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撕裂美國
先回放一個細節:
四年前,雖然理論上說川普連任手拿把攥,但是大家都知道,民主黨不可能面對第二次失敗。結果則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準備迎接未來。
而號稱「世界首都」的曼哈頓,這裡臨街的商店,不約而同地堆起沙袋、拒馬、柵欄……等反巷戰的重型設備,準備殊死保護自己的商店。
結果呢?
一月六日,國會居然認證了竊國賊拜登。
接下來,曼哈頓商家則快速撤除了這些裝備,直接開門迎客了——畢竟,那裡租金世界第一。
大家的動作其實說明了一點:所有人擔心的那些暴動、那些打砸搶燒……只來自民主黨,不來自共和黨。
就是說,這些全球最精明的生意人一直知道,民主黨輸了他們不會接受,而是會放出黑命貴、安體法等暴徒來咬人,而且民主黨主政城市的警察絕對不會管。但是共和黨輸了會認輸,所以街頭依然有和平!
可見,要說美國很撕裂,這的確是事實。但是,這種撕裂,不是因為族裔,不是因為膚色,不是因為地理位置,不是因為性別,不是因為性取向……而是因為這些東西背後的一套思想觀念。
是「歷史觀、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非觀」等六觀湊成的意識形態,在撕裂美國。
甚至於,這種東西,也在全球範圍內撕裂著所有人。
而這種撕裂的最近一次展現,當然是猶他州猶他谷大學。
面對剛剛發生在眼前的殺戮,所有在場的人,沒有任何人鼓噪,沒有任何人去試圖帶方向,而是大家共同默默低下頭,在陽光下,分成無數的小組,開始低聲禱告。
我相信,如果我在場,我能做的事情,也肯定完全一樣。因為這就是我們這些極右的普通人的反應:既然神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的聲音,不應該高過神的聲音。
而且,必須隨時重複的是,納粹,從來是極左而不是極右。
前面說到的、民主黨豢養的安體法、黑命貴……的打砸搶燒,難道不是和希特勒的「水晶之夜」完全如出一轍嗎?對這種反人類罪,學術界有一個標準定義:……往往包括政府默認甚至支持的民間暴力!
關於兇嫌,他叫泰勒·羅賓遜。22歲的大學生。從小熟悉槍械。他生長於深紅的家庭,就讀於深紅的大學。
但是最近,離開家庭進入大學后,他忽然開始仇恨共和黨,仇恨川普。
值得關注的是,他的父親,一位從警將近三十年的老警察,制止了孩子繼續逃亡甚至自殺的想法,成功勸說了兒子去自首。而且,他們表示當然不可能申領那十萬美元的獎金。
毫無疑問,這種自首行為,應該可以保孩子免於死刑,雖然猶他州是有死刑的。說不定,三十年後,當他真的意識到自己的罪孽是何等深重時,50多歲的他,有可能重新回到社會。
這是父母對走錯路的孩子最大限度的救助了吧。
最後,說說查理自己。他的死,到底值不值得?
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話:既然這是他自己選擇的路,無論什麼結果,我都只能尊重,畢竟,他很可能帶動基督教在美國的復興。
我不熟悉其他宗教的歷史。在基督教歷史上留下了痕迹的所有名人,幾乎都經歷過身敗名裂、財務破產、怪病纏身、甚至家破人亡等難以想象的打擊。
但是,一兩百年之後回頭來看,這些人同期的王侯將相、達官顯貴、皇子皇孫……他們曾經高貴奢華的墳墓,不過是「荒冢一堆草沒了」。反倒是那些殉道者或者勇敢的傳教士,一兩百年後依然影響著今天全人類文明的進程。
畢竟,人,終有一死。這是任何人都躲不開的宿命。那麼,默默無聞老死於自家屋檐之下,就不可能是唯一的正解。
當然,這裡面的取捨,必須是每個人自願的決定。
旅美學者 鄭經衛
2025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