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革」中最大受害者是平民百姓

作者:8288  於 2024-6-16 04: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6評論

:人物春秋  作者:李海文

文革」是動亂,哪裡有什麼廉潔、公平?王秀珍為了要幾斤特殊毛線,竟開動整個生產線,今天的貪官也不敢這麼做;為討好江青,馬天水等花了100多萬美元進口電影設備和膠片,只給江青一人享受;王洪文吃餃子,吃一口就吐,只是嘗嘗滋味……馬天水、徐景賢、陳阿大他們每人都騙取特別津貼,還為「四人幫」提供經費,他們以試吃、試用為名,佔有大量國家財產。

有幸找到一手史料

圖片李海文老師在家為讀者簽名
北京晨報:對「四人幫」上海餘黨覆滅的研究,此前很少有人關注,您是如何介入這一領域的?
李海文:我搞了10多年華國鋒研究,華國鋒曾說,在粉碎「四人幫」過程中他幹了兩件大事,穩定上海是其中之一。因「四人幫」在上海已經營了10年,黨羽極多,當時我為此寫了7萬多字,老幹部嚴佑民給了我很多資料。
他是1976年中央派往上海的工作組成員之一,1977年任上海市委書記,2001年去世。這些資料涉及的內容長期不為人所知,我用了5年時間,將問題一一搞明白。後來我遇到了這本書的第二作者王守家,他也是1976年派往上海的中央工作組成員之一,保存著當時的工作日記,堪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有了這兩方面的材料,再加上其他的檔案材料,我才敢寫這本書。
在「文革」中,上海、保定「造反派」鬧得比較猖獗,粉碎「四人幫」后,中央重點解決這兩座城市的問題,我也曾想去研究保定後來的情況,但始終沒得到更多一手材料,所以未做。

政策執行的教科書

北京晨報:歷史已經過去,再做這些還有意義嗎?
李海文:當然有意義。這些年,出版了一些對當年「造反派」成員專訪的書,他們曲意辯護、自我美化,使後人產生錯誤認識。
但事實上,上海處理「四人幫」餘黨的工作非常紮實謹慎,相關文檔本人均經當事人看后簽字認可,所以這麼多年來,沒有翻案的。

圖片


嚴佑民從事公安工作多年,他常說矛盾可解不可激,上海當時需「說清問題」的有一萬人,最終僅處理了5000人,其餘由各單位自行解決,最終僅有40人被判刑(不包括「打砸搶分子」)
在最危急時,蘇振華親自到工廠,與工人面對面交流;當時上海社會還流散著有很多槍支,華國鋒親自拍板,允許工人上街慶祝粉碎「四人幫」……
這些政策與做法,都是黨的寶貴財富。
歷史需要有人記載,才能傳之後世,才能成為民族財富,既然我有這麼好的機會,幹嗎不寫?這本書出版后,有老同志專門找上門來,說這本書是政策執行的教科書。

「造反派」的驚人腐敗

北京晨報:在本書中,大量披露了「四人幫」及上海餘黨貪污、腐化的事實,今天很多年輕人覺得,那個時代最廉潔、最公平。
李海文:正是針對這些錯誤認識,我才特意加入了這些材料。「文革」是動亂,哪裡有什麼廉潔、公平?
王秀珍為了要幾斤特殊毛線,竟開動整個生產線,今天的貪官也不敢這麼做;為討好江青,馬天水等花了100多萬美元進口電影設備和膠片,只給江青一人享受;
王洪文吃餃子,吃一口就吐,只是嘗嘗滋味……馬天水、徐景賢、陳阿大他們每人都騙取特別津貼,還為「四人幫」提供經費,他們以試吃、試用為名,佔有大量國家財產。在今天,有些人刻意把這段歷史誤讀成「底層人起來,佔了老幹部的福利」,可「造反派」上台給老百姓帶來什麼好處了?
葉飛被囚禁后,人們在路上遇到葉飛,還會向他敬軍禮。「四人幫」被逮起來后,王洪文也當過軍委副主席,為什麼就沒人向他敬軍禮?
因為葉飛他們這些老幹部為國家做過貢獻,為人民做過好事,心中無悔,人民忘不了,以為通過造反、作假就能治天下,怎麼可能成功?
圖片

得民心者得天下

北京晨報:今天很多年輕人不知道,「文革」中最大的受害方是平民百姓。

李海文:就是啊。你看粉碎「四人幫」前上海的各項經濟指標,哪個不在往下掉?為了上海一家發展,張春橋要求各省輸血,弄得大家都恨上海,彭沖在江蘇當領導,說十年沒去過上海。
「文革」時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我一個表妹在四川,她說「神仙造反,百姓遭殃」。我插隊去黑龍江,還是比較富裕的林區,可商店裡什麼都沒有。
小孩問售貨員「買汽水要不要票」,和三年困難時期差不多。我在那裡當老師,到所有學生的家中家訪過,許多家庭幾代人擠在一張火炕上,住的是泥草房。
從建國以後到粉碎「四人幫」,全國只漲過7次工資,由於幅度太小,許多人印象中只漲過2次,以上海為例,許多30多歲的工人一個月只拿35元,因為沒房子,只好幾代同堂,擠在小屋中。
「四人幫」把國家搞成這樣,人民能沒有怨言嗎?「四·五運動」后,「四人幫」組織群眾遊行,結果稀稀拉拉沒幾個人。而粉碎「四人幫」消息傳來,上海等地人們自發遊行。
當時華國鋒的夫人在外貿部工作,沒有上級通知,大家就在院子內自己遊行,人們究竟支持誰不支持誰,這不很清楚嗎?

年輕人不了解歷史誰之責

北京晨報:可今天在網上,有不少年輕人在美化「文革」。
李海文:這不能怨他們,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沒有把真相告訴孩子們,他們在現實中遭遇挫折,容易把「文革」中一些美好的詞句當成真的,當年我們也曾為之感動,但理論和實踐存在很大差距。
其實,所謂「造反派」都是一群什麼人?其中很多是地痞、流氓,他們一上台就貪污,有一個造反派頭頭在郊區飆車把農民撞了,卻要當地公安機關懲辦農民,說他撞了中央首長的車,這不是惡霸么?可就是這種人,卻得到張春橋的包庇。
今天的年輕人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比「文革」時他們的父輩要好得多,但如今電視上天天演的都是大款們的生活,開好車,住別墅。
一些人覺得,有朝一日把這些大款們轟出去,自己也能在裡面住兩天,你就不想想,真是亂了,大款們說不準先找幾個打手把你幹掉呢?

「文革」本身就是鬧劇

北京晨報:讀了您的書,感覺對徐景賢、陳阿大等「造反派」頭頭的刻畫有點漫畫化,不知道您怎麼看?
李海文:不是我寫得漫畫化,而是「文革」本身就是一出鬧劇,造反派們乾的那些事太荒誕、太漫畫化。
比如徐景賢,還是個大學畢業生,他在「文革」中說醫院是等級最森嚴的地方,要大夫、護士掃廁所,讓雜工帶聽診器給病人看病。
有人生病了,想找老專家,徐景賢不同意,最終導致患者死亡,這不是草菅人命嗎?可徐景賢自己得病,從來是找老專家看。
我插隊前,帶同學去晉陽飯莊去吃飯,結果被改造成大食堂,還沒我們北大做得好,這都是學徐景賢的上海經驗,讓顧客自己刷盤子、自己端菜。
一些當年得過江青恩惠的文人在網上幫她翻案,卻都是片面之論,比如說她懂戲,可她當年要把《沙家浜》中「智斗」一段刪掉,這怎麼就不提了?
再比如說她「轉戰陝北」,說她是隊伍中唯一的女同志,可當時周恩來、任弼時等都不得不和夫人分開,只有她能留下,有條件過夫妻生活。
江青後來刻意誇大這段歷史,因為她沒參加過長征,資格不夠。「文革」時斗老幹部時,有的老幹部反問:我們參加革命時,你在幹什麼?紅衛兵說那時自己太小,老幹部們反問:那你爹在幹什麼?他們就沒詞了。
後來公審江青時,她也抄襲來,說:我轉戰陝北時,你們在幹什麼?結果台下哄堂大笑,誰資格不比她老?

8億人中文盲佔2億

北京晨報:您在本書中談了許多「文革」中的事,不擔心別人說你是在給黨抹黑嗎?
李海文:四人幫」是我們黨中的敗類,揭露他們的罪行,怎麼是給黨抹黑?「文革」是我們黨主動糾正的錯誤,事實證明,我們的黨是有一批好乾部的,他們的功績不應被遺忘。
在「文革」中,我們犯了錯誤,付出了這麼大代價,如果我們現在不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這些代價就白付出了。
「文革」雖已過去,但它的負面影響仍在,「文革」使我們國家至少少培養了200萬大學生。因為1965年我國每年培養20萬大學生,如果按每年遞增10%計算,十年動亂我們就少培養了三四百萬大學生。
此外我們還少培養了兩千萬中學生,少培養了一億小學生,「文革「結束時,在中國的8億人口中,文盲就佔2億。
我在東北教書時,很多初中生居然連基本的知識都不具備,我很奇怪,他們說,那時凈鬧革命了,什麼都沒學。

警惕「極端思維」捲土重來

北京晨報:您已經退休了,花這麼大精力來寫這本書,是否有點得不償失?
李海文:「文革」毀了三代人,一代人正值40多歲,該出成果時沒能出成果,另一代是我們這個年齡的,基本沒能從事本專業工作,再一代是今天4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沒能受到良好教育。
「文革」降低了我們民族的文化水平,結果導致痞子橫行,什麼問題都看得太簡單,還是「毛主席揮手我前進」那套思維模式。所以我從不看王朔的小說,裡面到處是髒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如今一些罵人話甚至還被當成流行語收入詞典。
經過「文革」,我們與世界之間的差距一下被拉大了,科技方面落後歐美幾十年。值得警惕的是:雖然「文革」已被徹底否定,但引發「文革」的極端思維依然普遍存在。
當然,歷史應該用事實說話,我這本書至少做到了內容紮實,所有材料均有出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6-16 04:55
文革對國人造成的各種現實和長遠的深度危害已經不需要更多的事實了,電影,電視,圖片,文章,書籍,網文,口述,有大量的記錄。人們基本了解共識了?

部分人(無論是來自於上層還是普通人)美化或者宣揚文革方法多半是因為無法進入與市場經濟匹配的政治制度改革,但又難以從內部和社會層面達到轉向為計劃經濟或者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共識度,所以想象利用煽動民意利用民粹的文革方法可以達到目的,同時想象只要控制有方收放自如就不會造成文革時期那種程度的混亂,再加上要革命就會有犧牲,少數服從多數,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這種哲政混合價值觀和方法。
回復 浪跡天涯 2024-6-16 18:14
文化大革命給我們帶來了深重的社會動蕩、思想禁錮和無數的家庭悲劇,留下了深遠的創傷與教訓。
回復 Wuming123 2024-6-18 00:11
純屬瞎掰!文革的確影響了高等教育,但是資源卻傾向到了初等教育,所以文革絕對沒有影響初等教育!現在一些當年被打到的還鄉團餘孽,仍然在臨死之前給文革潑出最後一盆髒水!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4-6-18 07:28
Wuming123: 純屬瞎掰!文革的確影響了高等教育,但是資源卻傾向到了初等教育,所以文革絕對沒有影響初等教育!現在一些當年被打到的還鄉團餘孽,仍然在臨死之前給文革潑出最
你這個智商90的類弱智,最近夜夜陪習近平他媽,把齊老太侍弄的龍心大悅,一連不迭的誇你舔功一流。還把自己的體己錢分你些零頭,讓你這個煞筆腎上腺素飆升,信以為真的相信自己的特異功能,白天網上也顯擺舔功,隔著屏幕都聞到習近平他媽的騷臭味。我有老友59年生人,66年上學就是失學,小學停課鬧革命。在街上浪蕩三年,學校複課鬧革命。但是,偉大領袖早就指出,學生不但要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評資產階級。複課與否沒有區別,一直到高中畢業,他們所學鳳毛麟角。基本上在下廠,學農,軍訓拉練,大批判,挖防空洞中度過他的初中等教育。78年恢復高考,由於父母是知識階層,他比同齡人稍微多學習一點,有幸走入大學,學習工科專業。私下裡聊起來,他感慨自己知識貧乏,是個同齡人的幸運兒。今天64-73歲一代人,被文革耽誤了。對國家是損失,對個人更是。可悲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覺得,天天大唱革命歌曲,跳廣場舞的基本上就是這群人。
回復 Wuming123 2024-6-18 23:09
七把叉Archie: 你這個智商90的類弱智,最近夜夜陪習近平他媽,把齊老太侍弄的龍心大悅,一連不迭的誇你舔功一流。還把自己的體己錢分你些零頭,讓你這個煞筆腎上腺素飆升,信以
你這個「墾荒團」餘孽,沒在文革被打死,算是太便宜你這個白眼狼,還每天在這裡撅屁股放屁。

你見文革時那個孩子上不起小學,中學?在那個時代,沒有童工,沒有自留地,孩子唯一的去處就是學校!在北方一個縣城中學,在文革末期,每個年級達到了12個班,空前絕後的盛況!你可以說當年學什麼沒有學習吟詩作賦,沒有學習四書五經,沒有學習高深的數理化,沒有外語!但是基本的識字,基本的科學並沒有缺乏!這些受過初等教育的一代人是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的勞工基礎!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4-6-19 05:14
Wuming123: 你這個「墾荒團」餘孽,沒在文革被打死,算是太便宜你這個白眼狼,還每天在這裡撅屁股放屁。

你見文革時那個孩子上不起小學,中學?在那個時代,沒有童工,沒有
我猜測的沒錯,你每個晚上伺候你乾娘得力,得了乾娘賞賜。讓你這個煞筆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的像打了雞血,儼然自己就是國舅爺。你乾哥就是最好的樣板,文革伊始就輟學流浪。父親坐牢成了狗崽子,差點沒讓打死,所以對文革感恩戴德。小學畢業再沒上過一天學。跑去修地球,練得個鐵肩頭,非要靠不換肩把世界頂翻嘍。你乾哥在全世界政經精英面前掉書袋,他就算讀過那些書的一半,也斷不會智商50的白痴一般,在全世界領袖面前出醜現形。現在好了,14億領袖是個智障加文盲,已經傳遍全球。這都得拜文革所賜。你乾哥但凡受過一點起碼教育,數理化的基本訓練,不至於愚不可及到如此地步,丟人顯眼,趙家祖墳冒青煙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3: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