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歡迎新朋友春苗 ( 季家凰 )

作者:8288  於 2010-4-3 11: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村內互動|已有125評論

關鍵詞:

季家凰風采

  在籃球巨星姚明目前效力的美國休斯頓市,居住著一對伉儷夫妻,他們來自中國,他們來自寶應,他們都是寶應中學的優秀校友:
  季家凰女士,寶應中學1968屆校友,中國旅美專家協會前會長、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University)終身教授,計算機專家。
  楊家驊先生,寶應中學1966屆校友,休斯頓知青聯誼會前會長,美國休斯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

附:

2007年與季家凰女士(右二)、楊家驊先生(右一)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先生(左二)合影


    

2007年03月,中美教育領袖論壇在美國召開。左起:徐建勛律師,季家凰女士,寶中校友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楊家驊先生。

 

附一:個人簡歷

  季家凰,美籍華人。祖籍江蘇揚州。1962年畢業於寶應縣實驗小學,1968年畢業於寶應縣中學681班,畢業后至1973年在寶應縣山陽公社插隊務農,1976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名: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1979年考入該校研究生,1983年獲南京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1984年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先後在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系和國際信息系統公司做研究工作。1986年獲計算機科學家美籍華人葉祖堯先生獎學金進入休斯敦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90年畢業。畢業後任職於德克薩斯州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現為該系終身教授,研究生主任。

  楊家驊,旅美華僑。1960年畢業於寶應縣實驗小學,1966年畢業於寶應縣中學661班,畢業后至1971年在寶應縣山陽公社插隊務農,1971年因為音樂特長進寶應縣淮劇團樂隊。1977年底全國恢復高考時進入華中工學院(現名:華中科技大學),1982年獲工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該校工學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1992年在休斯敦大學獲碩士學位,研究課題為太陽能的應用。目前在休斯敦一家房地產開發建築公司Lovett Homes 任項目經理。  

附二:

我們為什麼要創辦中文學校
 
季家凰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08-02-27 第01版 )    

  十多年前,在美國拿到學位的邵建中,找到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的兒子找一所中文學校。
  休斯敦有好幾所中文學校,用的是注音和繁體字教材。於是,邵建中萌生了辦一所教簡體字的中文學校的念頭。

  他找到剛讀完博士后的好友傅慶農和我們的朋友李允晨女士,李又邀上我的先生楊家驊並請來李文彥先生……就這麼,滾雪球似的,一班熱心腸的人,辦起了「華夏中文學校」,時為1994年。

  學好中文,要讓孩子把「根」留住

  我們為什麼辦學?孩子們剛從中國來美時,我們擔心他們英文趕不上趟,現在英文不愁了,又怕他們把中文忘光。所以,學校的生源不會有問題,家長王愛蓮一個人就招來了30多位學生。這些學生的父母都是從大陸來的,大家一聽說要辦教簡體字的中文學校都欣喜得很。許多家長主動聯繫要當義工,後來他們真的成立了「家長會」,不但幫忙做註冊、整理教室之類的瑣事,還組織了許多課外的聯誼活動。

  師資問題也解決得非常圓滿,質量很高。有一位上海黃浦區的優秀教師說她陪著先生到美國來,正感到在家裡悶得慌,現在能派上用場,太高興了。她面試的時候把自己獲獎的證書和以前的備課筆記都帶了來。

  籌備中文學校那會兒,我的先生回國了一趟。他回母校的實驗小學求助,3個星期後返美,他的旅行包里裝了重要物品,那是我們母校實驗小學送的大幅彩色漢語拼音字母表和一套語文教材。那個漢語拼音字母表後來派上了大用場,連續用了好幾屆。

  那些日子真忙,從我先生踏上美國這塊土地,7年的光陰,中文學校開學的那一天大概是他最快樂的一天。我有一種感覺,他把到美國這麼久憋在內心深處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了。

  校舍借用的是休市的一所公立小學,講好每周六給我們用。那天,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的總領事特地前來祝賀,還帶來了幾十套教科書。周圍的人真多,家長好像比學生還多,大家就像過節似地聚到了一起。

  好事多磨,悉心呵護大家的「孩子」

  因為借的是別人的校舍,許多事情不能事先做。中文課從學前班到五年級開了六個班,中文過後又在同樣的這些教室開繪畫、舞蹈、武術、剪紙等才藝課。為了不亂套,我先生事先做好了需要掛在教室門口的年級和才藝課的指示牌,早上先掛中文課年級的牌子,等學生們都開始上中文課的時候再換成後面接著要上的才藝課的牌子。

  有些事是事先沒有想到的。一是教室里的椅子和每個班的人數不匹配,需要調整、放學以後還要還原;第二雖說教室門口換了牌子,但用的是中文,許多學生看不懂。他們找不到自己下一堂課應該去的教室;還有一件更是半路上殺出來的事:人家學校的教室里配有很多的教具,學生們進去以後都當成自己上學時那樣擺弄起來,建中發現了問題急壞了,趕緊招呼我們去叫停。

  這個學開得很成功。大家高高興興地來,依依不捨地去,都巴不得下周早點兒到來。

  興奮了一個周末以後,星期一建中就帶來了壞消息。他說那所小學告狀告到市教育局去了,說是教室里的教具被搬動過,有些教室椅子被換過了。物理老師說教室的地上到處都是繪畫的油彩。為了緩和矛盾,建中特地向公司請了半天假,到教育局和學校都去了一趟,作了檢討,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那一個學期,每到星期六,孩子們在教室里認認真真地上課,家長們在大廳中開開心心地聊天。放學以後,老師和義工們就開始小心翼翼地做善後。這所中文學校就好像是大家的「孩子」,被所有熱心人呵護著。

  這個「孩子」給大家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候也有一些無可奈何的煩惱。最傷感的是,有的老師或是家人被公司裁員。他們不得不離開休斯敦到其它地方去另謀出路。最煩惱的一件事還是校方的抱怨。儘管大家像小媳婦一樣地努力,他們還是堅決不同意市教育局再跟我們續簽租借合同。

  大約5年以後,我們聽說波士頓的中文學校得到當地學區支持的消息。我和先生都盼望著有一天,休斯敦的中文教育要是成為不單純是華人移民自己的事就好了。沒想到這個願望居然在短短的10年裡實現了。我工作的大學就增設了中文班,我的一位在休斯敦大學教中文的老師還得到了聯邦政府為普及中文教育頒發的科研經費。

  易地辦學,中文學校發展壯大

  中文學校被迫離開公立小學以後,一家教會將其教室租給了我們,一用就是好幾年。而且教會尚有多餘的教室,家長們在一塊兒聊天時發現,互通有無能學到不少知識,於是家長會活躍起來了。大家辦起各種各樣的講座,種菜、做飯、申請獎學金、報考學校,等等。

  這麼又過了幾年,我們看著學校的發展,起初是喜悅,然後便伴隨著校舍不夠用的不安。於是新的校委會又進入了找校舍的奔波。功夫不負有心人,學校得到美籍華人劉先生的贊助和家長們齊心協力的集資。劉先生的祖父是一位教育家,從大陸去的台灣。為了紀念祖父的一生,欣然幫助學校買下了中國城裡的一棟大樓,並以他祖父的名字命名了一個教育中心。

  中文學校創辦至今,規模已是今非昔比。從最初的70多個學生髮展到現在的1500人。最可喜的是學生的組成。除了人們可以想象到的基本隊伍,還有美國人跟中國人結婚生的孩子、美國人在中國領養的孩子,不少高鼻子成年人也來了,他們是沖著對中國文化的喜愛或是對中國將來的前景看好來上學的。 

 

               

 

春苗的主頁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5 個評論)

回復 xyz000usa 2010-4-3 12:04
歡迎春苗新朋友!
回復 6月 2010-4-3 12:09
獻花哈``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0-4-3 12:12
回復 homepeace 2010-4-3 12:16
歡迎!
回復 碧海琴音 2010-4-3 12:22
歡迎歡迎
回復 xinsheng 2010-4-3 12:23
歡迎新朋友春苗!
回復 zhousx18 2010-4-3 12:32
一頓臭吃呀!
回復 綠綠的地 2010-4-3 12:38
熱烈歡迎:春苗新朋友!~~~~~1976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哈,俺的老前輩校友!敬禮!
回復 wazhh 2010-4-3 12:45
熱烈歡迎,衷心擁護
回復 大西洋人 2010-4-3 12:57
歡迎春苗新朋友!
回復 東方客 2010-4-3 13:00
歡迎春苗姐,謝謝樓主的全面介紹。
回復 yulinw 2010-4-3 13:02
不新啦,來了一陣了~~·
回復 snortbsd 2010-4-3 13:21
中文學校創辦至今,規模已是今非昔比。從最初的70多個學生髮展到現在的1500人。
wow... my regards...
回復 方方頭 2010-4-3 13:34
我覺得她已經是老友不是新友了
左一是誰?你介紹她,你們是校友?握握她的手,順便握握你的手。現在有點不敢叫你小阿弟了
回復 流水線 2010-4-3 14:15
熱烈歡迎春苗!
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復 awang9988 2010-4-3 14:36
歡迎歡迎. 有學問, 有風采
回復 霜天紅葉 2010-4-3 15:36
歡迎春苗!
回復 TCM 2010-4-3 18:06
歡迎歡迎
回復 春苗 2010-4-3 18:58
因為忙著準備今天下午的新書發布會,沒有進村子來。看到你們這麼歡迎我,非常感動。我手上的筆沒有那麼有能耐,《你好,休斯敦》是寫了很多年才磨出來的,所以現在我說不出話來了。
謝謝!謝謝!今天過後我再回村裡來。
回復 春苗 2010-4-3 19:04
因為忙新書發布,沒進村子來。一下子看到這麼多的歡迎,非常感動。謝謝資深村民們的關愛。對了,吃飯的那一張是1992年我回國參加青年學者學術討論會,不是2007年。2007年我沒有那麼年輕。會上我代表海外學者發了一個言,正好周光召先生參加了的。後來我就被通知說他點名要我晚宴坐在他旁邊。是一個很大的驚喜。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2-25 07: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