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楊振寧高齡離世以八十老夫怎能聚得二八翁帆

作者:8288  於 2025-10-19 05: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楊振寧高齡離世,華文網路瓜眾熱論其「以八十老夫怎能聚得二八翁帆」的「Viagra 藥效討論」的娛樂範疇,而無人記得影響遠高於「老夫少妻性關係」的另有深層:楊振寧1971年訪問北京後成為文革時期毛江中國的海外知識界代言人。
楊博士是物理學家,一度學術跨界,為下一代知識份子「指明紅色方向」的社會學權威兼政治學專家,在香港大學與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發表演說系列。
時值中美「乒乓外交」解凍之後,當時是一股如LGBT 般的「中國熱」潮流。楊由周恩來接待,榮獲與毛澤東會面一小時半,「討論哲學與物理學問題」。
楊振寧在中國停留近一個月,參觀北京、上海、合肥、大寨,他被帶往多個「文革」樣板地點,山西大寨紅星公社,與典型模範人物陳永貴會面,其後認為文革的中國「人民勤奮有序,彼此之間沒有貧富差距」,並強調「我未看到乞丐或失業者」。
楊振寧來到香港,在港大宣稱,「發覺今天的中國完全改變了。我以前有一種流行想法,以為生活在『為人民服務』的氣氛下,一定使人成為奴隸。後來,我發覺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楊振寧宣稱:「新中國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值得美國思考」,認為中國「在一場巨大實驗中前進」,並勸美國人「放下偏見,客觀看待中國的進步」
此演講仍使他在旅美華人圈中聲望大升,被視為激勵「保釣運動」與愛國思潮的推手。
未料毛死而鄧小平復出,將毛共文革時代定性為「十年浩劫」,將楊振寧的中國偉論全部推翻。
當年楊先生挾「諾貝爾獎」此一西方白人的學術獎項優越感(即今日西方說的White Supremacy ),不但將當年一眾黃面孔的海外大學生催眠得如醉如痴,將港大學生會推入「認中關社」的「火紅年代」,還成為美國政府及智庫研討中美關係時的重大參考,尤其在民間科技與教育交流領域被視為「民間外交」的典範,促進後續科學家、學者訪華開展「合作」。
美國科學顧問戴維(Edward E. David)支持楊振寧以私人身份赴華考察學術交流潛力,其報告講話促進兩國「科技界的對話」及1972年尼克遜訪華。
以後的「聯中抗蘇」、「中國加入世貿」,「支持中國改革開放、讓中國的中產階級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連串春秋大夢,the rest is history,楊振寧是繼美國左派記者史諾之後,力量可以代替十個師解放軍、五十口遠程導彈攻陷美國的強大武器。
直到今日美國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做了超級大傻B,中國的稀土與AI已經成為對美國發動大戰的最強實力。
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紐倫堡標準,戈培爾應該判處死刑。遠東這位遠東的小戈培爾並未為他的誤導向他以前的粉絲、與推行楊振寧文革治國理念的波爾布特屠刀下那二百萬柬埔寨與華人亡魂致歉。
楊振寧讀物理學,中國的政治文化與歷史發展,不屬他那一門所謂專業。楊振寧不讀哲學,毛澤東也不懂物理,但當年這兩位巨頭在中南海交談了哲學與物理一個半小時,居然將半個世界由香港大學到美國的智庫迷惑得搖頭晃腦。以後的物理學家李政道、生物學家牛滿江爭相去北京,有一個在耶魯大學做中國語導師者名趙浩生,也擠上此一時代快車。
「知識界」風氣所及,娛樂影視也跟隨,亦舒小說「家明與玫瑰」的男主角也是美國大學的物理學高材生,改編電影,由氣質不大像香港男拔萃畢業保送MIT讀物理學的周潤發來做男主角。
中國人對理工學科有一種自洋務運動運動失敗以來的盲目崇拜,因為科舉的廢除,導致文科廣被輕視,以前天子門生的文人淪為地上的泥。
人文學(humanities)不是楊振寧的學術範疇,他當年撈過界在這方面指點,在座聽眾,無人質疑他一句:你是讀物理的,你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觀點,憑何自信,認為為何會比反共的國學家錢穆、人文學家胡適與王國維、文學家梁實秋和徐志摩的認知更正確?
How dare you ?
若一個研讀金庸和還珠樓主的中國武俠文學專家,若有一天去美國太空總署演講,說地球上有一個地方叫做中國,哪裏有一片時空,由四川的蜀山到江南的煙雨樓,叫做武俠世界,哪裏的人懂得一種叫做輕功的行走辦法,可以抗拒地心吸力,推翻牛頓物理學定律,你們讀物理學的要相信,要向獨孤求敗、一燈大師、長眉真人、綠袍老祖等一眾高級生物學習。
美國太空總署的專家會哄堂大笑,將該武俠文學博士逐出講堂。
無論楊振寧當年對中國的認知是無知還是說謊,我認為不是他的錯。中國人對於楊振寧認知的狹隘,由對七十年代的「訪華歸來演講」到八十歲後的「翁帆經驗」津津樂道,源自他們自己的人性盲點。
時至今日,華文世界的記者固然無一人會問問楊振寧對今日的於朦朧事件有何看法,有何值得荷里活的美國學習之處。
在這方面,猶太人的記憶與執著比迷信權威中國人僵化,而中國的小紅書獲得也比以色列的下一代開心,他們會聽從他們的主人:肅清四人幫餘毒、在重慶肅清薄希來與孫政才餘毒、在軍隊肅清的餘毒除了郭伯雄和徐才厚,現在應該加上何衛東與苗華,中國人和中國幹部一生要奉命肅清的餘毒很多,他們太忙了。
楊振寧當年散播的「極左餘毒」,廣至美國,成為今日白左的思想源頭之一。正當JK 羅琳教訓她的明星門生Emma Watson:你今日厚著臉皮轉軚,只是因為那套LGBT變性主義已經不再時興——-我佩服共產黨跨代不變的戰略佈局,不下於當代中國人不斷於八九十歲的楊振寧傳奇的性能力之嘖嘖稱奇。



有高度的物理學專業知識、但並並不代表有高尚的人格及道德、我不會去敬偑這樣的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05: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