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孤獨的靈魂在飄蕩

作者:雪的煙花  於 2009-11-10 01: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文轉摘|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孤獨的靈魂在飄蕩 (網文轉摘)

  
題記:曾經的那些璀璨之光是那么的耀眼,以至於我們只能仰視,一直的仰視。孤獨的靈魂,自由的靈魂,飛翔的靈魂,幸運地傳給了我們。城市的夜空,少了幻想的星星,但我們的眼裡依然儘是滿目的繁星---

                                                                             

(一)
我近乎瘋狂的崇拜他,因為我近乎瘋狂的崇拜著他所追求的自由。
    

喜歡用顏色來評價他人的愛好,因而我認為灰色是極適合他的,他是個感性的人。他更應該屬於冷色調。 法國象徵主義詩人蘭波,人們這麼稱呼他。    

我曾經瘋狂的同魏爾倫一樣愛蘭波,魏爾倫為蘭波的素描是一個高傲的少年,刁著煙斗,著風衣。若有所思的低著頭。  ­
    

我不評論蘭波的斷袖之癖的偉大或者渺小。蘭波的初戀發生在16歲,不巧的是他愛的是個男人。蘭波,有愛,有恨。
                                               

我所有的輕蔑都有原因,因為我逃離,  
    
我逃離,  
    
我自我辯解
                                                                                        

   ——《不可能》 
     

蘭波被譽為詩歌史上的普羅米修斯馬拉美稱其為顆橫突出的流星。魏倫則稱其為風之人。履風,極囂張。他敢愛敢恨,令我折服。決絕,他竟如此的決絕。他還來不及後悔,在他面前,就已經失去了後悔的權利。   

我會是個棄兒,被拋棄在茫茫                                                                    

    滄海的堤岸;或是一位趕車的小馬夫,                                                        

    額頭碰到蒼天。」  

                                                                                     

   ——《童年》  

     

我,恨苦難。這是蘭波在瀕死的時候反覆縈繞於口中的一句話。可是他最終擺脫不了苦難,他被命運無情地斬去他狂奔的腿。最後,他去了非洲,那個他嚮往的地方,他得到了。海,得到了太陽,卻永遠失去了他的自由。   
 「我在研究著神奇的幸福翅膀,  
    
至今沒有人能將它猜透。
                                                                         

    ——《噢,季節,噢,城樓》 
      

蘭波出逃了。他生活在別處。他身無分文離家,踏上列車,到了那個等待他的城市--巴黎,他欲創造詩歌新的時代,他欲改變整個世界。
走的終於走了。
世界上還會有這樣的無窮個瘋子嗎?

(二)      

不要以為他生活的很富貴。可以說他不怡然自得,但絕對不是作繭自縛。理想和現實發生了溫柔並疼痛的碰撞,他成為了犧牲品。幸福總是相似,不幸卻各有各的不同。幸福在馬車上失去了美麗的光環。 
    

托翁流浪了,也死亡了。馬車拉著整個俄國的思想奔向了毀滅,蹄蹄血跡。托翁慈和的的外表掩飾下的心血點點滴滴。俄國失去了托爾斯泰也意味它失去了一個思想著的時代。
      

閑談不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托翁將自己深鎖在莊園里,靜思。一次次感情的升華造就了一次次靈魂的死亡,然而《復活》終究是活。並不是常人眼中的因果報應,善惡輪迴;行屍走肉了,還苟延殘喘。托翁就是托翁,咳嗽也要讓心靈震顫著整個俄羅斯大地;嘔吐也要歌頌早已背叛他的俄羅斯。 
      

我不知人們為什麼還要說中國人很幸運。諾貝爾獎中國還有第四十一席。托翁絕緣於這種以文為魂的陣營中的最璀璨的桂冠。但列寧給了他;一個天才的藝術家這讓我想到了魯迅,封進革命旗手。身後事。一堆黃土,風吹葉落。
流浪的不再人,只能是靈魂。 
      

托翁的愛情充滿殘忍。偉大的人也是人,首先就具備了人的最基本感情。我常這樣為他這樣說。托翁老年是孤獨的,是寂寞的,妻子非但沒能給他什麼,反而以稿費和出版權來羈絆他......甚至是偷看他的日記......
靈魂沒有了家園,只得出走。
馬車載著他奔向遼闊的大地......

(三)

鎮隔斷黃昏,愁來臨。   

十五歲那年我戀愛了,準確的說是初戀。《顧城詩》。紅色的眼淚」「綠色的鼻涕造就了中國現代的詩歌。這如同我將年齡浮堆在這個小鎮,用整個青春去品嘗這形儒枯槁的驛站,還用筆汩汩的為自己的年青詞譜曲是一樣的   
      

我把我的幻影和夢,放在狹長的貝殼裡,                                            

     柳枝編成的船蓬,還旋繞著夏蟬的長鳴。   
     ......」 
      

難以想象這奇妙而詭異的幻想是出自15歲時的顧城的《生命的幻想曲》。充滿靈感和幻想的心靈,是他心中色彩斑斕的童話。
黑暗中的吶喊和追求,給了他細膩的憂傷和精緻的呼喚。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這哪是詩句,是一副黑白木刻畫,是杯特濃的咖啡,更是童話詩人倔強不屈的背叛。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 
     
覺得,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是很近。

情感和客觀的顛倒錯位,強烈的刺激人的視覺,微妙的眼神也會使人痛心和失望。最真的感情用最冷漠的方式來表達。你是我的人,我也是你的擁有,可為何我覺得你你看我時很遠,看時很近呢?也許我還不如一個陌生人或一個平常人吧?我想,即使顧城對世界付出了全部,但回報他的只能是陌生和冰冷。 

話,是小兒科的東西,世俗都這樣認為。我愛顧城,他的童話是靈魂的童稚和完美。太多的不和諧使我選擇他,他敏銳的洞察世人世事,才會在他眼裡涇渭分明。  

 

我沒有領到蠟筆,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創痛,只有撕碎那一

     張張,心愛的白紙,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  

既然靈魂中蘊藏的美夢不能成真,他便選擇了毀滅。我的愛人--顧城,毀滅了自己的世界,化蝶逝去,留下層層漣漪讓人嘆惋和深思。

匆匆的來了,開了個精彩的頭。匆匆的走了,給悲劇畫了個句號。整個黃昏,都在人海里浮沉。
孤獨的靈魂飄蕩著。靈魂孤獨的飄蕩著。。。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