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此貼源於龍老師的貼子「手把手教:做荊州陰乾魚」,我回貼說我也會做的,今天算是我交的作業吧。同時,此貼也給江上漁夫,前天我們聊起了乾魚的話題,我說我剛曬好的。今天貼出來,以表此言不虛。
鹹魚是家鄉湖北的地方特色名菜,但在都市裡卻不常見,屬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菜。但對於我,其中蘊含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記憶最深的是童年的時候。家鄉是魚米之鄉,因而少不了小魚小蝦。但由於鄉村物質的貧乏和季節的影響,並不是隨心所欲就可以享受到魚之美味的。記得小時候在老家,時常在河裡能摸到或撈到一些,但很少自己解饞,更多時候被母親拿去集市換了錢,用來準備一些最基本的必須品。只有到新年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才可以放開胃口,大張旗鼓的準備雞鴨魚肉。每逢那樣的日子,村子里張燈結綵,人人興高彩烈。孩子們抑制不住的興奮,見面就會互相炫耀我們家殺了多少只雞鴨,撈了多少條大魚;大人們則背著手悠閑跺步,臉上掛著滿足而自豪的微笑。為了長期保存,腌制它們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待到太陽出來,每家每戶的門前便掛出了長龍,一排一排的,聲勢浩大,祥和壯觀,顯示了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節日喜慶和生活富裕的景象。
如果說看著就是一種享受,那麼品嘗更是一種美味。說來很奇怪,寒冬臘月里腌制的魚肉味道格外鮮美不同。新年的那幾天或是初春客人來訪,能償到一塊鹹魚則是莫大的享受。至今那種感覺還會回味無窮,口齒留香。這種享受一直持續到我上大學。每逢大學寒假從家鄉歸來,媽媽總要讓我帶上一條鹹魚,送給學校宿舍的同學品償。那時候鹹魚是家鄉土產里最珍貴的禮物,一條鹹魚如果招待客人,可以招待好幾次的呢。但是看到同學們喜歡,母親和我的心裡還是無比自豪和欣慰的。
待到大學畢業工作之後,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鹹魚不再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慢慢也從記憶中消失。有時回家過春節母親還是不忘讓我帶上幾條回家,但也是很快就失去了痕迹。有一次和老公外出應酬吃飯,席間,一人侃侃而談關於「妻子是鹹魚,情人是刀魚,妓女是河豚魚「的理論。之後,老公說了句,我就喜歡吃鹹魚,以示自己的清廉。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回家之後我便開始琢磨如何做鹹魚,在自己苦心研究和母親的指導之下,終於學成正果。可最後的事實是,家裡除了我沒有人對此有興趣,於是只好作罷。
出國后,沒想到所有食物都得自己親手做,不再是去菜場手到拎來。不得已,在做過了所有記憶中的菜式之後,終於又想到了美味的鹹魚。一試很成功,拿去給朋友分享,沒想到身邊的朋友們個個都喜歡,於是又激發了心中的熱情,單廂情願的想把一份開心給大家。這不,這個星期,有朋友說,想念你做的鹹魚了,於是便有了今天掛在這兒的圖片。
有時,一首歌,一張照片,一道小菜。。。就是我們生命中永不磨滅的記憶。
正在晾乾的鹹魚

已上餐桌的魚片

葯膳排骨湯(陪襯)

藥材成分:當歸,黃芑,黨參(特別給女性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