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漫談蘇州的城市建設

作者:新鮮人  於 2012-4-7 09: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評論

關鍵詞:蘇州, 城市建設, 空間站

蘇州地區的城市建設,這些年應該說是很不錯的。整個地區六座城市,我印象里好象都
已經成為國家衛生城市了。張家港在九五年左右,名動全國,很大的得分點就是他把原來的一
個普通小鎮建設成了一座現代新城。崑山很多年前就是國家衛生城市,這幾年隨著經濟的飛躍
,城市規模和水平都在飛速增長。常熟去年升為國家園林城市,是江蘇第一個。太倉和吳江也
不錯,相對來說,比較安靜一點。

  我想要詳細談的,當然還是蘇州城。去年蘇州被宣傳了一把,宣傳文章的原則是只
寫好的,不寫差的。所以,在電視里,在報刊上,蘇州都很漂亮。事實上蘇州在建國以後,
城市建設方面,也是有得有失,有的失還是很嚴重的。只是相對其他城市,蘇州犯的錯誤比較
少而已

  看了我前面幾篇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有個臭毛病,喜歡追根溯源,談談歷史。這裡
也不例外,蘇州建城歷史是二千五百多年,不算特別早,但是蘇州城起點比較高,一上來就是
吳國的新都城,更難得的是以後再也沒挪過窩,所以,以呆在一個地方的連續時間算,蘇州城
是最古老的。
 
 《平江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平面圖。制於宋紹定二年(1229年),距今760多年。

平江,是蘇州的別稱。從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至元末(1367年),蘇州是平江府和平江路的治所,因而,蘇州有平江城之稱。

我國見之於文獻記載和實物的城市地圖,最為著名的有西周的《洛陽城圖》,東漢的《長安城圖》,南宋的《平江圖》和《桂林城圖》,前兩圖均已亡佚,而《桂林城圖》又晚於《平江圖》,所以,《平江圖》彌作珍貴,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和蘇州城市發展的極其難得的重要文物。

《平江圖》共標出359座橋樑,61個坊,264條巷,24條弄,67座寺觀,其中許多地名沿用至今。

  宋代的蘇州,已經基本形成後來蘇州的大致模樣,特別是河道、橋樑方面開始定型
,對於蘇州城來說,河道和橋樑是她的主骨架,這個不變,別的也就無所謂。蘇州城的獨特之
處是她的雙棋盤格局,道路是橫平豎直的棋盤,河道也是一個棋盤,而且水陸并行,百姓沿河
而居,市肆依河而興。現存於蘇州文廟的全國重點文物『平江圖』碑刻,詳細刻繪了宋代的蘇
州城,歷史價值很高,直到現在,蘇州城裡很多地名仍然跟那時一樣。

  清代蘇州又留下一幅巨作『盛世滋生圖』,詳細描繪了蘇州古城和周圍木瀆、靈岩
、虎丘一帶的風貌。這張圖的藝術成就、名氣是沒有『清明上河圖』高,但是,如果是研究古
城,特別是研究江南城市,那麼這張圖的價值極高,因為『清明上河圖』主要是刻畫了城市的
一角,而『盛圖』是描繪了整座城市,包括河道、橋樑、寺觀、園林、民居、市肆、山野統統
都有。直到現在,蘇州有些地方的文物修復,還要參考這張『盛圖』。

  鴉片戰爭后,蘇州城一步一步從原來的經濟文化中心,後退到在巨大的上海映襯下成
了『小蘇州』,這樣很好,我是向來這樣認為的,如果蘇州在工業文明剛興起時,就趕
上時代潮流大發展,蘇州古城也就完了。歷史有時候不乏幽默感,落伍有時候也是件好事,這
方面典型的有麗江、平遙、鳳凰、周庄、同里。

 
  太平天國的事情,折騰了不少年,蘇州城也遭受了點破壞,不過還好,沒有破壞蘇
州城的格局,只是部分建築毀於戰火。

  日本人入侵蘇州后,又折騰了七八年,很多老房子被日本人亂搞,大名鼎鼎的留園
被日本人養馬,精美粗大的立柱被啃得搖搖欲墜,房間里的馬糞堆的有一人多高,解放后維修
時挖地一米還有味道,還好蘇州城的格局依然沒被破壞。
 
  剛解放時,蘇州的城市工作做得非常好,那時的蘇州,很顯然,作為一個南方城市
,高級領導主要是南下幹部。但是那時左傾還不嚴重。蘇州最知名的園林中,由於兵荒馬亂,
大多數嚴重受損,拙政園、留園在剛解放時,都很衰敗了,幾乎就是廢墟,最完整的大園林當
時可能也就一個獅子林。令前人欣慰後人高興的是,短短几年,在財力很緊張的情況下,在謝
孝思(官員)、周瘦鵑(文人)、陳從周(學者)、香山幫(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完美的
把其中最知名的幾座給修復了。當朋友們到蘇州來旅遊時,到拙政園去,會看到介紹拙政園是
明代園林,進去看看,確實是古意盎然,卻不會想到裡面的很多建築都是解放后的作品,當然
,建築款式施工工藝都是根據明代建築來修復的。其實對於園林來說,真正重要的是整體結構
,裡面的山水樹木花草詩詞碑帖才是她的根本她的靈魂,那怕一把火房子全燒了,只要別的都
好好的,蘇州人現在仍然可以把她完美的恢復。想想蘇州真的是幸運的,如果那幾個園林沒
有在剛解放時就修復,幾年後的中國大家都知道,政治開始嚴重左傾,經濟開始嚴重困難,計
划經濟開始全面覆蓋,城市被各個利益部門切割佔據,如果當時沒修,很可能就永遠都沒有機
會修復了,因為短短几年後,官員根本不敢搞這種舊文化的東西,文人學者已經都被打倒,再
加上沒錢,弄不好,那些園林的水池會被填土造房子。還有造園工藝,如果不是解放后的修復
工程鍛煉了一批人,直到現在都是骨幹,經過幾十年折騰,改革開放后可能想修都找不到會傳
統工藝的人了,畢竟學者再高明,讓他們動手是不現實的。
  解放后沒過幾年好日子,全國人民的日子都開始不好過,蘇州人當然也不例外。院
系調整,蘇州的東吳大學是在劫難逃,知名教授基本上都調走了。還有蘇州美專,這所在中
國美術教育史上有名的學校,徹底遷走,可惜了蘇州幾百年在全國赫赫有名的吳門畫派,從此
一落千丈,現在有所進步,但是還是遠遠不能跟以前比。這些調整,好象對蘇州人的生活、蘇
州的城市建設沒什麼直接影響,其實無形的影響非常大。蘇州原來是座精英文化和市民通俗文
化都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大知識分子一走,蘇州的魂被抽掉了一大半,再加上後來要命的戶口
政策,這些人退休了,也很難回蘇州,一沒房子,二沒口糧,沒法在蘇州過日子。這對蘇州的
傷害很大,蘇州從宋代范仲淹開辦蘇州府學,文化開始繁盛,源源不斷的文人離開蘇州走上仕
途,但是一旦退休或者失意,幾乎是都回蘇州的,再加上大批沒出去做官的文人,一千年裡蘇
州城裡從來不缺文化精英,就算是戰亂時期稍微少一點,也很快就恢復,鴉片戰爭后,蘇州的
資本、人才往上海轉移,但是蘇州城裡還是不缺頂級的文化人。院系調整一下子就打破了蘇州
千年的傳統。政策的厲害,真是可見一斑了。蘇州城原來一直是座官、學、商、民勢力相對來
說比較均衡的城市,這是蘇州城裡很難出敢胡作非為的人的原因,政策的作用,把蘇州的『學
』幾乎是搞垮掉,堂堂東吳大學一度淪落成了個普通師範院校。范仲淹有靈,真的是要哭的。

蘇州號稱園林之城,園林里主要住的是文人,特別是大批的中小園林更是如此,現在文人特別
是頂級文人都沒了,園林里住進了普通百姓,園林的魂也就沒了。聲明一下,我沒有看不起百
姓的意思,只是園林確實不是普通百姓住的地方。
  從園林的保護來說,蘇州總體是做的不錯的,雖然大躍進時曾經荒謬的把大批中小
園林拆了建工廠,把大量優雅的假山弄去做水泥,但是蘇州畢竟保留了有關園林的完整記憶。
對於破壞,我很看重是量的破壞,還是質的破壞,個人感覺,蘇州園林量是大大減少了,還好
,最精華的部分總算是基本保留下來了。對於園林,我覺得真正傷感的還是園林里沒有了原來
的文人,蘇州這幾年也在嘗試把修復的一些小園林賣給私人,目前已經賣掉了二三個,但是
要恢復以前的情景是不可能的了。也許這就是歷史發展吧,誰也沒有辦法。

  公認北京城解放后最大的敗筆,是拆掉了古城牆。蘇州的古城牆剩下的也不多了,
城門還剩兩個,有個盤門是全國唯一的水陸城門。那麼,蘇州解放后最大的敗筆是什麼呢?我
個人覺得,是古城內的河道。古城內的河道體系,是農業河運時代城市規劃的完美作品,既適
應生產、生活的需要,又不破壞自然的水系。古城內的河道,在剛解放時,大概有近九十公
里長,印象里主河道是三縱五橫,那麼現在還剩多少?差不多是三十多公里,幾乎只剩三分之
一。那麼多的河道哪裡去了呢?一,部分河道是因為解放后漸漸淤塞(由於河運越來越不重要
,所以河道的清淤工作不被重視),被有些單位或者百姓蓋了房子,這個雖然讓人痛心,卻也
說得過去,因為一般不是主河道,而且這種情況並不算多;二,本來是好好的河道,卻被人為
填平了修路蓋房,由於解放后沒幾年就實行了城鄉二元結構,現在大家一般談的都是對農民的
傷害有多深,其實這是個標準的雙重傷害,城市的傷害也很重,只是在民生方面確實沒有農民
那麼慘,蘇州在解放后是屬於發展很慢的,但是畢竟也在慢慢的發展,這時卻沒有土地可發
展,因為農民進不了城的同時,城市也很難從農村手裡拿土地,無奈之下,就做了這種填河道
來『擴展生存空間』的蠢事;三,最難受的就是這第三種情況了,中蘇、中美同時交惡的時候
,我們國家形勢非常危險,國家做出了『深挖洞,廣積糧』的決策,全國都努力找可以藏人的
地方,這個事情,放在山西陝西這樣的地方,沒有任何問題,山西有的是挖煤的洞,陝西人更
是弄慣了窯洞。蘇州當時也把周圍的不少山挖了些洞,但是按要求,城市裡面,也要有地道,
城外的洞太遠來不及。蘇州是水鄉,挖地道是件很費時費錢的事情,不象北方的沙土那麼好弄
,所以展很慢,這時不知道誰出了個餿注意,把古城內的部分河道水抽干,處理乾淨抹上水
泥再加上蓋子-----那不就是地道嘛!!名字我忘了,我看的資料上,這人是個北方人,他不
懂河道的重要性,結果,大批的河道消失了,變成了人防地道。蘇州是座水城,我始終認為對
於蘇州古城來說,最重要的是河道和橋樑,這兩樣弄好了,蘇州就是獨一無二的水城,大批河
道的消失導致大批精美橋樑的消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蘇州古城裡的水現在沒有一個人
是滿意的,有污染是客觀情況,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解放后破壞了原來的河道體
系,從原來的每條河道都跟城外的活水相通,變成了到處都是『心肌梗塞』加『腸梗阻』,原
來蘇州城裡就算有點生活污染,由於是活水,污染會被稀釋沖走,而且對城外的大水體來說,
區區一點生活污染,沒有任何關係,就算後來有了工業污染,只要是活水,絕對不會象現在那
么髒的。污染問題,蘇州現在財力充裕,發展旅遊業又是個大產業,所以治理資金不成問題
,經過努力古城內的河道基本達到景觀水的標準,我不擔心。但是,蘇州水城風貌的受損,是
永遠都無法挽回了,雖然由於蘇州城的特殊,仍然是國內最出名最好的水城,但是蘇州人知道
,破壞已經很多很多。我為什麼這麼看重河道,因為有河道在,蘇州古城的格局就不會大規模
的改變,就算有不協調的地方,也很容易恢復,就象園林,破壞幾座房子問題不大,但是如
果把園林里的水池假山都毀掉,你就很難把它再恢復,因為水池和假山才是園林的骨架,房子
只是一張皮而已。如果蘇州能保留原有的河道體系,就算把蘇州的園林拆掉一半我都願意,當
然,這是純粹的假設了。

  談完了河道,蘇州第二大敗筆是城牆,蘇州向來不是軍事要地,所以城牆並不高峻
,跟南京城牆沒法比。但是蘇州獨一無二的是,八個城門是水陸城門,車馬船舶都能直接入城
。鄉下的商品農夫可以直接搖船入城去賣,沿河而居的市民可以直接在窗口或者駁岸買賣所需
物品。資料里說到水城門,往往說這是軍事設施,在我看來軍事的考慮當然也有,但是最重要
的功能還是直接溝通城內外的物資往來,因為蘇州是水鄉,如果沒有水城門,那麼船到蘇州,
還要把貨物卸下船再用車推入蘇州城,這樣成本就高了,所以說,經濟學這玩意說簡單真簡單
,想方法降低成本----這就是經濟學。蘇州的水城門,還有個重要功能,有點不怎麼雅緻,
本不想說,想想還是說了吧。以前的城市是沒有公共廁所的,蘇州那麼多市民的馬桶怎麼辦?
其實,是農夫每天搖專用的糞船入城,然後挨家挨戶把馬桶倒到船里,農夫再搖回去做肥料用
。用船裝走,好處多多,第一,容量大,第二,船是非常平穩的,基本沒有污染問題,如果用
車,難免有晃動,難免街道上有味道。解放后,開始很多年裡,蘇州也還是這樣的,後來就慢
慢的沒有了。蘇州拆城牆,跟別的地方一樣,理由都是為了交通,其實這壓根就不是理由,完
全是全國的形勢擺在那裡,沒辦法。蘇州古城南北向基本是個長方形,古城四面
環水,而且是很寬的河道,根本不象古城裡那麼小橋流水,這種結構,就算拆了城牆,
如果沒足夠的資金造橋,拆了城牆對交通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護城河就是蘇州古城的天然
『城牆』。哎,如果蘇州也象南京那樣,只是在修橋鋪路的地段拆掉城牆,別的地段保留,
那樣該多好阿,可惜歷史無法假設。現在蘇州只剩下城西胥門一段有城牆,是前幾年街坊改造
時,拆掉破舊民居后,發現後面有隱藏的老城牆,當時很驚喜,總算是留下了一小段。據說蘇
州的環古城風貌工程,要在蘇州名氣最大的閶門重修一段城牆,並且重建閶門,有的專家認為
既然已經毀了,沒必要重搞,有的專家認為歷史就是在破壞和重修間前進的,蘇州整個城牆全
修復是不可能的,也沒必要,但是歷史名氣最大的地段重修一下,對旅遊業有好處,對保留城
市的記憶有好處,顯然,蘇州市政府是選擇后一種意見,我個人還是支持政府的選擇的。

  蘇州第三大敗筆是園林,有做的很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主要是數量減少了
很多,上面已經說的很詳細,不再多說。

  蘇州其他的敗筆當然還有不少,但是我感覺基本上影響不大,有的實在不好的地方
,將來有錢了是可以拆掉的,有些是屬於歷史發展了,不得不為之,雖然爭論也很多,但是不
能貿然否定。

  很多朋友反映,來蘇州后很失望,感覺蘇州已經過於繁華,除了園林還可以,已經
沒有想象中的古城感覺。這個看法作為走馬觀花的遊客,是沒錯的,但是不夠準確:

  一,大家不能以世外桃源來要求蘇州,這個是不現實的,蘇州不可能象麗江、平遙
那樣全面保護,他們的古城都不大,尤其是麗江。解放後由於沒錢,成全了他們破壞很小,平
遙曾經定下舊城改造計劃,後來在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周庄等一批古鎮保護他也是大功臣)
的努力下,沒有實行,說白了吧,阮教授的努力固然重要,錢的問題更重要,計劃沒實行,沒
錢才是最大的原因。平遙附近是山西的晉中地區,歷史上的富裕不輸江南,周圍的太谷、祁縣
等原來跟平遙是差不多的,但是他們就給破壞了,所以平遙很幸運,而阮教授則很惋惜,沒有
都保護好。蘇州解放后是中等城市,不算小,雖然國家沒投多少錢,但是靠自己的積累也在慢
慢發展,所以,建設相對多一點,破壞也就自然多一點,這個是很顯然的。不過,蘇州因為
原來的定位一直不是工業城市,所以,在同級別城市裡,仍然是破壞最小的,這一點,看看周
圍的南京、杭州,蘇州算是做得很不錯了。
 
  二,蘇州的老房子,這些年修路、低洼地改造等等是拆掉了不少,有的朋友說蘇州
漸漸成了座仿古城市,包括部分專家的文章也這麼說,這裡我要詳細說一下。蘇州古城內的舊
民居,政府劃分成了四十四個街坊,按照歷史價值、地理位置等等綜合因素,大致上分成:
  三分之一是絕對保護,特別是平江、桃花塢、山塘街一帶,絕對保護的意思並不是
說現在沒有破壞的地方,主要是指不允許再有新的不可逆的破壞,而且現在的破壞部分將來都
要拆除,重建風格協調的建築或者搞點小綠化,絕對保護區內是不允許搞大型綠化的,那個
同樣不協調,事實上蘇州古城內花花綠綠的大型綠化很少,以街頭小遊園幾十個平方的居多。
舉個藕園的例子,位於平江保護區內,很偏僻,而且不通公路,只有小巷可以到達,坐三輪車
最好。原來沒什麼名氣,自從戴上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帽子,再加上由民營企業來經營,現在日
子還以,據說將來要在藕園邊上的護城河上搞個船碼頭,將來旅遊者坐船過去,也算別有風
味。藕園南牆外,隔著河就是一棟龐大的廠房,這都是當年的歷史遺留問題,拆是肯定的,但
是早一年晚一年什麼的,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關鍵是不能增加新的破壞,還有精華部
分要好好保護,不能弄得有一天想全面修復時,卻發現沒什麼可修了。另外,絕對保護四個字
大家也不要理解成老東西絕對不能動,這主要是指不能無緣無故的,或者為了商業用途拆掉老
房子,真正市政上修路或者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還是可以的,現在正在搞的山塘街修復工程
,就是有些調整的。

  三分之一是相對保護,對於部分沒有很高歷史價值,周圍也沒有著名的景點,但是
格局保存還不錯的街坊,能不動的還是保留,部分沒必要保留的建築進行拆遷改造,商業開發
,重建的房屋雖然不要求是明清樣式,但要求帶有蘇州傳統建築的一些味道,在蘇州,基本上
是沒有仿古建築這個說法的,老房子都多的數不過來,有什麼必要去造假古董,蘇州向來是把
這些沿街新建的商業房稱為『保留蘇州傳統風貌的新建築』,所謂傳統風貌,主要是:高低錯
落,白牆黑瓦。代表性的,有鳳凰街、東大街、養育巷等都是這樣改造的。前幾天蘇州一個老
街坊著火,一下子燒掉七八棟老房子,還有一個老人不幸遇難,直到現在,很多老街坊仍然是
不通汽車的,那樣保護是保護了,但是,著火怎麼辦?救火的車子都進不去。是稍微破壞點進
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好,還是一律不讓動的好,大家考慮一下。還有,遊客當然是希望看到
保護的很好的東西,但是住在裡面的老百姓不是這樣想的阿,現在住老宅里的,很多是老人,
他們病了,急救的車都進不去,就算走的動,自己去醫院,卻要走很遠才有車站。如果一座古
城已經讓人生活的很難受,你說這古城到底好不好。如果弄的大家都覺得不舒服,都搬到外面
去住,那樣,蘇州古城就不是古城了,而是變成遺址了。古城保護是個世界性難題,不改造,
生活不舒服,人都跑了,所謂古城就成了個歷史遺跡,如果改造,生活舒服點,又容易遭人罵
。蘇州文化界代表人物陸文夫是改造派,他是個深愛姑蘇文化、蘇州古城的人,從長遠來看,
不改造是不行的。還有,蘇州的老房子都是磚木結構,跟歐洲的石頭古堡不一樣,需要經常性
的維修保養,客觀上也是必須經常搞搞的,否則的話,老房子的下場就是---在風雨中倒下,
去年梅雨季節蘇州就倒了幾棟精美的老宅。這裡,我還想說個數學題,假設蘇州有個長寬各五
百米的一片老房子,那麼面積是0.25平方公里,因為不通公路,百姓生活不便,防火安全難以
達標,所以政府決定修一條十字形道路,路寬二十米,那麼,大家算算為了修路拆了多少面積
的老房子?大約0.02平方公里,也就是只要拆掉百分之八的老房子,就能讓這塊地方的百姓生
活方便,防火設施大大改善。而且,設計道路的時候,可以盡量避開重要的有歷史價值的老
房子,主要拆普通的沒什麼價值的民居。當然,百分之八其實是不止的,因為還有其他設施。
那麼,為什麼很多朋友說老房子越來越少呢?很簡單,大多數走馬觀花的遊客是不會深入內部
的,根據馬路兩側,當然是覺得蘇州已經沒多少老房子了。
  最後三分之一,沒什麼價值,雖然看上去也是傳統老房子,但是年代很短,材料款
式都不怎麼樣,沒多大保留價值,還有的是緊靠商業區,比如觀前街邊上,那就執行拆掉重建
的政策,這個要求就不那麼高了,只要不是造的太離譜,應該是都可以的,不過,現在人們
的古城特色意識越來越濃,就算政府沒什麼特殊要求,開發商有的也會主動建造有蘇州味道的
建築。

  上面的計劃,並不是蘇州自己搞的,是很多專家、官員反覆探討由國務院批准的,
蘇州拆老房子很少有完全亂拆的,基本上是有章可循的。

  如果部分朋友想看老房子,建議去平江歷史街區看看,最好晚上去,說句實話,由
於沒有進行全面修復,白天的效果差一點,晚上夜深人靜,明月當空,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很
強烈。

  蘇州在古城保護上,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蘇州古城內是絕對限高的,古城內所有
建築(信號發射塔除外),不允許超過北寺塔的高度。從解放一直到改革開放,我估計也沒
什麼規定的,但那時沒錢,不可能造很高的樓,而且蘇州人對高度向來就不看重,城裡的很多
機關都各自霸佔一個園林什麼的,過過小日子得了。後來改革開放,1982年國家評定了首批二
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的南京蘇州揚州在列,可以說是名至實歸,都是寫中國歷史無法躲
開的城市。當時蘇州和揚州都被定為古城區要非常嚴格保護的城市,南京因為是省會,解放后
已經建設了不少地段,但是六朝遺韻、明清舊物、民國建築仍然遍地都是,所以保護要求上只
是稍微低一點。我在南京的時候,據說當年新街口建三十七層的金陵飯店的時候,是有很多反
對意見的,最後省里拍板,同意建設,但是下不為例。所以很多年裡,南京城新街口一帶,都
是金陵飯店一棟樓鶴立雞群。最近南京的多媒體大樓大家爭的很厲害,這件事情南京真是很尷
尬。這也不能怪南京,我到處走,全國都有這種情況的,南京能認識到這棟樓不好,已經算是
進步的拉。蘇州沒有這種尷尬事,蘇州古城裡的建築其實醜陋的極多,七八十年代弄的,大多
數不堪入目,九十年代弄的,也是不好看,但是蘇州人卻覺得問題不大,因為這些房子都不高
,就算丑,也要走到邊上才發現丑,遠遠的看不見,這一點跟高樓不一樣,高樓一旦難看就是
視覺強姦,想躲開都難。隨著經濟發展,保護古城風貌的觀念越來越深厚,蘇州那些難看的建
築,將來或者重新裝修改變外部風格,或者一拆了之,重新再來,代價都不大,問題比較好解
決。感謝蘇州古城限高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使蘇州的百姓站在古城內,大多數位置都能看
見完整的天空,還有優美的城市輪廓線。
 
  關於蘇州古城方面的變遷,就談到這裡。感謝堅持看到這裡的朋友,下面我繼續談
談蘇州古城外的發展。
  蘇州在解放后,城市緩慢的主要是向西發展,原因主要是西面地勢高,和京杭大運
河在西面(新航道)。改革開放后,發展加快,在古城的南面和西面建設了大量的新村,西面
尤其多,緩解了古城內的人口壓力,同時,古城內的部分老廠也搬到城外。前一陣子有朋友
,堅持說地區總量大有什麼了不起,看看蘇州的老城區GDP才多少,我都懶得搭話,你去看看
全國的城市,有幾個老城區GDP很大的,工廠都搬到了城外,老城區都是住宅、學校、醫院
、行政機構、商業設施等等,GDP不低才是怪事。總的來說,由於蘇州解放后工業底子薄,古
城保護壓力大,發展比較慢,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都只是個中等城市,新建的城區規劃水平、
建設水平都很低,沒錢又有誰能把家園建設好呢。
  後來92年小平同志一南巡,全國的形勢徹底改變,我那時在北京工作,沒事喜歡看
看報紙的,蘇州無錫常州揚州等等城市,都在號稱要『再造一座新XX』,真的是氣勢逼人,當
時蘇州等城市規模還都不大,所以口號雖然有點浮誇味道,這麼十年下來,牛皮倒也勉強過得
去,蘇州新區基本上是達到了原有的目標。在94年園區定在蘇州后,蘇州定下城市發展的『一
體兩翼』規劃,也就是古城為體居中,東園區西新區為兩翼,近十年的高速發展,蘇州的城
市建設水平,規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園區項目對蘇州官員的規劃思想的提高,促進
非常大,規劃搞的好,效果就是不一樣,象園區,建好的地方基本上是不用考慮會有拆遷這
回事的,至多不完善的地方修正一下。
  但是當年的一些泡沫現在還是蘇州的傷疤,蘇州新區的伊莎中心,遠遠看還不錯,
其實裡面是空的,政府為了不太難看,才勉強把外牆裝修一下,還有兩棟是連體樓,當年圖紙
上是五十多層,後來實在蓋不下去了,弄了二十來層,就放在那裡了,最搞笑是蘇州市政府大
樓北側的國際貿易中心,前一陣子有個貼子,排出全國前一百位的高樓,這棟樓也在名單里,
我看了哭笑不得,這是蘇州最大的爛尾樓。新區的幾棟爛尾樓還說得過去,因為當時是想把獅
山路(從獅山大橋到蘇州樂園)建成蘇州新區的商務中心區,所以建設個幾棟高樓做辦公用
,本身是不錯的,可惜蘇州目前是製造中心不是商務中心,所以後來沒人租,就成了爛尾樓,
但是國貿中心就不應該了,因為這棟樓的四周幾乎全是住宅,住宅區里豎這麼一個大傢伙,真
的是不知道當初是怎麼想的。這幾年蘇州搞的展覽會還都在這裡辦(下面幾層是裝修好的,如
果鏡頭不往上抬,你在電視里看著還挺風光),我都感覺丟人。園區的規劃水平是國內超級的
,但是還是有爛尾樓,園區管委會大樓西側就有一棟,也已經很長時間了,當然,園區爛尾樓
極少。

總的來說,新區園區的建設我還是滿意的,遺留問題主要是當年剛開始開發時,頭腦發
熱的後遺症,這筆學費還算過得去,不象北海、三亞那麼慘。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膨脹,原有的城市規劃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正好這時國家
的指導思想改變了,原來是限制發展大城市,現在是鼓勵發展大城市,所以,蘇州和省內的兄
弟城市一樣,把圍繞蘇州城的吳縣合併,南邊是吳中區,北面是相城區,城市發展戰略改為『
五區組團』式發展。部分網友認為合併的都是農村,根本不是城市,這樣人為『做大』有什麼
意思,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對於急速發展的城市,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新發展空間,沒有發展空
間的城市是很痛苦的,象香港就是個典型。

  蘇州的古人依靠富饒的物產,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了『住在蘇州』的招牌,不可
否認,目前蘇州的建設水平還不夠高,恢復當年的盛譽,需要大家多多努力,蘇州的優勢主要
是河道湖泊眾多,可以大量建設親水住宅,還有文化氣息濃厚,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欣聞蘇州
前一陣子被評為國內最佳居住環境城市第四,個人感覺有點過頭,目前的蘇州還不夠。革命尚
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可·以,據說將來要在藕園邊上的護城河上搞個船碼頭,將來旅遊者坐船過去,也算別有風
味。藕園南牆外,隔著河就是一棟龐大的廠房,這都是當年的歷史遺留問題,拆是肯定的,但
是早一年晚一年什麼的,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關鍵是不能增加新的破壞,還有精華部
分要好好保護,不能弄得有一天想全面修復時,卻發現沒什麼可修了。另外,絕對保護四個字
大家也不要理解成老東西絕對不能動,這主要是指不能無緣無故的,或者為了商業用途拆掉老
房子,真正市政上修路或者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還是可以的,現在正在搞的山塘街修復工程
,就是有些調整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卉櫻果 2012-4-7 09:58
2005年去了蘇州,覺得和1970年的大變樣了。喜歡以前的蘇州,杭州城鎮風格
回復 不爭春 2012-4-7 11:20
一個在現代化過程中破壞較少的城市。
回復 小康人家 2012-4-18 11:00
最近有機會去了次蘇州,發現老城區內,沒有一座高層建築,一個工業這麼發達的城市,一個除北上廣深圳后就是她,GDP第五的城市,一個現代化的高科技城市,一個已達到小康的城市,能夠保護到這個程度,難能可貴。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23 11: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