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有人再向你販賣病毒恐慌,就把中學生物書扔給他

作者:8288  於 2022-4-19 03: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新間與政治|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2022年,我們每個人都很不容易,尤其是處於封控狀態下,對抗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種的上海人、吉林人、蘇州人、西安人、深圳人……


我知道,這份名單會很長。


我們的壓力不僅來自於讓渡了出行的自由、經濟的活力,更源於藉助疫情,枉顧科學常識傳播謠言、不實信息的幕後黑手們,上下其手,販賣焦慮所製造出來的集體精神壓力。


明哥盡己所能,抨擊一切謠言。


今天也科普下微生物的基礎知識,保證任何學習過中學生物科目的人,都能重歸常識,拒絕別有用心之人,給我們戴上病毒恐懼症的帽子。




1

什麼是細菌?


單細胞的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

具有獨立的生長繁殖能力。

直徑大小在0.5-5微米,用普通光學顯微鏡就能看到。


什麼是病毒?


非細胞生物,僅有核酸和蛋白衣殼;

不具有細胞結構,無法生長繁殖、能量代謝;

寄生在細胞內存在,體外不能用培養基培養;

直徑大小20-400納米,體積只有細菌的千分之一,需要放大萬倍以上的光學顯微鏡才能看清。


病毒的英文名稱是:Virus,從古拉丁語的詞根Vir-來看,既是蛇的毒液又是人的精液,既毀滅生命,也創造生命。


它跨越了無機和有機,介於了生命、非生命之間。


遺憾的是,從第一種病毒被發現是有害的開始,就取了Virus的英文名字,就註定了這種微生物,被污名化的歷史。


直到後來,科學家們發現細菌、病毒,作為微生物既有有益的種類,也存在有害的種類,並非全部有毒,卻再也無法改變命名方式了。


地球的歷史有45億年了;

細菌、病毒,已經存在了30億年了。


它們,就像萬千生命森林中的蜜蜂,傳遞著信息,嫁接著基因。利用太陽的能量和地球的資源,它們創造出生物圈,同樣創造出了人類。


人類只有200萬年的歷史。


不是細菌、病毒要侵襲人類;


人類作為病菌的子孫,才是這片土地的後來者。


單純從數量來說,人體90%的比例都是細菌、病毒。


一個正常人體,擁有著100萬億數量的活躍細菌,是人體細胞總數的3-10倍,基因總量是人類基因總量的100~150倍。


從質量上來說,體重50公斤的人,消化系統里就有大概2公斤重的細菌。


從分佈上來說,每平方厘米的消化道內壁上,就分佈著100億數量的細菌。


你腸道中的細菌,如果一個個排列起來,可以繞地球整整2周。


益生菌,佔據了體內細菌數量的絕大多數(75%)。如果人體內沒有益生菌,幾乎無法生存的。


人類腸道內中,活躍著超過14萬種的病毒,其中一半以上,我們依然無法了解。


其中,有11萬種的病毒,是一類特殊的病毒:噬菌體。




在人類的遠古祖先時代,距今在2.2-3萬年間,就有病毒在反覆不斷地嘗試插入人體的基因片段中,雙方不斷地對抗、融合。


人體基因組存在17種病毒DNA,使得非人類的DNA數量達到36種。


所以,人類DNA的8%來自於病毒,並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純凈的基因,它們和人類的免疫系統已經融合。


病毒,也算是人類的祖先之一。


人類繁衍下一代時,受精卵在母體中發育、成長,免疫系統會把它當成外部的物質,產生排斥反應和攻擊,導致人體無法成功受孕。但是人體中有一種特殊的病毒,和母體共生,提醒免疫系統不要誤傷受精卵,使之能夠順利在母體里成長,最後形成一個胚胎,成為一個小孩。


如果用細菌、病毒的數量來判斷,人體比衛生間的馬桶還臟。

但如果用細菌、病毒的危害性來判斷,人體卻又相當乾淨。


除了極少數在人類歷史上造成了災難的病毒,幾百萬年來,在人類的進化史上,細菌、病毒和人類共生共存。


與其說細菌、病毒是人類的敵人,不如說,人類只是細菌、病毒在這個星球上的進化過程中,選擇的宿主、載體而已。


借用尹燁的一句話:


進化到大腦如此發達的人類,自以為無所不能,卻忘記了為何而出發;


細菌、病毒,恰如大海中的航標和燈塔,提醒著我們,莫忘生命之本。


人類在對抗黑死病、天花、乙型肝炎、鼠疫、麻疹的戰役中取勝,也一定會取得抗擊新冠疫情的最終勝利。


然而,除了因為運氣原因,消滅過唯一的一種病毒:天花,之後人類從來沒有再消滅過任何一種細菌、病毒。


2

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天花,是一個離生活很遠,說來已經比較陌生的病症。我們從來不覺得它對人類有何危害。


但是,在二百年前,它還是全球不同國家,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談之色變的恐怖病症。天花病毒,通過呼吸道和飛沫傳染,人體一旦被感染,就會出現高熱斑疹等癥狀,死亡率高達30%以上。即使感染者死去,天花病毒依然可以在塵土中存活數月,生命力極其頑強。


天花病毒,是如何被消滅的呢?


如果不是大自然看人類可憐,饋贈了一點運氣給人類,依靠人類自身的能力,我們恐怕到現在,還沒有消滅過任何一種病毒。


18世紀的英國,有一位醫生,名叫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見過各種天花病症,做了數萬字的醫案筆記,苦苦思索如何治療天花。


直到四十七歲那年,一個當地奶牛場女工無心的玩笑話,給予了苦苦思索中的詹納一個靈感。


她說:人如果傳染上牛痘病,就不會感染天花了。




他調查之後發現,果然!


牧場中的奶牛也會得天花,導致皮膚出現牛痘膿包。


但是,擠奶女工,經常接觸到牛痘膿液,雖然可能會染上輕微的天花癥狀,但是對健康並無大礙, 反而終生不會再罹患天花病,彷彿獲得了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猶如在黑暗中長久摸索中,看到了前方的一絲光亮,興奮不已的他,立刻果斷行動。


先出資購買了牛痘膿皰,然後遍尋罹患了天花病的志願者,最終有一位自願接受實驗的男孩報名參加。


期待已久的景象終於上演了:從奶牛的牛痘中提取膿液,將其接種至男孩體內;男孩在牛痘康復後接觸天花病毒,竟然絲毫沒有染病。


天花的剋星,終於找到了。




從那以後,疫苗,正式進入人類的醫學文明體系中。


用來接種的牛痘膿液,就是人類歷史上發明的第一種疫苗,被詹納醫生稱為vaccine virus(來自奶牛的病毒),後來被簡略為vaccine,用來泛指各種疫苗。詞根vacc-,指的就是奶牛。


然而,人類迄今為止,注射之後就完全可以消滅病毒的唯一一種疫苗,完全是大自然透露給人類的生命機密。


從那以後,人類自己研發出來的疫苗,從來沒有消滅過任何一種病毒。


目的也只是儘可能地減少病毒的傳播率、防止病情惡化、提高人體免疫力。


有些疫苗,比如針對新冠病毒的,無論是滅活技術路線,還是mRNA技術路線的,不僅要打一針,最好要打第二針、加強針……


3


人類無法在大自然不私下饋贈的情況下,獨立消滅任何一種細菌、病毒。


這是否就代表,人類無法在生態失衡的情況下,戰勝細菌和病毒的侵襲,任由它們以超越人類承載極限的方式,瘋狂肆虐呢?


絕對不是。


事實上,在新冠病毒之前,人類已經取得了和天花、麻疹、季節性流感、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禽流感、埃博拉、輪狀等病毒的壓倒性勝利。


這種勝利,從來不是以絕對消滅為目標,而是以人類可以承載的代價,使得病毒的危害降低到了最小。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印發的「2019」03號文件,2010-11至2014-15 季節傳染性、季節性的流感,帶來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的,全國平均每年有8.8萬例。


請注意,這還是季節性流感直接致人死亡的數量(Die from),而沒有統計那些死前帶有流感(Die with)卻統計為其他原因死亡的人數。


在1992年之前,我國居民共有6.9億人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達到9.75%,每年因乙肝等相關疾病而死亡人數高達27萬人。


在美國默沙東近乎無償捐獻技術、生產線、人力培訓的支持下,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從9.7%降至2014年的0.3%,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了3000萬人。2012年5月,世衛組織證實我國實現了將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標。


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前,傳染性超強、危害很大的病毒是:輪狀病毒,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4年之內幾乎都會被它感染。


也就是說,現在全球每年新增的1億多兒童,幾乎都因為它產生腹瀉,其中近2千萬孩子中重度腹瀉,曾經每年有50-100萬的孩子因為輪狀病毒而死亡。


我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占嬰幼兒總人數的1/4


哪怕感染過,自愈之後還會反覆感染,只不過癥狀比較輕微。如果人類對它也嚴防死守,動不動全員核酸篩查,每年篩出上億的陽性確診病例,毫不稀奇。


2006年疫苗研發出來后,輪狀病毒致死的孩子數量明顯下降,2013年降到了25萬左右,2020年前後已經降低到了3萬左右。


如果我們把傳染性的定義,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轉移到社會氛圍下情緒傳染、社會評價壓力的範圍內,白酒、香煙不僅有成癮性,也有「社交傳染性」。


2021年5月26日,國家衛健委與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我國煙民超過3億人,每年致死超過100萬;


2016年,我國因為飲酒,而酒精中毒、罹患慢性神經系統、腦部疾病而死亡的,男性65萬,女性5.9萬人。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把這些在中國致死人數遠高於冠狀病毒的細菌、病毒、上癮商品,畏之如虎、談之色變,更沒有制定把它們堅決消滅的目標,也沒有動不動集體檢測的運動。


恐懼,是源於未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旦對它們有了科學的認知,我們就熟悉了它們可能會導致的癥狀,制定了常規化的診斷、疫苗、救治方案。


歷史上,那些不幸感染了特定病毒的確診患者,不用擔心被單獨隔離,不會由於社會的歧視壓力而「社會性死亡」,也不會去恐慌性地擠兌醫療資源,因為確診患者都知道,醫護體系已經擁有了可靠的疫苗、科學的診斷和救治方案。


整個社會在無法、也不可能消滅所有有害病毒的情況下,依然在良性運轉。


人類的文明在不斷進步,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水平在穩步提升,家庭和個體的生活品質在不斷提高。


歲月,靜好。


我相信,只要你有了初中年級的生物知識,一定會認可本文的客觀事實。


只不過,在巨大的集體性情緒的支配下,我們總是在無意識之中,喪失了自主權,忘記了常識,而任由恐慌、焦慮的情緒,控制了我們的大腦。


從今往後,如果你再看到任何鼓吹病毒可怕的文章,聽聞人類要和所有病毒都不共戴天、必須除之以後快的觀點,大可置之一笑。


堅守常識,拒絕人云亦云,在2022年的現在,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顯得彌足珍貴!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BANGZI 2022-4-19 04:41
蹭熱度的帖子。新冠顛覆了太多科學家對病毒的認知,所謂的常識讓多少人吃了虧。到了後期人們才迷迷糊糊地有了些認識。
回復 growingfox 2022-4-20 00:48
一直到輪狀病毒,作者寫的基本是對的。但之後,且不說把吸煙喝酒導致死亡作為論據是否合適,僅僅把清零等同於消滅特定病毒就不再科學了。新冠的傳染性很強,傳播速度很快,清零是為了切斷傳播鏈,而不是消滅新冠病毒。根據作者的數據,兒童感染輪狀病毒的死亡率大約是千分之三。但是新冠病毒針對老年人的死亡率在2%~3%,而且後遺症未知。這是恐慌的根本原因。最終人類一定會和新冠病毒共存,但如何走到那一步是有不同的途徑的。西方的躺平政策並適合現在的中國。中國下一步可能會研究如何加強對老人的保護,然後逐步開放,最後達到共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2-23 21: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