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作者:雪的煙花  於 2011-8-20 00: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感悟生活|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366評論

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賀梅案最近在村裡鬧得沸沸揚揚的,開始我也是積極支持捐款的,為貝克夫婦的砸鍋賣鐵,頃家蕩產而感動,為賀梅父親的低劣品行而痛恨。但現在我更擔心的是賀梅,這個小小無辜的小姑娘,夾在這個中間,她該如何接受這個現實,如何面對這一切。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經歷,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村裡的老村民可能都看過我寫過一篇文章--懷念二伯,其中包含的深情曾經感動過村裡的許多村民們。為什麼如此情深呢,是因為我和二伯有過一段父女感情,曾經也發生過和賀梅相同的故事,但結局卻完全不同。


小時候的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鄉下,媽媽是城裡的富豪被打成地主下放農村,爸爸是地地道道一無所有的貧農,據說當時這樣的結合可以挽救我的媽媽。但因此媽媽也吃了不少苦。18歲就嫁給父親的媽媽什麼農活也不會做,家裡一貧如洗,聽說結婚的房子也沒有,只好到處轉戰,好像到處都是我的老家,以至後來我上大學進城回鄉走親戚的時候,大家都說我是在誰家生的,在誰家長大的,無論真假我一概承認無非是想要我記住她們的好然後給點禮物什麼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吧。


在我滿1歲后媽媽把我送給奶奶,那時奶奶住在離爸媽10多公里遠的二伯家裡,二伯沒有孩子,自然喜歡並歡迎我的到來。後來我有了弟弟,妹妹,然後弟弟也跟我一起到奶奶家裡,我們姐弟兩個一直在奶奶家住了很長時間。後來不知怎麼兩家商量把我送給二伯做女兒了。許是當時我媽媽的經濟困境,許是感謝二伯的幫助。但是等我到6歲的時候,我該讀書了,媽媽後悔了想要回我這個女兒,於是對二伯說要接我回家讀書。二伯自然是不願意,堅決不給,於是兩家大吵了一架,媽媽空手而歸。


媽媽走後整個家庭再也高興不起來。小小的我好像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整天悶聲不響鬱鬱不樂的樣子,奶奶也心事重重的。猶豫了很久之後二伯決定把我還給母親。


其實可以想見二伯當時的不舍和痛苦,那時二伯已經把煙花當做親女兒,煙花就是二伯的一切,二伯生活的動力。二伯甚至給小小的煙花定了娃娃親,還是同村二伯的一個鐵哥們的兒子,就想著把煙花留在身邊指望將來讓我給他做鞋做衣服養老呢。


然後記得有一段時間,二伯整天把我頂在肩膀上,就連去河裡挑水爬很高的河堤也不放我下來,嚇得我直叫喚,後來想起來那是二伯打算送我回家的前一段日子。


二伯送我回家后,媽媽不忘二伯的恩情,要我每個假期都去二伯和奶奶家住上一段時間。記得10歲之前的我經常一個人或是帶著弟妹奔走在漫無盡頭的小路上前往二伯家探親,有時天黑了,一個小小的孤單的黑影還在路上閃現。


回到父母身邊的我,也沒有停止享受二伯的疼愛。二伯給我買最好的書包,最時尚的絲巾,最漂亮的衣服鞋子。。。在鄉下所有女孩子都停學回家下田務農的時候我在教室里讀書,在所有女孩子都嫁人的時候我去上大學。。。這是很少農村女孩能享受的殊榮。也是源於兩個家庭合起來的大愛的結果。


就這樣,小時候的我幾乎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一般來說這樣成長的孩子不懂吃苦不會感恩,而事實卻正好相反。長大后的我不忘二伯恩情。雖遠在外地工作,但心繫二伯點點滴滴。如果父母有事,我也許會讓弟弟妹妹去處理,但二伯有事,我很快會回到他身邊。可以很自豪的說,二伯的一生我盡到了一個做女兒的責任。但誰都沒有要求我這麼做,更沒有法律上的責任和道義。這一切只能源於一份無私的愛的感染和對愛的報答。


回想貝克賀梅的案件,我只能一聲嘆息。兩家7年的官司會給賀梅帶來什麼,親情的割裂和扭曲,養父母的賣房破產人情債務,長大以後的賀梅又該如何面對這一切。

再加一句:如果賀梅看到貝殼村裡的罵架,她會如何想?


高興
30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3

支持
5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66 個評論)

回復 jjsummer95 2011-8-20 00:20
兒時的經歷影響人的一生
回復 wcat 2011-8-20 00:30
中國這種寄養在別人家的孩子后又接回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在戰爭年代。我文章里就舉了胡耀邦也是一例。
回復 衛靈 2011-8-20 00:44
煙花很幸運!有真正愛你的爸爸媽媽,二伯, 沒有現下令人討厭的媒體在那鼓噪,所以煙花擁有了幸福的童年。
回復 light12 2011-8-20 00:50
40萬美金的破產人情債務賀梅沒事,破產一筆勾銷
回復 putongren10 2011-8-20 01:12
好文
回復 瓊台鶴 2011-8-20 01:35
謝謝煙花的故事~
回復 8288 2011-8-20 01:36
感動
回復 雪的煙花 2011-8-20 01:42
light12: 40萬美金的破產人情債務賀梅沒事,破產一筆勾銷
謝謝我已修改
回復 陳營 2011-8-20 01:47
真情,感人。如果我說樓主的父母和二伯都有著中國人傳統美德的話,肯定會被人拍磚:談什麼民族大義傳統美德?!可我寧願將樓主的幸福看成是中國人傳統美德的結果。如果再今天的美國,樓主的母親第一次要回樓主爭吵不果,肯定告上法庭,而樓主二伯也不會悶聲不響鬱鬱不樂,也會尋求法律支持,直至一方完敗為止。美國的社會法律現實僅僅是打著「愛護」孩子的名義進行權益的爭奪罷了。樓主所處的三世大家庭中,和為貴忍為上退一步的做法種種,無不透著所有親人之間的情和愛,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是個多贏的結果,是人間真愛的結果。現在村中有些人聲援一方批判一方真的談不上是愛,或者說是狹隘的愛吧。
回復 rongrongrong 2011-8-20 01:49
煙花的故事特別感人
回復 torpedo1 2011-8-20 01:51
好故事。大家都為孩子好,最後皆大歡喜。
回復 小溪流 2011-8-20 01:56
應該送到上一篇日誌的,看到新作,還是貼這裡吧。因為我原來看過,今天又一次被感動。

情入心天高氣爽,
夢生花雲淡煙輕。
思回眸流風迴雪,
意滯凝秋水伊人。
回復 天涯看客 2011-8-20 02:06
感人!聽煙花的勸告,在此罵人的就別再罵了,做點善事吧。願意幫助賀梅的就往老貝家給她設的賬號上寄點錢(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108/user-306268-message-120355-page-1.html),願意幫助老貝家的就聽老地雷招呼給老貝家捐幾塊,誰也不願意幫的,就啥也別做,至少別再罵人了。。
回復 微風淡淡 2011-8-20 02:06
感動。
真情實感
回復 微風淡淡 2011-8-20 02:14
二伯甚至給小小的煙花定了娃娃親,還是同村二伯的一個鐵哥們的兒子,就想著把煙花留在身邊指望將來讓我給他做鞋做衣服養老呢。

這話城市裡的女人是講不出來的哦
回復 三Y老豆 2011-8-20 02:19
你是幸運兒,兩家都深愛你,祝福所有的孩子被父母們深愛
回復 kzhoulife 2011-8-20 02:25
我要是二伯的鐵哥們的兒子,一定要萬里尋妻,打官司也要把煙花奪回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兒戲啊!     
回復 微風淡淡 2011-8-20 02:44
娃娃親現在在哪裡呢?
回復 woodchen88 2011-8-20 02:46
謝謝煙花感人的故事,又一人間有真情的實例。。。
回復 xqw63 2011-8-20 02:54
你爸爸媽媽後來還是那樣,愛你如初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