得顯著成績,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從蘇州實踐看,通過探索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現實途徑,最終實現了產業協調發展,實現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了「三大並軌」以及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等一系列成果。  

「三大並軌」讓蘇州避免「半城市化」現象 
 
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司長郭瑋:  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實踐,具有四個方面的指導意義:一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沒有忽視農業發展,蘇州通過「四個百萬畝」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保持,並且呈現現代化特徵;二是沒有出現城市的發展對農村過度剝奪、農村凋敝的局面,蘇州農村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跟城市相比差距很小;三是沒有出現「半城市化」現象,所謂「半城市化」就是土地進了城、農民進了城,但並不能真正享受城鎮化所帶來的好處,並不能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和各個方面的社會福利,但蘇州做到了,「三大並軌」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四是沒有出現中心城市過度膨脹所帶來的「城市病」,蘇州從中心城市到縣級市、再到中心鎮及農村,是協調發展的。  上面四個問題,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普遍遇到的難題,但在蘇州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蘇州的經驗值得很好地學習和總結。  

公共服務的陽光能夠普照到農村

  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方言:  蘇州城鄉一體化、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經驗,有三點啟示:第一點啟示是,城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從蘇州實踐看,雖然有著悠久歷史、豐厚基礎,但也是一步一步走來的。因此,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循序漸進,穩紮穩打,一步步推進;第二點啟示是,農業決不能成為新型城鎮化的短板,蘇州始終重視農業發展,城鄉差距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為城鄉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三點啟示是,發展城鄉一體化,城市的容量值得高度關注,蘇州有著開放的工業,很高的出口,因此在推動農民轉移成市民、吸納農民就業方面做得很好,沒有造成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務的陽光能夠普照到農村,讓農民安居樂業。  

城鄉一體化是持續釋放增長潛力的重要途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  蘇州城鄉一體化走在全國前列,蘇州的實踐探索和經驗,對於其他地區來說,有很大的借鑒價值,從中可以得到兩個重要啟示:  第一,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蘇州的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就是通過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像通過推進「三個集中」,城鄉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大力發展「三大合作」,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實現「三大並軌」,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第二,城鄉一體化還是持續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蘇州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城鄉一體化如何推動蘇州經濟長時間持續快速增長這一課題,值得深入探討研究。  

農村、小城鎮發展為城市化提供強有力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何宇鵬:  從歷史看,小城鎮的發展和鄉鎮工業崛起,拉開了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大幕。小城鎮的發展,構成了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堅強基礎。城鄉一體發展固然需要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和反哺,另一方面,也需要農村地區、小城鎮地區通過自身發展,為城市化提供強有力支撐。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協調發展。 從蘇州實際看,從當年費孝通提出的「小城鎮大問題」,到後來的「小城鎮再問」,再到蘇州當前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經驗,蘇州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看,可以構成一個發展中中國如何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一般經驗歸納。

  「相對於現在很多城市富了不美,美了不富的情況,蘇州實現了又富又美」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紅宇說,同時他建議蘇州在今後的發展中堅持「四生理念」,生產、生活、生態、生命力「四生並舉」,生命力一定要長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2 個評論)

回復 kylelong 2013-11-17 09:39
中國一直在進步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7 09:47
kylelong: 中國一直在進步
是的,但是有人就是不肯承認這種進步,其實是在否定三中全會公報。
回復 kylelong 2013-11-17 09:51
新鮮人: 是的,但是有人就是不肯承認這種進步,其實是在否定三中全會公報。
歷史潮流,大浪淘沙。
回復 風天 2013-11-17 09:55
耶,劉姥姥可以常常,
進大觀園啦。
回復 老法師 2013-11-17 10:25
我是支持城鎮化的。.
過去農村人口受戶籍制度限制,農民永遠只能在農村。因為城鄉有很大差距,所以對農民是很不公平的。
一個國家要富強,只有走工業化道路,也就是農村城鎮化。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7 10:52
老法師: 我是支持城鎮化的。.
過去農村人口受戶籍制度限制,農民永遠只能在農村。因為城鄉有很大差距,所以對農民是很不公平的。
一個國家要富強,只有走工業化道路,也 ...
我也如此。只有走城鎮化的道路,才能民富國強。一和以農業社會為主體的國家,只能落後挨打。
回復 秋天的雲 2013-11-17 11:37
城鎮化還是有些問題的,比如農民沒有土地了,有的人可以有工作做,有的人就不一定了。還有我看到我的家鄉成都平原那麼肥沃的土地都快被鋼筋水泥佔光了,自然環境氣候承受得起那麼多的人口入住嗎?如果由此導致天府之國消失,這千秋功過後人來評述吧,不要先自我吹噓。要是像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樣造福於千秋萬代,自然有人讚美的。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7 11:47
風天: 耶,劉姥姥可以常常,
進大觀園啦。
互利互惠。皆大歡喜。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7 11:50
秋天的雲: 城鎮化還是有些問題的,比如農民沒有土地了,有的人可以有工作做,有的人就不一定了。還有我看到我的家鄉成都平原那麼肥沃的土地都快被鋼筋水泥佔光了,自然環境 ...
蘇州城鎮化中解決了這個難題,所以值得借鑒。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7 11:51
秋天的雲: 城鎮化還是有些問題的,比如農民沒有土地了,有的人可以有工作做,有的人就不一定了。還有我看到我的家鄉成都平原那麼肥沃的土地都快被鋼筋水泥佔光了,自然環境 ...
蘇州城鎮化中解決了這個難題,所以值得借鑒。本文已較長。更具體的請觀看: 發改委副主任韓俊: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蘇州經驗
http://big5.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7702&fromuid=150085
(出處: 倍可親)
回復 風天 2013-11-17 11:55
新鮮人: 互利互惠。皆大歡喜。
好多城市人,
也愛到鄉村去,
度一兩天假啦。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3-11-17 13:46
謝謝詳細介紹,很多東西我還不太懂。周末愉快!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7 23:57
秋天的雲: 城鎮化還是有些問題的,比如農民沒有土地了,有的人可以有工作做,有的人就不一定了。還有我看到我的家鄉成都平原那麼肥沃的土地都快被鋼筋水泥佔光了,自然環境 ...
回良玉說:全國各地情況各不相同,蘇州的具體做法不可能照抄照搬,但其在城鄉發展一體化方面的探索、實踐和創新,特別在此過程中展現的開拓勇氣、求實精神和科學方法,值得各地借鑒。
回復 瘋瘋顛顛 2013-11-18 00:00
蘇州的城鄉一體化,的確做得不錯。可惜本文太長了,要仔細讀需化不少時間。其實對霜天紅葉的一些說法,不必在意,他打擊蘇南,只是想抬高重慶而已。沒有用的。福布斯創新能力蘇州第一,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list/001989.shtml。宜居城市蘇州第一。http://big5.backchina.com/blog/231124/article-189000.html城鄉差距蘇州全國最小,農民平均收入全國最高- - - -足夠說明問題了。
回復 小辣辣 2013-11-18 00:15
瘋瘋顛顛: 蘇州的城鄉一體化,的確做得不錯。可惜本文太長了,要仔細讀需化不少時間。其實對霜天紅葉的一些說法,不必在意,他打擊蘇南,只是想抬高重慶而已。沒有用的。福 ...
同意瘋老意見。事實勝於雄辯。
福布斯2012中國大陸創新能力最強的25個城市
1蘇州地級市江蘇    2深圳計劃單列市廣東    3上海直轄市上海    4無錫地級市江蘇    4吳江縣級市江蘇     6北京直轄市北京    7杭州省會城市浙江    8寧波計劃單列市浙江    9常熟縣級市江蘇    10崑山縣級市江蘇    11南通地級市江蘇    12大連計劃單列市遼寧    13南京省會城市江蘇     13東莞地級市廣東    13紹興地級市浙江    16常州地級市江蘇   17中山地級市廣東    18天津直轄市天津    19揚州地級市江蘇    20佛山地級市廣東   21海門縣級市江蘇    22鎮江地級市江蘇     23廣州省會城市廣東    24慈溪縣級市浙江    25金華地級市浙江。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list/001989.shtml
回復 沒有放屁 2013-11-18 03:34
好博客。有實質內容。但需仔細讀。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8 04:42
瘋瘋顛顛: 蘇州的城鄉一體化,的確做得不錯。可惜本文太長了,要仔細讀需化不少時間。其實對霜天紅葉的一些說法,不必在意,他打擊蘇南,只是想抬高重慶而已。沒有用的。福 ...
這篇日誌是長了一些,因為是轉貼。原文較長。只能給有興趣的讀者看了。當然轉帖本文,的確是與霜天紅葉說蘇南模式是重災區,特別是工農城鄉同時發展有關。因為國內有識人生都不這麼看。而蘇州的城鄉一體化已成為全國的樣板田。這個問題發改委副主任韓俊: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蘇州經驗
http://big5.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7702&fromuid=150085
(出處: 倍可親)
講得很透徹。可惜全文更長。有興趣者可閱讀該文。
回復 新鮮人 2013-11-18 08:53
風天: 好多城市人,
也愛到鄉村去,
度一兩天假啦。
是啊,是啊。我今年5月份回蘇州,就去過蘇州東山農家吃農家飯,采新鮮批把。參觀農家以放鬆疲勞。
回復 風天 2013-11-18 10:24
新鮮人: 是啊,是啊。我今年5月份回蘇州,就去過蘇州東山農家吃農家飯,采新鮮批把。參觀農家以放鬆疲勞。
看過城市看鄉村,
才算游遍蘇州呀。
回復 佛也跳牆 2013-11-18 15:25
中國發展的越好,我們在外面的人腰桿才會越硬。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