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可怕的機制,更可以說是一個計劃縝密的陰謀。他用一種名為方便的感覺剝奪了你賴以維生的資源。
要了解這個陰謀,我們要先去了解貨幣是什麼?
貨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樣商品,所謂的交易一直都是以物易物的互動,從古至今都沒變過,現代貨幣的本質就是一張紙,他之所以能夠換到物品,是因為這張紙有著國家的信用加值,因此所為交易,本質上是國家信用擔保你與他人的交易具有法律效益,而如何證明國家擔保過這場交易,交易用的貨幣便是這份憑證。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電子支付的行為。
舉個例子,甲上了一個月的班,然後他收到一筆10K的工作,用電子支付打入他的戶頭,然後他吃了一頓飯,花了100,用電子支付付了款,然後買了件20元的衣服,一樣用了電子支付。
這個過程各位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甲的這段過程中,餐廳與服裝店得到了什麼?甲完成了兩起交易,但是這兩起交易只有交易的紀錄,但有沒有國家信用的背書憑證?貨幣是信用的憑證,同時貨幣的背後是有黃金與外匯的儲備,然而現在用電子支付,這組數字的背後又有什麼呢?如何保證這組電子數字真的能兌換成貨幣呢?
貨物製造出來成為商品,工廠老闆給了工人們一組電子數字。
批發商向老闆採購商品,也給了老闆一組電子數字。
零售商買了商品,給了批發商一組數字。
客人買了商品,給了零售商一組數字。
電子支付說白了就是一個緊箍,他讓你完全依賴於他,讓你不再使用貨幣,這樣一來所謂的貨幣外匯與儲備金就能集中由政府用於民生之外的一切地方,這是193X年德國金融學家沙赫特就玩過的東西,那時這電子支付有另一個名子,梅福券。
同時,這電子支付還有著另一個功效,就是懲罰不從者,你想,你的這組電子數字是多是少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上,當你有任何反抗政府的想法,他直接封了你的電子支付,你怎麼活?市面只流通梅福券時,原本的貨幣就是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