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經濟評述 陳曉農博士

作者:8288  於 2024-5-12 05: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0評論

陳伯達的兒子學有所成,對六十年的評價一針見血,還真的不服不行,絕對值得在全中國傳播。不知道他怎樣評價他老子的一生,反正出不了他說的「說得難聽點就是一群土匪地痞」。

陳伯達的倒台成就了他的兒子,你懂得我的意思吧?

國慶60年中國經濟評述 陳曉農博士(陳伯達之子)

主持人:我們今天請到普林斯頓大學社會經濟學系博士陳曉農先生來和我們分析一下。

這60年,中國經濟體制回到1949年

陳博士:今年是中共建政60周年,通常人們把最近的30年叫做「改革開放以來」,一談到經濟建設成就,主要是指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但是,這樣 的談法其實是很片面的,因為他還有前面的30年沒有涉及到。其實,從整體來看,這個60年分成兩個階段,能夠非常清晰的劃分出來:前30年主題是革命,后 30年主題是改革。

如果我們單看革命,革命的成就也很大: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計劃經濟,建立了人民公社,工業增長也不慢,也建立了初步的工業體系等等等等。如果單看 這后30年改革,成就也不小,建立了市場經濟,改革開放了,經濟增長也很快。但是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當你把前後兩個30年擱在一塊兒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

很少有人談,前30年的成就和后30年的成就是什麼關係。要稍微想一想就會發現這裡面存在一個很大的悖論。改革的對象是什麼呢?改革改的不是60年前的國 民黨時代的體制,改革改的正好是革命的成果,改的就是30年革命的計劃經濟、人民公社、公有制。換句話講,改革其實是對革命的否定。

再進一步看,60年走下來的結果是中國在經濟體制回到了原點,回到了1949年以前。今天中國講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國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可 是,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1949年以前中國什麼體制?那時候就是市場經濟體制。那時候也對外開放了,那麼為什麼中國要用革命去把市場經濟體制消滅了,花 了30年時間,然後再花30年再把它重新建立起來?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就好比說:一個管家把主人的房子給拆了,拆完以後再花很大力氣把它重新蓋起來,這主人該讚揚他什麼呢,讚揚他後來蓋房子的努力,還是讚揚他拆房子的勇氣。其實,后30年的改革不過是將功補過,補的是前30年革命的過。如果把這樣放在一起來看,前30年、后30年合在一起,其實沒什麼成就啊!

這些成就不都是把他切成兩個30年以後,分別閉著眼睛談的嗎?如果把前後30年連貫起來一看就不對了,后30年改革開放,目的只不過是彌補前30年革命造 成的禍害,或者說革命30年建立計劃經濟、公有制這條路是根本走錯了。走錯了以後,后30年改革開放才重新走回來,把中國經濟再放回到正常的軌道上去。所 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沒有太大的成就。

就制度建設上,中國只不過是回到了原點,花60年時間折騰了幾代人,中國執政黨才明白,原來經濟體制是不能胡折騰。毛澤東錯了,陳雲也錯了,當然鄧小平當 年也是錯的,因為他也是毛澤東推行大躍進的主要的一個得力幹將。當時毛澤東說了,大躍進他是主帥,鄧小平是副帥,那麼今天如果追究大躍進的責任,鄧小平難 道不應該承擔很大的罪責嗎?

主持人:提到這個前30年、后30年,它后30年等於回到原點。經濟制度回到原點,但是我覺得掌握資本的這些人其實是完全是一個大調個。

陳博士:講到這裡,要看到中國這場天翻地覆的革命到底帶來了什麼?結論其實也很簡單,它只是把原來的統治階級推翻了,把原來這些流離在社會底層的一些想造 反的一些小文人,一些地痞,說得好聽點是造反者,說得難聽點就是一群土匪地痞,吸收到所謂革命的隊伍中,成為革命的骨幹,最後這批人掌了權力,取而代之成 了新的統治階級。

現在是他們的子孫輩在中國統治著,在中國成為億萬富翁。所以,革命不過就是換一批人發財而已,這批新發財的人更糟糕!過去歷史上的士紳階級還有點所謂知書 達禮,還有一點倫理。今天中國的統治階級──共產黨的精英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文化層次比歷史上歷代的官僚還要差。因為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官僚隊伍如此 的吃喝嫖賭到現在這種程度。如果用「腐化」形容,那麼今天中國共產黨官僚的腐化程度,在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如果硬要講中國模式,那麼就是說中國模式一個重要特點是,他造就了一批紅色貴族,一批腐化得登峰造極的紅色貴族,這就是中國特色。我不相信全世界會很欣賞這樣一個東西,會認為這套模式應該在世界各國推廣。

主持人:中共從前30年的革命到后30年的改革,經濟制度上等於是走回到了原點,而財富卻被腐化到登峰造極的紅色貴族所掌握著。

有這樣一組數據迷惑了很多人,6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77倍,人均年收入超過了3,000美元;財政收入增長約1,000倍;外匯儲備增長1萬多倍, 位居世界第一;進出口貿易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佔世界貿易比重達到7.9%。那麼,這些數字是否至少說明了中國經濟發展了呢?

陳博士:我算了一筆帳,從1957年到2007年,中國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在世界上可以維持50年年平均增長10%,是個非常可觀的記錄。但 是,我同時也算了一個帳,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農村7億多人口,年平均生活消費支出,2007年是3,000多塊,1957年是70多塊,年平均增長 了3%。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經濟增長了50年,年平均增長10%,占人口70%左右的農村人口,他們的年平均生活消費支出只增長3%。只相當於經濟增長率的 1/3。換句話講,這個10%的增長,獲益的不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老百姓。再進一步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需要進一步分析。剛才提到農民50年生活 消費支出的能力,就是消費支出的水平,年平均增長3%,是個什麼狀態?有人說年平均增長3%也不錯了,很高了。所以,你光從這個增長率本身是說不出好壞來 的。

所以,必須要做一㇏橫向的比較,和誰比呢?很簡單,和國際平均標準比。2005年,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貧困線是每人每天生活消費支出低於1.25美元,算 是全球範圍內的貧困線以下。那麼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剛才講到的2007年中國7億多農民,平均年生活消費支出3,000多塊,平均每天是8塊多人民幣。 按當年匯率算,一年摺合1.16美元,也就是說剛才講的連續50年平均每年經濟增長10%的結果,是占人口70%以上的農村居民,他們的生活水平經過50 年的增長,仍然在全球貧困線以下。

做了這個比較,很快就會發現大問題。中國這個發展,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果。其實大家是希里湖塗的。只知道「發展」兩個字,知道字面上的理解,發展就是增長, 但發展是增長嗎?我們從剛才舉的這個例子,高增長50年,農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在全球貧困線以下,從這個事實說明:「發展」不等於「高增長」;「高增長」不 等於「正常的發展」。換句話講,發展是有良性的和非良性的。非良性的發展是越多越糟糕。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發展才是正常的發展,正當的發展呢?鄧小平在中國講了一句名言,當然全中國所有的官員從上到下都照抄不誤,叫做「發展是硬道理」。我一直在一些講話中說,鄧小平講錯了,因為鄧小平不懂什麼叫「發展」。他連發展都不懂,還談什麼硬道理呢?

其實,「發展」是有標準的,發展的好壞是有一個尺度,這個尺度就是誰獲益。在中國談到發展的成就的時候,很多人常常用國家的概念──中國國家的實力增強 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了等等等等。這個時候常常就混淆了一個東西,就是把國家機器和組成這個國家的大多數國民給混在一塊兒。似乎國家機器的能力增強,就 是老百姓的利益增加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中國的問題恰恰就出在改革開放也好,經濟增長也好,最後獲得收益最大的是國家機器和國家機器裡面保護的這些官僚集團,中國現在叫「特權階層」,或者叫「官 僚群體」。但是,他們獲益不等於說中國的大部分國民獲益,如果發展增長值被占人口百分之幾的這麼一小群官僚群體獲益,那應該講這個發展是失敗的。

首先,這個發展在中國是沒有準確目標的,或者說政府心裡很清楚他的目標就是讓官員富起來,至於老百姓苦下去他是不管的。那麼,這種情況下,官員變得越來越 富,從發展中獲得了絕大的好處,老百姓卻得不到好處。當然,如果從一個正當性的角度來講,發展要有正當性,那就是說只有當這種發展給70%、80%、 90%的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穩穩噹噹,逐步提升的生活水準,這樣的發展才算是有益於國家的,這個國家指的是全體國民而不是國家機器。

如果按這個標準來衡量,中國的發展走上了歧途,這個歧途的標誌,就是他只滿足於一小撮權貴階層的需要,而不去顧及大多數國民的需要。換句話講,這個發展背 離了社會公正,很多人認為社會公正只不過是一個口號,說說而已,需要說說,拿出來講一下,講完了也就拉倒了。還有人認為社會公正就是政府給貧困階層發一點 小錢,給一點施捨,救濟之類的,然後就叫社會公正了。其實,社會公正複雜得多。社會公正首先指的是在一個社會裡是不是不同社會群體擁有同等的政治社會權 利。比方講:選舉的時候,普通人和官員是不是同樣只有一票,普通人的政治權利、經濟權利不會被官員剝奪。像這樣的問題是社會公正的一個基本前提。中國的社會不公、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其實根本原因在於政治經濟權利上存在著社會不公,最後必然導致國民經濟收入分配的不公。

那麼,這個社會不公模式下的這種經濟畸形發展必然會造成一個結果,就是中國有幾億勞動力,拚命生產卻不消費,或者基本上不消費,省吃儉用過得苦哈哈。那問 題就來了,這幾億勞動力拚命生產出來的東西,他們自己買不起,中國是那麼大一個國家,十幾億人口,其中7、8億是這樣的狀況。那個產品不知道要賣給誰,如 果賣不出去,那麼他的生產也

陳博士:講到這裡,要看到中國這場天翻地覆的革命到底帶來了什麼?結論其實也很簡單,它只是把原來的統治階級推翻了,把原來這些流離在社會底層的一些想造 反的一些小文人,一些地痞,說得好聽點是造反者,說得難聽點就是一群土匪地痞,吸收到所謂革命的隊伍中,成為革命的骨幹,最後這批人掌了權力,取而代之成 了新的統治階級。

現在是他們的子孫輩在中國統治著,在中國成為億萬富翁。所以,革命不過就是換一批人發財而已,這批新發財的人更糟糕!過去歷史上的士紳階級還有點所謂知書 達禮,還有一點倫理。今天中國的統治階級──共產黨的精英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文化層次比歷史上歷代的官僚還要差。因為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官僚隊伍如此 的吃喝嫖賭到現在這種程度。

哎喲喂!陳博士真牛! .

https://x.gd/o6iLU
https://x.gd/o6iLU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5-12 06:14
程曉農吧,張冠李戴?
回復 8288 2024-5-12 06:23
浮平: 程曉農吧,張冠李戴?
https://x.gd/FPvxD
https://x.gd/032SH
回復 浮平 2024-5-12 06:28
搬來的也一樣。
回復 8288 2024-5-12 07:04
浮平: 搬來的也一樣。
娛樂一下
回復 淡淡的米蘭 2024-5-12 09:49
仔細想想,文章談論的觀點也是歷史事實。前三十年把舊建築拆除毀滅,后三十年修舊如舊復建。折騰的結果不過是統治者換換而已,其他沒什麼改變。
回復 8288 2024-5-12 10:55
淡淡的米蘭: 仔細想想,文章談論的觀點也是歷史事實。前三十年把舊建築拆除毀滅,后三十年修舊如舊復建。折騰的結果不過是統治者換換而已,其他沒什麼改變。
如今說真話不容易..
回復 Wuming123 2024-5-12 20:48
淡淡的米蘭: 仔細想想,文章談論的觀點也是歷史事實。前三十年把舊建築拆除毀滅,后三十年修舊如舊復建。折騰的結果不過是統治者換換而已,其他沒什麼改變。
狗屁經濟學家!白痴一個!前三十年雖然是政治上折騰,但是也徹底為經濟起飛準備了,好幾億具有初等教育的勞工,和一個政令通達的高效的中央集權政府!這都是快速發展,快速工業化的必要條件!如果只有人口就可以經濟發展,印度非洲早就發達了!那還等著中國的開放?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5-14 01:37
社會學博士論經濟?是不是串列了?這些被踢出體制外的反賊也只能迎合西方的主流媒體,混點殘羹剩淄!
回復 jchip 2024-5-14 14:48
淡淡的米蘭: 仔細想想,文章談論的觀點也是歷史事實。前三十年把舊建築拆除毀滅,后三十年修舊如舊復建。折騰的結果不過是統治者換換而已,其他沒什麼改變。
狗腦袋才認為上海的摩天大樓以前拆過!
回復 淡淡的米蘭 2024-5-16 03:12
jchip: 狗腦袋才認為上海的摩天大樓以前拆過!
拜託,能不能看明白意思再跟帖發表意見!舊建築指的是什麼都沒弄明白,就倉促為反對而反對,累不累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20: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