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為了對標Tesla,親自去找過幾位和Elon Musk共事過的工程元老,後來都成了好朋友,在某次喝咖啡時,其中一位說了句話讓我一直忘不了。
記得在 Gogoro 那幾年,
我每天都在研究 Tesla 的組織設計,分析他們的核心人才結構、職能矩陣、決策鏈,用來搭建 Gogoro 創立初期的整體組織發展策略。
那時的我們,還在新店初始辦公室,每個人都在摸索怎麼從零到一千。
過程中因緣際會,我認識了幾位曾和 Elon Musk 共事的Tesla 工程單位元老。
他們後來都成了我的好朋友,就跟Gogoro所有工號5,540號以前的那群老夥伴一樣。
前陣子見面,其中一位笑著對我說:「你應該繼續創業啊。
你知道Archer的創辦人Brett Adcock嗎?他跟你一樣,原本是做headhunter的。
他私下說過,只要每次都緊咬著Elon的創業題材,就絕對不會錯。」
當下我愣住了,因為從沒想過一位做獵頭的人,竟能在矽谷創投市場裡成為傳奇。
Brett Adcock出身人力資源產業,他的第一家創業公司Vettery,是做科技人才媒合的平台。
2018年,他以超過1億美元的價格把Vettery賣給Adecco集團,成功出場。
但最令人驚訝的是他接下來的選擇,他沒有退休去環遊世界,也沒有去當天使投資人。
他選擇,複製Elon Musk的創業題材引擎,先是創辦了Archer Aviation,挑戰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
接著又創辦 Figure AI,專攻人形機器人。
截至今年,這兩家公司合計募資已經超過30億美元,總市值突破了110億美元。
投資人名單裡有Google Ventures、OpenAI 創辦人、Tesla 前高管。
在矽谷,若創投無法直接投進Elon的公司,就會去找 Brett的新創。
最有趣的是,Brett本人對航空與機器人學完全是門外漢,他真正懂的,其實是「人才」。
他用獵頭的鍛鍊與嗅覺,把最頂尖的人才快速聚合在一起;
又用創業的直覺,複製了Elon的敘事張力,讓自己成為那個領域的前排首選。
他曾在挖角我那位朋友時說過一句話:「If you can hire the right ten people fast enough, you can build the next decade.」
我也因此歸納出一個現象:
「創業的本質,是「信任轉換」的速度;而信任轉換的根本,在於頂尖人才的聚集速度。」
一、信任借貸(Trust Leverage)
借用Elon的創業敘事,讓矽谷知名創投自然對齊他的公司。
二、人才聚合(Talent Aggregation)
用獵頭的本能和三寸不爛之舌,把原本不可能合作的矽谷高手放進同一間辦公室。
三、題材槓桿(Narrative Leverage)
懂得什麼是時代的集體造夢。
而造夢,本身就是矽谷資本市場最強的燃料。
在這樣的邏輯下,「信任資本」跳脫了抽象理論,它成為一種現場關係……是一通傳奇投資人願意在最後關頭打出的電話,是頂尖人才願意押上五年職涯的一次命運選擇。
能夠把「信任、敘事、人才」組合成引爆題材的人,同樣能創造巨大的未來。
在AI與機器人正在不斷取代領域專業的時代,未來唯一不會被取代的,將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結構。
這幾年,我的企業命理師工作也正是專注於這件事:
「協助企業與個人重建信任結構,讓信任結構成為重新成長的核能引擎。」
Archer Aviation的垂直升降電動飛行器
Figure AI的人形機器人已進入第三代
Brett Adcock
Aaron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