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當我要去養老院的時候》

作者:8288  於 2024-10-8 15: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家庭新聞|已有27評論

《當我要去養老院的時候》
深度好文,看完令人深思!
我們來時,沒帶來什麼。
我們去時,也不帶走什麼。
我們有時,暫時擁有。
我們失去,只是歸還。
1
我要去養老院了。
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
但是當生活開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兒女又工作忙碌還要照顧孫子,無暇顧及我時,這似乎成了我唯一的出路。
是時候準備搬家了,搬到養老院去。
其實養老院條件挺不錯的:乾凈的單人房間,配有簡單實用的電器,各種娛樂設施齊全,飯菜還算可口,服務也很周到,環境也很優美。
只是價格不菲,我的退休金無以支撐。
但我有自己的住房,將它賣掉,有了幾百萬,錢就不是問題了。
我養老花不了,不久的將來剩下的就作為遺產,留給兒子。
兒子也很理解:你的財產應該您享用,不要考慮我們。
剩下的,就是我要考慮做去養老院的準備了。
2
箱子、櫃子、抽屜都裝滿了各種日常用品;
四季的衣服,床上用品,堆積如山;
我曾對紅木感興趣,桌子、椅子、櫃子,全套的紅木傢具;
我喜歡收藏,郵票集了一大堆;
好茶的時候,紫砂壺也集了百十來把;
還有許多珍藏的小件物品,什麼翠、和田玉、核桃,黃金、白銀等小把件、掛件,還有二條小黃魚;
特別是書,整個一面牆的書櫃,裝的滿滿的;
好酒什麼洋酒,也存了幾十瓶;
家用電器就別提了,作飯的各種器具,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各種調料,再把個廚房也塞的滿滿的;
還有積攢的幾十本相冊,看著滿滿的一屋子東西,我發愁了。
養老院只有一間屋子,一個櫃子,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沙發,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一臺電視機,一個電磁爐,一個微波爐。
根本沒有地方來存放我這些平生積攢的財富,一瞬間,我頓覺,我的這些所謂財富都是多餘的,它們不屬於我。
我只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們實際上只屬於這個世界,輪番降臨的生命,都只是看客。
故宮是誰的?皇帝認為是朕的,但是今天,它是人民的,是社會的。
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比爾·蓋茨要把自己身後的財產全部捐獻。
那是因為他們明白:
原來這一切原本就不是他們的,他們也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倒不如沽名釣譽,落得個積善行德。多麼明智啊!
3
我這一屋子東西,真想捐獻,但是拿不出手。
如何處理現在成了個難題,子孫能接受的也寥寥無幾。
我能想像,當兒孫面對我的這些寶貝時會是怎樣的情景:
衣服被褥全部扔掉;
幾十本我覺的珍貴的照片會全部銷毀;
書被當廢品賣掉;
收集的藏品不感興趣會處理掉;
紅木傢具不實用,會濺價賣掉。
……
就像紅樓的結尾,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真乾凈。
我面對著如山的服裝只揀了幾件受穿的;
廚房用品,只留了一套鍋碗瓢盆;
書,挑了幾本還值得看的;
紫砂壺,挑了一把喝茶的;
帶上身份證、老年證、醫療卡、戶口本,當然還有銀行卡,夠了。
這就是我的全部家當!我走了,我告別了鄰居,我在門口跪下拜了三拜,我把這個家還給這個世界!
是啊!人生只能睡一張床,住一間房,再多的都是看著玩的!
人活一輩子終於明白: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不要被多餘的東西束縛住了快樂!
爭名奪利挺荒唐
焦慮算計天天忙
等到最後才明白
人生不過一張床
不累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鍛煉。人生苦短,很快到站!百年之後,你睡你的,我睡我的,再美麗的語言也無法跟你溝通,因為我們要睡很久,很久......
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回,何不開開心心的活;這個生命我們只有一次,何不快快樂樂的過!
對自己的心好點,這輩子不留遺憾;對身邊的人好點,下輩子未必能遇見!

本文源自網路,歡迎分享,若知原作者,請告知。
可能是包含下列內容的圖片:1 位用戶和黎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7 個評論)

回復 BANGZI 2024-10-8 23:33
多愁善感的老頭或老太
回復 浮平 2024-10-8 23:43
【我這一屋子東西,真想捐獻,但是拿不出手。如何處理現在成了個難題,子孫能接受的也寥寥無幾。我能想像,當兒孫面對我的這些寶貝時會是怎樣的情景:衣服被褥全部扔掉;幾十本我覺的珍貴的照片會全部銷毀;書被當廢品賣掉;收集的藏品不感興趣會處理掉;紅木傢具不實用,會濺價賣掉。】

不知說的是哪裡?繁體字的文章?
回復 8288 2024-10-9 06:03
浮平: 【我這一屋子東西,真想捐獻,但是拿不出手。如何處理現在成了個難題,子孫能接受的也寥寥無幾。我能想像,當兒孫面對我的這些寶貝時會是怎樣的情景:衣服被褥全
文章內容與簡繁字體有什麼關係?
你有沒有覺得這篇文章的內容不分地區對所有慢慢老去的人都有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嗎?
回復 8288 2024-10-9 06:05
BANGZI: 多愁善感的老頭或老太
每個人都會慢慢老去
回復 浮平 2024-10-9 06:08
8288: 文章內容與簡繁字體有什麼關係?
你有沒有覺得這篇文章的內容不分地區對所有慢慢老去的人都有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嗎?
有關係,正在思考的是個人,家庭,社會,文化的關係。

是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美國等西方國家?
回復 BANGZI 2024-10-9 06:09
8288: 每個人都會慢慢老去
別太拿自己當個事兒就沒事兒
回復 8288 2024-10-9 07:59
浮平: 有關係,正在思考的是個人,家庭,社會,文化的關係。

是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美國等西方國家?
沒有一個普遍性嗎?我覺得那兒都差不多老了都會碰到怎麼處理那些雜物的問題
回復 浮平 2024-10-9 08:05
8288: 沒有一個普遍性嗎?我覺得那兒都差不多老了都會碰到怎麼處理那些雜物的問題
1)」拿不出手「 不屬於普遍性;與文化觀念相關?
2)「幾十本我覺的珍貴的照片會全部銷毀」 不屬於普遍性;與家庭相關?
3)社會層面對老年人 downsizing 的各種方法(estates sale,  garage sale, donation organizations, museum)等等差別可能不小。與社會相關?美國很多老人處理這方面的事情是由教會朋友,社區老年協會,家庭朋友,有人幫忙整理標價,孩子們有些倒不太插手管這些事。

如果缺乏家庭之外的幫助,老年人到了無助的時候,只能考慮怕麻煩孩子,自己面對這一切就有更多的傷感和無奈。
回復 8288 2024-10-9 11:08
浮平: 1)」拿不出手「 不屬於普遍性;與文化觀念相關?
2)「幾十本我覺的珍貴的照片會全部銷毀」 不屬於普遍性;與家庭相關?
3)社會層面對老年人 downsizing 的各
可以事先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不一定要等到身殘那一天
我們來時,沒帶來什麼。
我們去時,也不帶走什麼。
我們有時,暫時擁有。
我們失去,只是歸還。
回復 浮平 2024-10-9 12:31
8288: 可以事先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不一定要等到身殘那一天
我們來時,沒帶來什麼。
我們去時,也不帶走什麼。
我們有時,暫時擁有。
我們失去,只是歸還。
不僅僅是觀點和心態的問題,是如何幫助人們減少面對很多的無奈時可以做些什麼。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回復 8288 2024-10-9 14:32
浮平: 不僅僅是觀點和心態的問題,是如何幫助人們減少面對很多的無奈時可以做些什麼。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https://nwen.net/news/1363567.html?fbclid=IwY2xjawFzAi5leHRuA2FlbQIxMQABHdItc2blT60yKeKBs2PQL5HAjm1nexoBqDpeHDHUYAgE4bRJwyS9cYjxSA_aem_cG2j6decpNIPL1EdzIb3PA
回復 侃趣聞 2024-10-9 21:19
覺得挺傷感的
回復 浮平 2024-10-9 22:50
這就是快速發展中的社會個人和整體會面臨的綜合問題。個人的物質積累普遍性在增加,社會服務逐步根據需求而建立,但大大缺乏,會看見很多問題。如同離婚率過高時,會有燒結婚照的特殊專業服務機構。不變的永遠是人的生老病死規律。
回復 8288 2024-10-10 04:07
侃趣聞: 覺得挺傷感的
其實沒什麼.人老了退休後有時間清理掉過去的收藏也是給小孩減輕負擔
都享受過了還留著幹嘛?如今的社會己不太注重幾代祖傳了
回復 浮平 2024-10-10 04:19
8288: 其實沒什麼.人老了退休後有時間清理掉過去的收藏也是給小孩減輕負擔
都享受過了還留著幹嘛?如今的社會己不太注重幾代祖傳了
所以需要大量的民間和政府的甄別和收藏方面的個人和機構,不可能完全靠兒女去傳承。 確實有不少具有年代感且有價值的東西保留了數年當廢品可惜了,當寶貝又上不了檔次(中產階層的普遍惆悵感)。但是,one『s trash is another one's treasure 屬於觀念和方法的綜合遞進,中國並不缺乏需求關係,一無所有的人太多,但缺的是這類更新遞進。

作為老年人個人是應該具有您說的這種態度,稍微提前思考就可以安排得妥當一些。
回復 8288 2024-10-10 04:40
浮平: 所以需要大量的民間和政府的甄別和收藏方面的個人和機構,不可能完全靠兒女去傳承。 確實有不少具有年代感且有價值的東西保留了數年當廢品可惜了,當寶貝又上不
是的這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
乘當下還有體力處理掉一些東西回到簡潔的生活中去
照顧好自己的健康才能活久些
回復 tea2011 2024-10-10 04:58
8288: 沒有一個普遍性嗎?我覺得那兒都差不多老了都會碰到怎麼處理那些雜物的問題
對,我出去旅遊基本不買遊客類東西,家裡的東西盡量不添加,或者處理掉。然後面對自己喜歡的手飾,畫作,瓷器,木雕等,也不知如何是好,當然目前還有時間……
回復 8288 2024-10-10 06:23
tea2011: 對,我出去旅遊基本不買遊客類東西,家裡的東西盡量不添加,或者處理掉。然後面對自己喜歡的手飾,畫作,瓷器,木雕等,也不知如何是好,當然目前還有時間……
自己喜歡的手飾,畫作,瓷器,木雕等可以先留著.多看看心情愉悅對健康有益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10-10 07:12
所以,一旦接近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就自己開車撞大山。
回復 侃趣聞 2024-10-10 08:05
8288: 其實沒什麼.人老了退休後有時間清理掉過去的收藏也是給小孩減輕負擔
都享受過了還留著幹嘛?如今的社會己不太注重幾代祖傳了
那倒是,現在的小孩和我們不同了。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