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啥別的意思,只是覺得,很多活潑生動的老上海話,現在幾乎沒人講了,有點可惜。
形容面孔難看,只是一個「蔭頭」。我暫時借來派派用場而已。
真要認真講起來,一個人,面孔要長得好看,豈止百里挑一,不是千里挑一嘛,也起碼是五百里挑一。
所以,面孔不好看是常態,大可坦然處之,而不必心有戚戚焉。
這裡面,也要分。形容詞么,也分前綴後綴。
有一些是可以直接與面孔對接的。
比方講,討債面孔1、隔夜面孔2、吊煞鬼面孔3、猢猻面孔4、撤污面孔5、蠻娘面孔6、死人面孔7、雜夾種面孔8、刮訕面孔9、戇朊面孔10。
「討債面孔」,一般是指,看隨便啥人也不入眼的面孔。上海話里專門有一句來解析討債面孔,叫,一隻面孔,看上去就是 「欠伊多還伊少11」。
這正是上海話的精彩。討債面孔還要分層次:欠而不還的,伊撥儂看只討債面孔;積極還款,但一時能力搭不夠,還有積欠的,伊也撥儂看只討債面孔。這也太不厚道了吧。
「隔夜面孔」,望文生義么,就是睡眼惺忪,牙齒沒刷面沒揩。引申為疲憊、無精打采。
上海人講早上不揩面的小囡叫「貓面12」。我從小被家母罵:「嗰小頑咋啦,貓面就走出去啦。」小囡儕有點「賴揩面」的。
與隔夜面孔相近的,還有:「一隻面孔睏不醒13」。不過,講面孔「睏不醒」,還有別的意思。眯起眼,張不開,也叫「睏不醒」。更加撮掐的講法是「天不亮14」。這也是上海話的特點,七繞八彎,結果在別的地方等著你。
「吊煞鬼面孔」,有不把你嚇死決不罷休的意思哦。講穿了,就是不像人面孔。
在上海話里,不像人面孔的講法,還有不少。
比方講,「一隻面孔像赤佬15」。民間理解,「佬」也是鬼,赤是紅色,蠻像「吊煞鬼」拖出來的一根舌頭。
上海人還常常這樣講人,「哦唷,一隻面孔吤『神抖抖16』啥體啦」。或者「咦,哪能一隻面孔『鬼祟祟17』啦」?神與鬼,也都不是人。
小囡白相得太開心了,面孔弄得齷齪扒拉。家長就講,還不回來汏面,一隻面孔像「野狐臉18」。狐狸當然不是人,野的更加不是。
小姑娘化妝過分了,叫「一隻面孔妖形怪狀19」。妖怪當然不是人。
講「一隻面孔像豬頭三20」,其實是指人的賤。豬也不是人。
而講「一隻面孔肉膈氣21」,也肯定不是講人肉,多半是豬肉。這裡「肉膈氣」的意思,幾十年來,我一直也無法對北方朋友解釋清爽。現在好了,它指的正是「中年油膩」。
還有「猢猻面孔」。猢猻還沒變人就不是人。據說最早是指拱嘴,也指表情多到停不下來的朋友。順便說一句,老早上海家長罵小囡「猢猻精」,真的有「還沒進化好」、「不像人樣子」的意思。
人就要有人樣子。雖然是人,卻沒有人樣子,也會被視為不是人。
因此,講「一隻面孔惡形惡狀22」、「一隻面孔賊頭狗腦23」、「一隻面孔賊忒兮兮24」,都沒把這種人當人看。
講「一隻面孔長得歪皮洞宮25」,也是講,本來是人,結果長得不像人了。
「撤污面孔」、「蠻娘面孔」,都有不給人家好面孔看的意思,程度不同而已。
有道是,「面孔一板,黃先生出來」,其意自解。至於「蠻娘面孔」么,當然還有「蠻爺面孔」,要看指的是男是女,所以只算一個。其意皆為,儂又不是親生的,待儂吤好啥體啊。
與此相類的,恐怕還可以舉出一些來。
比較著名的是「一隻面孔像刮過漿糊一樣26,板起之27」。要曉得,老早裁縫做衣裳,儕要先上漿的。一上漿,就板牢了。一隻面孔就此「版版六十四28」【注1】。
比「刮漿糊」更甚的,是「面孔鐵板式29」。而比「一隻面孔板起之」更甚的,則是「一隻面孔唬起之30」。
寫到此地,我很想到廟裡去燒香,參念各位到窗口單位辦事體,頂好不要碰著這種面孔。
「死人面孔」其實也有上面講到的那種意思。
不過它還有一解,就是因為生毛病而面色難看。比方講上吐下瀉,比方講胃出血,等等,一隻面孔「葛潦絲白」,儕可能被看作「死人面孔」。
「雜夾種面孔」,是指轉基因沒轉好的面孔,賽過基因編輯脫靶。否則,上海人就不講「雜夾種面孔」了,而是講「外國人面孔」,那才是褒義。
「刮訕」面孔,指有種人肚皮里存不牢事體,一嚇就會講出來。現在講法就是「慫」。
「戇朊面孔」就用不著解釋了。
有些講面孔難看的,雖有貶義,總還是依據了基本事實的。
比方講,老酒吃得醉熏熏,才會講儂「一隻面孔像關公31」;皮膚顏色太深,才會講儂「一隻面孔像黑炭32」。長得「凹面沖額骨」的,才會叫「一隻面孔像哧屁豆33」,也就是趙本山講的「豬腰子臉」。
用數字形容面孔難看的也不少。
比方講,「一隻面孔長得幺二賊角34」、「一隻面孔長得不三不四35」、「一隻面孔長得五䫲六腫36」、「一隻面孔長得七撬八裂37」;也有講「一隻面孔長得不二不三38」、「一隻面孔長得豬五雜六39」 【注2】、「一隻面孔長得七歪八畸40」。
也有自嘲的講法,現在叫「自黑」。
我在石庫門弄堂里,聽到過不止一個人這樣自嘲自己尋不著女朋友的:「哦唷,有啥講頭啦,儕怪爺娘生活沒做清爽41呀」。也有叫「生活粗糙」或者「生活弗靈光」的。
我在花園洋房沙龍里,也聽到過有名人這樣自嘲:「上帝在造我的辰光,打了一隻瞌充42。」
最辣手的講法,我以為是這兩種。
一種叫,「一隻面孔長得隔夜飯也嘔得出43」。各位自己去想象。
還有一種叫,「一隻面孔長得像只踏癟忒個夜壺(痰盂罐)44」。其實,上海人講「搨扁夜壺」就是這個意思,講得快一點而已。
需要說明的是,有三種是我故意不收進來的。
有人講,「面孔皮蛋色」。其實是「額角頭皮蛋色」,指印堂發黑,有霉掃星下凡。
還有人講,「面孔地牌式」。其實是,「眼睛地牌式」。扔色子,兩個六點為天牌,兩個一點為地牌。「眼睛地牌式」,大致是「眼烏珠定漾漾」的意思。比方講,「哼,小鬼,覅看儂現在狠三狠四,倷爺轉來儂就『眼睛地牌式』了」。
還有人講,「聰明面孔笨肚腸」為啥不算?因為它與面孔好看難看無關。你想呀,就算伊一副笨肚腸,戇得臭要死,一隻聰明面孔還是可以看看的呀。
說不定還是一條錦鯉呢。我就集集追看。
(完)
【注1】「版版六十四」是有出處的。原意是,以前鑄銅板,每一次只鑄32個,作為業內規矩,一成不變。因其模版分陰陽兩爿,共64個孔。故稱「版版六十四」。
【注2】「豬五雜六」也是有出處的。原指舊時小菜場的行販心術不正,賣豬肉的,以豬五匹,雜畜六匹,宰殺后將肉混作一處出售。原有以次充好之意,后引申為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