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人為何愛吃炸魷魚圈

作者:8288  於 2023-10-28 11: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美食|通用分類:私房小菜|已有2評論


美國人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喜歡吃魷魚的。
就在距今不遠的1970年,美國漁民捕獲魷魚大多是誤捕,如果捉到了,要麼把它扔回去,要麼把它當作魚餌。然而,到1990年,這種無脊椎動物——現在成了炸魷魚圈——已經成為餐館的菜肴,與布法羅雞翅和填餡馬鈴薯皮一起,出現在美國各地菜單的開胃菜欄。
開胃菜領域的這一巨變可以追溯到幾個關鍵的催化劑:營銷的魔力、聯邦保護運動的意外後果,以及中國作為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海鮮超級大國的崛起。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鱈魚和鯡魚等美國傳統的目標魚類的數量急劇下降。由於對迫在眉睫的危機感到震驚,政治人士、大學和環保人士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辦法是鼓勵美國人多吃魷魚,因為美國有很多魷魚。他們共同發起了一場重塑品牌的運動,旨在說服美國人多吃這種無處不在的八肢軟體動物——這可不是一項小任務,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生物黏糊糊的,往往令人討厭。
1974年,麻省理工學院商學院學生保羅·卡利克斯坦提出了一個想法,從而改變了一切。如果廚師能像製作洋蔥圈一樣,給魷魚裹上麵包屑油炸,美國消費者可能就會接受魷魚的口感了。其他專家還認為,餐館老闆應該用「calamari」(炸魷魚圈)來稱呼魷魚,這個詞來自幾種羅曼語,聽起來更有異國情調。餐館嘗試了這種做法,效果很好:美國人開始點魷魚了。
1980年前後,這道菜變得大受歡迎,以至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魯斯的一家餐館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魷魚節,吸引了大約600名參與者。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個節日變得更加奢侈,參加人數激增至數千人。人們為活動製作了一個90米長的魷魚模型。孩子們戴上觸手。演員們上演了一出以魷魚為主題的道德劇。
這道開胃菜的人氣迅速上升,最終促使《紐約時報》在2014年創建了「炸魷魚圈指數」,這是一個追蹤潮流食品歷史興衰的工具。美國人在2022年進口或捕撈了至少8.5萬噸魷魚。
人類吃魷魚是有道理的。有環保意識的廚師喜歡它,因為它是地球上碳排放最低的動物蛋白來源之一。魷魚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也令人驚訝:海洋酸化似乎不會影響這種動物,海洋溫度上升會使其繁殖得更快。「魷魚確實是未來的食物,」暢銷書《四種魚和美國漁獲》(Four Fish and American Catch)的作者保羅·格林伯格說。
但是魷魚的加工是很耗時的,尤其是大規模加工。起初,這讓許多餐館不願將其作為主打餐品。然後中國介入,提供廉價勞動力作為解決問題的辦法。到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魷魚在中國加工,中國也捕獲了越來越多的魷魚。
這種轉變不僅鞏固了魷魚在美國餐館餐桌上的支柱地位;還幫助中國確立了在海產品領域的卓越地位。如今,出現在美國人盤子裡的大部分魷魚都是中國工業化船隊在南美公海上捕獲的。中國遠洋漁船數量多達6500艘,是其最大競爭對手(包括韓國和台灣)的兩倍多。墨魚和魷魚約佔中國遠洋船隊捕魚量的70%。
中國在海產品領域的主導地位引起了美國漁民、政策制定者和人權活動人士的深切擔憂。他們警告,中國正在以某種方式擴大其海洋覆蓋範圍,使世界各地的漁民處於競爭劣勢,侵蝕了管理海洋邊界的國際法,破壞了食品安全,尤其是在嚴重依賴魚類獲取蛋白質的較貧窮國家。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中國船隻頻繁非法進入其他國家的水域,加劇了軍事緊張局勢。美國議員對此感到擔憂,因為與中國陷入貿易戰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產品進口國。
我和我的團隊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與中國船隻及加工廠有關的一系列人權和環境犯罪令人擔憂。中國遠洋漁船隊與無數犯罪活動有關,包括襲擊阿根廷水域,以及違反中國法律關閉用於公開發送漁船位置的應答器。中國船隻還違反聯合國制裁規定,在朝鮮海域捕魚,從事暴力、無薪加班、強迫勞動、嚴重忽視船員和販賣人口等活動。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捕魚活動都發生在遙遠的海上,在人們的視線之外,這種虐待行為很難制止——這意味著,不管海鮮公司怎麼說,大多數買家都無法知道他們的晚餐是否出自這個系統。
就像為他們供貨的船隻一樣,中國的加工廠也依靠來自朝鮮、維吾爾和中國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強迫勞工。儘管美國嚴格的法律禁止進口用朝鮮或維吾爾勞工生產的商品,但我們發現,自2018年以來,使用這些工人的中國公司向數十家美國進口商出口了至少4.7萬噸海鮮,其中包括超過17%的美國進口魷魚,其中一些供應給美國軍事基地和公立學校食堂。
與維吾爾勞工有關的海鮮進口公司還與主要的食品服務、批發和零售品牌建立了供應關係,包括Sysco、沃爾瑪和魯傑羅海鮮,後者是美國最大的魷魚分銷商之一。我聯繫了這些公司,詢問了他們對漁船或與海產品相關的加工廠強迫勞動的各種擔憂。沃爾瑪等一些公司在回答問題時表示,它們譴責侵犯人權的行為,並希望其合作夥伴遵守企業標準。Sysco等其他幾家公司表示,他們會研究我們的發現。魯傑羅海鮮公司等許多公司則沒有做出回應。
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全球化使現代商業更有效率,產品更便宜。但它也拉大了生產者、搬運工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讓你更難知道自己所消費的東西是否受到強迫勞動或環境犯罪的污染。海產品供應鏈的船舶離海岸很遠,不斷在運輸途中,跨越無數個國家的司法管轄區,尤其難以追蹤,因為它們由許多環節組成——漁船、冷藏船、冷庫、加工廠、包裝商、出口商、進口商、批發商、雜貨連鎖店、餐館,最後才是消費者。
供應鏈法律旨在防止美國進口受非法勞工行為污染的產品,如血汗工廠服裝和衝突鑽石,但在監管海產品方面效果較差。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直接拒絕遵守,拒絕提供有關其船隻和加工廠的詳細信息。美國的立法者和聯邦機構缺乏政治意願,來運用現有的反奴隸製法律和產品追蹤法律,而這些法律本可能有所幫助。當涉及海產品違規時,調查進展緩慢,而且會使國際貿易協議複雜化。
海洋研究人員警告,魷魚的流行和無序捕撈正在導致它的消亡。今年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魷魚的數量正在迅速下降。研究人員還表示,魷魚種群的減少可能會對海洋更廣泛的生物多樣性產生影響,因為這種生物在海洋食物金字塔中佔有重要地位。
這是每個人的問題。很有可能,如果你在超市買到魷魚,或者在餐館裡購買被標榜為本地捕撈的炸魷魚圈,這些食物都是這個複雜故事的一部分。值得認真思考的是,它們是如何被捕獲的,中間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茉莉花兒 2023-10-30 04:12
人生匆匆,能將就蒜了!
回復 8288 2023-10-30 06:26
茉莉花兒: 人生匆匆,能將就蒜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1: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