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歐洲意義重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歐盟的增速預期從2018年的2.1%下調至1.6%。對歐洲有重要外部影響的美國,增速預期由2.9%下調至2.3%。相比較而言,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由6.2%上調至6.3%。因此,歐洲大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興趣愈發濃厚。
義大利是首個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G7國家。瑞士也將緊隨其後,它雖不是歐盟成員國,但也是較有國際影響力的歐洲經濟體。在此之前,英國最早認可並加入亞投行,德國、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加入。此外,中東歐國家還與中國召開了「17+ 1」會議。
以削弱中國為己任的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對此十分警惕。例如,美國重要的外交政策雜誌《外交事務》近期發表設在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安德魯·斯莫爾的一篇文章,警告「中國在歐洲的政治範圍和影響力無疑正在增長」,他對此持敵視態度。美國同樣也在施壓,試圖將華為踢出歐洲國家的5G供應商名單。
然而,美國無法阻止歐洲與中國的合作,其根本原因是美國沒有太多的優勢吸引歐洲合作。美國不僅經濟增速低於中國,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措施又進一步降低了吸引力。
除對中國外,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也在損害歐洲利益。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並不是美國的大市場,但對歐洲來說意義重大。歐盟還沒好好享受奧巴馬政府解除伊朗制裁帶來的好處,就被新制裁令潑了盆冷水。美國也一直勸說德國放棄波羅的海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迫使德國更加依賴昂貴的美國天然氣。
還有一些對歐洲的直接影響較小,但也具有間接破壞性作用的政策。特別是美國在伊拉克及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以及美國參與敘利亞內戰導致大量中東難民外流歐洲。不僅影響歐洲社會穩定,還可能在歐洲國家內部催生恐怖主義溫床。
即使撇開對中東的間接影響,美國一攬子的政策,如打擊華為,從而使歐洲5G交付更慢、更貴以及試圖削弱中歐合作,所有這一些都會直接打擊歐洲。美國自身無法吸引其他國家,因此它在對歐關係中揮舞大棒,而非拋出胡蘿蔔。如果歐洲屈服於棍棒,經濟形勢將惡化,引發國內政治問題。因此,在歐洲大眾眼中,當前美國的領導地位並不受待見。最新的歐洲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4%的人認可美國領導,59%持反對意見。
美國可用的手段十分明顯。與俄羅斯不同,西歐的軍事力量既分裂又弱勢,歐洲國家政府將美國視為安全保護傘。美國同時也控制著國際金融體系,能發動單邊制裁,就如同對待伊朗一樣。
因此,歐洲國家的衝突就是由兩股力量對抗造成的。一股力量是希望改善國家經濟狀況、贊同與中國合作的人;另一股是那些屈服於美國的人,他們以損害本國經濟為代價謀求政治穩定。
基於上述局面,美國對歐盟的政策已從傳統的一般支持轉向積極干預歐洲國家內政。我們從個別問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例如,英國政府允許華為參與5G項目的決定受到美國政客與媒體的公然抨擊。從更大範圍來看,美國公開表達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敵意,支持英國「脫歐」,以及試圖阻止義大利參與「一帶一路」。由於歐洲內部兩股力量都較為龐大,因此涉及中美歐關係的對立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