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高考0分作文

作者:8288  於 2025-7-1 04: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評論

高考0分作文

今年高考語文出題,挑了三個"楷模"
——老舍、艾青、穆旦。
這不是隨便湊的三個文學家,這是三面鏡子,照出了文藝的高峰,也照出了時代的低谷。
他們代表著語言的力量,也代表著語言曾被如何羞辱、如何被扭曲為鐵鏽斑斑的鐐銬。
老舍,被譽為人民藝術家,卻在文化浩劫中被"人民"圍毆,最終投湖自盡。
艾青,為這片土地寫盡苦難與希望,卻因為"右派"二字,被剝奪發聲的權利。
穆旦,用冷峻的詩句解剖人性,卻被時代的鐵拳關進勞改營,直至彌留之際都沒能等來一紙平反。
他們一個被罵作"反動文人",一個被打成"右派",一個被定為"思想有毒"。
如今卻全成了作文題上的"精神燈塔"可笑嗎?荒誕嗎?
今天,你用他們的名字出題,可他們生前的聲音,生前的苦難,又在誰的筆下被還原?
又有誰,敢在考卷上寫出真相?
你讓學生背誦《茶館》的台詞,討論舊社會的悲劇,卻不敢告訴他們,老舍是如何在一場場批鬥后被逼得跳進太平湖。
你在課本里講《我愛這土地》,誇艾青是"時代的歌手",卻絕口不提,他如何從"愛國詩人"變成"右派",十年噤聲,筆被砸斷,嘴被封死,一句詩都寫不出。
你說穆旦是"知識分子的脊樑",卻不說,他因"歷史問題"被貶到西南小城,勞改了近二十年,連母親去世都無權奔喪。
他的詩句,如同火山岩漿般滾燙,卻只能藏在抽屜下,直到臨死前才偷偷流傳出去。
你說他們是"時代的見證者",卻忘了,他們是用自己的血、自己的命,去換來這見證的。
如今,他們成了"素材",成了"精神符號",成了"民族記憶",卻不再是那個在夾縫中吶喊、在羞辱中沉默、在雪地中寫詩的真實個體。
有人說,這叫緬懷。
可我們要問:
緬懷,是不是得先認錯?
紀念,是不是得先反思?
我們當然可以出這樣的題,可不是拿來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而是拿來還歷史的債。
不是讓學生仰望他們的文學成就,而是要他們看清文學背後時代的撕裂、血痕。
老舍不是殉國,是殉於荒謬。
艾青不是沉寂,是噤於恐懼。
穆旦不是歸隱,是被關進黑暗裡做了二十年噩夢。
今天很多人緬懷他們,是因為他們已經"無害"。
人死了,稿子可以"選編",話可以"引用",作品可以納入書本。
但鮮有人願承認,他們生前遭受的傷痕與淚水。
更無人反思,為何寧願封鎖真相,也不肯讓良知自由呼吸。
今天,你要緬懷老舍嗎?
那你敢不敢給"今天的老舍"一個發聲的權利?
你要致敬艾青嗎?
那你容不容許有人像他一樣寫下"我愛這土地",卻拒絕為一切荒謬背書?
你要紀念穆旦嗎?
那你是否願意讓孩子們學習他的"不合時宜",而不是"被利用的才華"?
紀念一個文學家最好的方式,是讓他的文字,繼續在現實中擁有鋒利的生命。
如果你不允許"再一個穆旦"活著,你就沒有資格紀念那個已經死去的穆旦。
最後,我想說:
一個不肯承認傷口的社會,永遠都治不好靈魂的病。
一個不準寫"真話"的考題,高分也撐不起尊嚴和體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7-1 12:39
出題者的用心良苦,正好被作者一語道破。
回復 Wuming123 2025-7-2 00:18
我當年高考語文59分,就是從小不會學語文,也就連帶的恨上了文人!讀到始皇帝焚書坑儒,我拍案叫絕,學到反右的歷史,我興高采烈!文人除了蠱惑人心,不事生產,對社會一無是處!

文亂法,弄的朝野離心,結果就是爺孫騎驢,什麼也幹不成。

老舍聽說過,好像是個滿人。艾青好像有個兒子,是個異類。穆旦?沒有聽說過。反正文人在我眼裡,都是狗屎!
回復 發表評論 2025-7-3 01:24
連反駁的人都沒有的社會,真的容易治理,直到一代不如一代. 其實給零分的教師何常不是文人,午夜夢回會不會自己嚇出一身汗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