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今年是氣候變化轉折年

作者:8288  於 2022-8-28 07: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新間與政治|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澎湃新聞記者 劉棟
2022-08-26 13:24  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對於許多西方國家來說,是一個轉折點,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氣候變化已經來到了臨界點,再這樣下去不行了。」整個學術生涯都在與地球的氣候打交道的陳德亮說道。
氣候學家一直在提醒的氣候變化會帶來的巨大影響今年夏天一下子被拉到了人們的面前。5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影響著歐洲人的生活和生產,持續數月的創紀錄高溫以及南歐的大範圍野火讓人觸目驚心。而不單是歐洲,亞洲、北美洲、非洲的許多國家也都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炎熱乾旱的夏季。
陳德亮

陳德亮

陳德亮出生於中國江蘇,現為擁有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6個院士頭銜的國際著名氣候學家,他曾先後三次被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破例聘為科學主任;2009年至2012年,他成為國際科學理事會首位華裔執行主任。
陳德亮的博士生導師是因為發現造成臭氧層空洞元兇而獲得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荷蘭科學家保羅·克魯岑(P. J. Crutzen),在氣候學界,他因為首先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這一概念而廣為人知。
作為一位具有全球視野的戰略科學家,陳德亮近幾十年一直關注著氣候變化問題,在他的科學視野里,氣象氣候不僅關注天氣的變化,也關心人類內心的冷暖。因為科學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8月24日,陳德亮院士在瑞典家中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hpaper.cn)的遠程專訪,就今年夏季的氣候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反思以及如何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挑戰,分享了他的思考和見解。
內華達州米德湖水庫乾旱裸露的土地。

內華達州米德湖水庫乾旱裸露的土地。

危機不在意料之外
澎湃新聞:您如何評價今年到目前為止的全球氣候災害事件?
陳德亮:今年這個情況,首先沒有超過預期,我們(氣候學家)沒有感到意外,都是在預料之中。
但如果我們要提前一年預測今年的極端氣候,氣象學上稱之為短期氣候預報,在科學上要準確預報的難度非常大。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從比較長期的觀點看,這樣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未來肯定會增加,這是沒有疑問的。
不過,我覺得今年的確是一個很不平常的年份,就是剛才你提的這一點——氣候學家說的以後會發生的嚴重事件被一下子拉到了人們的眼前,讓大家都有點措手不及。
我們在研究氣候變化時常常關注未來幾十年的變化,很少聚焦十年以內的事情,因為從科學上講這麼短期的準確預報幾乎是不可能的,它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發生。而今年就發生了,這的確是很震撼的事,並且範圍這麼廣,程度這麼深。今年全球氣候的圖像是我們以前想象的多年後才會發生的圖像。
澎湃新聞:歐洲今年的情況似乎也特別嚴重?
陳德亮:是的,今年給歐洲人的感覺就是我們已經到極限了。比方說森林大火,今年歐洲森林大火很多,主要在南歐中歐那一帶,我所在的國家瑞典已經派消防員去支援了,但我們已經感到,大火要燒到家門口了。
南歐的乾旱大家也都知道,今年已經幹得太「離譜」了,歐洲的幾條大河都見底了。原來義大利是產稻米的,歐洲一半的稻米是義大利供應,今年可能要減產至少40%。
澎湃新聞:有研究說歐洲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要比其他地區更大更快?
陳德亮:首先,大陸的變化比海洋要大,增溫比較快,海洋可以吸收儲存很多熱量,陸地不行。第二,歐洲整體屬於中高緯度地區,在氣候變化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越往北極走,變化幅度越大,這主要是受「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如果全球升溫兩度的話,那麼歐洲可能要升四度。
西班牙加利西亞奧倫塞的森林大火

西班牙加利西亞奧倫塞的森林大火

未來需要警醒之處
澎湃新聞:今年夏季快要結束了,許多人覺得熬過去就好了。從科學的角度,您有什麼提醒嗎?
陳德亮:今年的極端天氣事件基本上是同時或接連發生的。首先是高溫,這個大家都感受到了;第二是乾旱,也已經發生了;第三是馬上很有可能要來的(暴雨)洪水,科學上我們稱之為複合極端事件。
這些極端事件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是連鎖發生,現在乾旱的地方這麼多,意味著許多地面水汽都蒸發到大氣里去了,但它們最後還是要回到地面的。落到哪裡?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降雨量不會是通常的降雨量。美國加州的科學家已經在預測,那裡持續20多年的乾旱后可能會有一場大洪水降臨,將整個地區淹掉。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地區最近經歷了持續乾旱,土壤將變得過於乾燥和硬化,無法吸收降水,就會導致山洪暴發。
澎湃新聞:這種情況似乎已經在一些地區發生了。美國西南部地區最近發生了「千年一遇」的極端降水。8月5日,加州炎熱乾燥的死亡谷遭遇的極端降雨——三個小時內傾瀉的水量大約相當於年平均總量的75%。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炎熱乾燥天氣后,全球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類似的擔憂。
陳德亮:是的,第二個值得我們警醒的是:氣候變化在有些方面可能已經到了「臨界點」。
為什麼這麼說?比如說高溫,以前我們可能覺得人體能夠承受的極限大概是40℃-42℃,再高就不行了。在氣象學中,我們有一個 「濕球溫度(wet bulb temperature)」的概念(理論濕球溫度下,大氣中水分飽和,蒸發和冷卻都不再發生。)如果濕球溫度達到32℃,即使身體健康、具有較強氣候適應能力的人群也無法正常工作;如果濕球溫度達到35℃, 人體無法再通過發汗來為自己降溫,此時即使健康的人也可能在很短時間死去
人體對高溫的適應是有一個上限的。這就是臨界點。今年在很多地方已經逼近,甚至已經超過這個臨界點了,而超過臨界點就是一個致命的環境了。
今年到目前為止,歐洲、北美和亞洲許多地區的極端高溫都非常厲害。這是對我們的一個警示。我覺得今年是個轉折點,讓許多人認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了。
另外,還有一點我們經常可能忘掉,就是除了氣候變化以外,它本身和人類的活動是一個正反饋。城市越熱,大家就越喜歡用空調,就有更多熱量增加(被排到了室外),這個熱量增加也是不得了的。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澎湃新聞:您的老師保羅·克魯岑第一個提出了「人類世」的概念。您怎麼看待這個概念對於我們理解氣候變化問題的作用和意義?
陳德亮:我認為這可能是目前全球變化研究里最重要的一個概念,這意味著在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活動已成為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子。
如果我們不認識到這個問題,就不可能去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總覺得發展經濟都是好事,然而它也會帶來環境問題和氣候災難,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平衡。如果把自己的未來都搞沒了,經濟發展再好又有什麼用?
澎湃新聞:除了今年的高溫乾旱以外,還有哪些是被我們忽視的?
陳德亮:南北極的升溫值得我們密切關注。今年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北極升溫要比全球平均高四倍。
我剛才說的「北極放大效應」會對歐洲、北美這些離北極圈較近的地區產生更大的影響,氣候變化也幅度更大。有一個強信號就是降水,特別是極端降水會增加,洪澇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此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里提到了一類「影響極大但不太可能發生的」極端事件,比如南極的冰川融化,如果南極的冰川大量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比現在的預期上升成倍增加,這將是毀滅性的。很多人批評說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為什麼還要說?但是我想有必要提醒人們這種概率很小,但是一旦發生就不得了的事件。
乾涸的歐洲運輸大動脈萊茵河

乾涸的歐洲運輸大動脈萊茵河

我們該如何應對
澎湃新聞:北歐國家比如瑞典是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
陳德亮:對瑞典來說,高溫方面的應對還很少,因為這裡的平均溫度還比較低,大家還是喜歡高溫的,出現幾天高溫大家覺得很爽。
但我覺得這也存在危險,其實高溫跟所有災難一樣,一方面是災難本身,一方面是承受災難的能力,你的韌性,這個韌性就跟社會文化有關係。
瑞典做得好的地方是防災意識很強,非常注重日常的訓練。政府部門發放統一的災難應急生存手冊。我們,包括孩子們都參加過這方面的課程,都會在野外的基本生存技能。我們家裡除了電爐以外,還有燒木頭的爐子,常備有電池、手電筒、充電寶、收音機,兩個星期的飲用水。冬天我們會學會保暖,一家人就待在一個房間里,因為人體可以發熱。
當然瑞典也有問題,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對獨居老人的關心;第二就是歐洲人十分重視夏季的休假,如果遇到危機,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澎湃新聞:您如何評價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
陳德亮:如果我們對世界所有國家簡單地劃分:第一類國家是北美歐洲這樣的發達國家,已經發展得不錯了,基本上到頂了。在氣候減排問題上,發達國家做得不夠,應該不僅自己要減排,還要去幫助其他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因為發達國家對於氣候問題的歷史責任最大。
第二類像中國、印度這樣發展比較快的國家需要進行能源轉型,不能再走發達國家的老路。第三類就是欠發展的國家,比如小島國。那些國家做不了太多的事,對於碳排放沒有太大影響,但是海平面上升以後,最倒霉的就是他們。
眼下,全世界仍然沒有把氣候變化——人類共同的環境作為一個最大的共同目標來應對,俄烏衝突的發生及帶來的結果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仍在對氣候這個公共資源繼續破壞。
澎湃新聞:大家如何才能真正重視起來?
陳德亮:一種可能是,有一天發生一起特別大的災害,一下死了許多人,大家一下醒悟過來。當然沒有人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第二,就是有前瞻性和感召力的領袖人物來號召大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老百姓普遍都提高覺悟,但是這個事情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澎湃新聞:人們會願意為了氣候變化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嗎?
陳德亮:我的體會是,這是可能的。舉例說,我所在的瑞典哥德堡大學,很多教授並沒有買車,我自己每天步行半小時到單位,無論是開會還是上課都是步行,在校園裡幾乎每天走滿一到兩個小時。學校有個汽車共享的APP,誰要用車都可以在APP上申請,十多輛車完全解決了不少人用車的問題。
最終,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需要世界各國科研共同努力,也需要每個老百姓承擔起責任,更需要創新治理推動文明進步,實現科學的終極價值。

責任編輯:張無為   圖片編輯:陳飛燕

校對:張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00: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