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西最大的遺憾

作者:8288  於 2025-11-24 13: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雜談|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巴西最大的遺憾:擁有超80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但美國卻寧願把世界工廠開到中國,也不願意開在離自己很近的巴西。巴西的工業總產值還沒有中國的零頭多,現在連墨西哥都快要超過巴西了。
巴西,這個擁有超過800萬平方公裡國土的超級大國,一直被稱為「被上帝眷顧的土地」。資源多到溢位,礦產、森林、淡水、農田樣樣齊全,理論上它完全有資格成為全球工業巨頭之一。然而,現實卻像一巴掌打在臉上:美國寧願跑到地球另一邊,把世界工廠扶植在中國,也不願意在離自己不到幾個小時航程的巴西建起現代製造業體系。
如今的結果是,中國工業的總產值可以輕鬆甩開巴西幾條街,而巴西連中國一個行業的零頭都趕不上;就連同屬拉美的墨西哥,都眼看著要把巴西擠下全球產業鏈的重要位置。
巴西的問題從來不是資源不夠,也不是土地不夠,而是工業化的底子太薄、結構太亂、成本太高。資源型國家通常都會掉進一個坑——「資源陷阱」。
一個國家資源越豐富,往往越容易忽視工業,因為靠出口原材料就能賺到不錯的外匯,沒有強烈的動力去發展更複雜的產業鏈。巴西幾十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咖啡、大豆、牛肉出口國,但這些收入並沒轉化為工業能力,反而使國家更依賴資源出口,產業升級越來越難。
相比之下,中國的工業化道路是從最艱苦的勞動密集型起步,靠著巨大的人口紅利、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建設速度,一步步把供應鏈補齊,把製造業實力拉滿,把「中國製造」變成全球離不開的存在。
當美國要找一個世界工廠時,它看到的是中國穩定的政策、完善的基礎設施、極強的勞動力組織能力、效率驚人的產業配套,而這些在巴西全都看不到。
再說巴西最致命的短板,基礎設施。一個國家想發展工業,運輸、物流、電力、港口必須跟得上,但巴西在這些方面的問題大到離譜。
道路不足且多為低標準;貨物跨州運輸成本高得嚇人;電價居高不下,還經常不穩定;港口效率低下,排隊時間常常以天甚至周計算。這些問題攤在面前,任何國際企業都會慎重三思。你讓美國把世界工廠搬到這樣一個地方?成本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嚇得投資者掉頭就走。
而中國的基礎設施能力是什麼水平?港口裝卸全球第一、鐵路總里程世界第二、高鐵里程世界第一、電網穩定性更不用說。
跨省運輸能實現一兩天送達,工業生產鏈的效率全球少有匹敵。這些差距不是一點點,而是「工業文明」和「資源殖民地思維」的差別。
再看政治環境。巴西的政黨週期變化頻繁,執政理念變化大,政策穩定性差。企業在這種環境下投資,風險太大。相比之下,中國能保持幾十年政策連續性,企業在這種環境下才能放心投入長線專案。
更諷刺的是,在美國大發動「供應鏈回遷」和「友岸外包」的時代,本來最應該吃到紅利的國家是墨西哥,因為它就在美國南邊,與美國相連,又加入《美墨加協議》,物流成本極低。結果墨西哥的製造業確實在迅速擴張,吸引大量產業轉移。而巴西?依然原地踏步,甚至在某些指標上不斷掉隊。
巴西當然不是沒有努力,但它從來沒有真正擺脫自己的結構性困局:工業化動力不足、基礎設施薄弱、製造業競爭力低、投資風險高、外債壓力重……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讓它始終無法轉型。說得直白一點,它的國土面積再大、資源再多,也不等於具有工業化能力。一個國家真正的實力,從來不看它土地多大,而看它能生產什麼、能創造什麼、能掌控多少產業鏈。
而當今世界最現實的答案是:美國之所以願意扶植中國製造業,而不是扶植巴西,是因為中國具備產業鏈完整性、勞動力組織能力、社會穩定性和基礎設施能力,而巴西缺少的恰恰是這些。

可能是包含下列內容的圖片:一人或多人和鬍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4: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