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有感於「挪威的森林」

作者:雪的煙花  於 2008-10-4 13: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學作品|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2評論

關鍵詞:

 

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記憶最深的是「挪威的森林」。其中很多片段思想曾陪我渡過一段艱難的時光,至今仍深思不倦。。。 

關於文字

 

人的情感思想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有時文字的表達總是顯得蒼白無力。文章這種不完備的容器只能表達不完備的思想,避免失望的唯一辦法只能是充分認識這一現實。 

關於意義

 

世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要尋求意義,只能向人本身去尋求。

我曾經因為所謂意義的失落而茫然。然所謂意義,不在於你追求什麼,而是你需要什麼。只有需要的真實的已經得到的才是有意義的。 

關於希望

 

對待最棘手的事情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耐心。不放棄希望,把相互糾纏的線索一一理出頭緒。無論事態看上去多麼令人悲觀,也必定在某處有突破口可尋。倘若周圍一團漆黑,那就只能靜等眼睛習慣黑暗。

 

關於性愛

 

在村上的筆下,性是一種自然的親密的交流方式,是一種情感上相互需要的表現。在眼前傳媒高度發達而交流日見貧乏的世界里,性的交流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是人類這種不完滿的動物不完滿的交流方式中最深入的一種。 對於性的認可也是對人性本身認可的一種表現。在村上的筆下的性,並非原始慾望的驅動,而是高度情緒化的精神需要的表現。

 

關於遺憾

「當然我很遺憾,遺憾未能得以參加你同直子的喜慶婚禮。然而歸根結底,又有哪個人能明白什麼算是喜慶呢!因此你無須顧忌誰,如若你認為可以獲得幸福,那就及時抓住機會!以我的經驗來看,人的一生中這種機會只有兩三回,一旦失之交臂,一輩子都將追悔莫及」。

 

關於死亡

本月死時,我從他的死中學到一個道理,並將其作為大徹大悟的人生真諦銘刻或力圖銘刻在心。那便是:「死並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
實際也是如此。我們通過生而同時培育了死,但這僅僅是我們必須懂得的哲理的一小部分。而直子的死還使我明白:無論諳熟怎樣的真理,也無以解除所愛之人的死帶來的悲哀。無論怎樣的哲理,怎樣的真誠,怎樣的堅韌,怎樣的柔情,也無以排遣這種悲哀。我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脫出來,並從中領悟某種哲理。然即使領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繼之而來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樣地軟弱無力。。。

 

關於人生

 

縱令聽其自然,世事的長河還是要流向其應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盡人力,該受傷害的人也無由倖免。有時候你太急於將人生納入自己的軌道,假如你不想進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達地委身於生活的河流。所謂人生便是如此。……

 

7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52 個評論)

回復 同往錫安 2008-10-4 14:42
沒有讀完,不過,經你這一總結,想看看。再不過,時間是這樣的有限。。。關於文字,希望,性愛,遺憾,我都有同感,哈~

關於生命的意義,人生,死亡,則有些不同。如果世界沒有意義,我們就無法交流。正因為世界,生命本身有其意義,我們才能夠在這裡交流,探索。死亡是肉體的終止,但靈魂還存在。而人生如果沒有方向,當然就只好隨波逐流了。有一點是對的,世事的長河還是要流向其應流的方向,在我們生命的背後,有一雙手,掌握著歷史,現在及將來的動脈,誰也抗不過,唯有順服。
回復 mohe1118 2008-10-4 18:46
有意思。有意思。謝謝。
回復 daomeidan 2008-10-4 19:34
最喜歡「關於希望」之說,那也是「關於盼望」吧

「關於死亡」,生死很象我們IT的二進位的0和1狀態,0代表「無」,叫它死亡吧。在穩定的1狀態的時候,我們都不願或恐懼這種狀態的交換,當處於臨界狀態時,以上所有的「關於」都會快速REWIND,在我們總結和看清之後,就不再恐懼了,那時也談不上願意不願意了。

這些「關於」好像都是值得終生研究的各個「課題」,讓人苦苦探求一生,不得其宗,一旦完成,我們的價值實現過程也就完滿結束了。

真不情願想搞明白這些,最後是很蒼白的一片。也許人生就是一次1到0的過程,那之後有沒有0-1呢?那是最求和探索是什麼呢?
回復 水影兒 2008-10-4 19:56
挪威的森林,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讀的書。年輕人可以知道,青春就是那麼回事。年長者可以回味,我們的青春曾經就是那麼回事。
回復 mohe1118 2008-10-4 21:36
水影兒: 挪威的森林,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讀的書。年輕人可以知道,青春就是那麼回事。年長者可以回味,我們的青春曾經就是那麼回事。
我也這麼想,但不知說啥好。就是那麼回事。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4 21:38
同往錫安: 沒有讀完,不過,經你這一總結,想看看。再不過,時間是這樣的有限。。。關於文字,希望,性愛,遺憾,我都有同感,哈~      關於生命的意義,人生,死亡,則
讀過N多書之後,挪威的森林是最讓我深思最難忘的其中之一。我一口氣連續讀了兩遍呢:)。
關於意義,我贊同你的理解,人的意義是通過世界而實現的。但世界只是一個載體,意義的實現還得靠人本身。比如你不能說這世界沒有意義,沒有意義的是你自己。另外,人從這個世界所想要的和需要的其實不同,只有需要的才是有意義的。
關於人生,我不是說沒有方向,只是當個人方向與現實不符合時,你不得不妥協或者飽嘗傷痛。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順應歷史潮流才能生存。想不通也得想通,不然怎麼辦?
關於死亡,死和生是相對而又同時存在的。死亡其實對於人來說是那麼的容易,但是又那麼的無助,因為死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另外,我想從中感悟的是,在巨大的悲哀面前,一個人無論諳熟怎樣的道理,怎樣的領悟那種,人還是那麼的軟弱無力。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4 21:39
mohe1118: 有意思。有意思。謝謝。
呵呵,你也很有意思啊:)謝謝關注。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4 21:49
daomeidan: 最喜歡「關於希望」之說,那也是「關於盼望」吧      「關於死亡」,生死很象我們IT的二進位的0和1狀態,0代表「無」,叫它死亡吧。在穩定的1狀態的時候,我們
我也喜歡「關於希望」之說,那是一種很堅定的執著與信念。最喜歡這句話:「倘若周圍一團漆黑,那就只能靜等眼睛習慣黑暗。」
關於死亡,你的說法很恰當。生和死就像計算機語言的0和1,只是希望它們之間的轉換可不要那麼容易。
關於人生的思考,我想說人的一生都是迷茫的,但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感悟,也許收穫只在過程之中。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4 21:56
水影兒: 挪威的森林,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讀的書。年輕人可以知道,青春就是那麼回事。年長者可以回味,我們的青春曾經就是那麼回事。
是的,這是一本不分年齡和層次的關於人生思考的讀書。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曾經的青春,曾經的苦澀。當一切已經過去之後,曾經的曾經也就那麼回事:)
回復 mohe1118 2008-10-4 22:55
人的一生就是靈肉較量的過程。心靈要我們追求完美,慾望卻只跟隨自然的發動,心靈嚮往理性,慾望卻隨時左右著感情,這反映在每一件事上,而人生又何其短暫,每個人都只是生命宇宙中的一微一瞬,(青春期的)夢想和幻滅是自我修正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回復 水影兒 2008-10-4 23:31
高水平的書評,高水平的思考。

我讀書,經常只是看熱鬧了:(
回復 千里之外 2008-10-5 00:07
讀書讀出這許多的思考,只能說佩服!!
我要找來好好看看,我通常都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汗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5 00:09
mohe1118: 人的一生就是靈肉較量的過程。心靈要我們追求完美,慾望卻只跟隨自然的發動,心靈嚮往理性,慾望卻隨時左右著感情,這反映在每一件事上,而人生又何其短暫,每
說得好,更高的感悟呢--「(青春期的)夢想和幻滅是自我修正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在靈與肉的較量中,不斷成長, 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的過程。。。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5 00:12
水影兒: 高水平的書評,高水平的思考。      我讀書,經常只是看熱鬧了:(
呵呵,哪裡啊,謝謝誇獎。我也看過你的書評的,有一本叫「1分鐘的父親」的吧,也很不錯的。水影兒可是我心目中的「賢妻良母」形象啊:)
回復 mohe1118 2008-10-5 00:21
千里之外: 讀書讀出這許多的思考,只能說佩服!! 我要找來好好看看,我通常都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汗
有個在線閱讀的鏈接:
http://greenwoodcn.com/public_html/NorweianWood1.htm
回復 雪的煙花 2008-10-5 00:22
千里之外: 讀書讀出這許多的思考,只能說佩服!!   我要找來好好看看,我通常都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汗
呵呵,多謝誇獎。難得有這麼一本讓我思考的書,平時我也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呢。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本書的,也許和當時的心境有關吧
回復 水影兒 2008-10-5 00:33
哈哈,我們就互相吹捧吧:)

那本書叫」棒孩子,父親造」
回復 千里之外 2008-10-5 01:13
mohe1118: 有個在線閱讀的鏈接: http://greenwoodcn.com/public_html/NorweianWood1.htm
謝謝, 太感謝了
回復 9438 2008-10-5 10:50
沒讀過。有同感。你真行。視力1.0+ 。讀兩遍不累。:)
開個小玩笑。:)))
回復 同往錫安 2008-10-5 15:40
雪的煙花: 讀過N多書之後,挪威的森林是最讓我深思最難忘的其中之一。我一口氣連續讀了兩遍呢:)。 關於意義,我贊同你的理解,人的意義是通過世界而實現的。但世界只
恩,關鍵在於,意義不是人賦予的。人只是發掘意義。世界是有意義的,這點我們都同意,正因為我們相信世界有意義,有規律,我們才去探索。而意義是創造這個世界的神賦予的。
若意識到人的軟弱與無助,就向神靠近一步了。我們很多時候可以感受到生命背後強大的力量,只是往往有些迷惑不解,因為我們與神隔絕了。若想進一步認識,了解掌控我們命運的那隻神秘的手,他對我們的心意如何,我們的結局如何,就得從聖經中獲取。
也許有些天方夜譚,但若有機會的話,不妨了解一下。:)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