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直挺挺地倒下去」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
「太極宗師」馬保國親身為大家演示了。

這一場面就發生在前天。在山東的一場擂台賽中,「混元形意太極門」創始人馬保國在比賽中僅用時30秒就被擊中面部,倒地不起。
擊倒他的,是50歲的業餘選手王慶民。根據王慶民在所的山東金鼎智達武術健身俱樂部的聲明,王慶民實屬「民間傳統武術愛好者」,在部隊學過一些擒拿格鬥,退役後主要學習形意拳,僅此而已。
這是賽前馬保國發布的微博:

這是他賽后發布的微博:

顯然馬保國並沒有為傳統武術正名,他只是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名了一下。
馬保國並不是第一個在擂台上被痛打的傳武大師。在他之前,太極雷雷、「里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師都已經栽過了跟頭。
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日常,太極、詠春、八卦……各大門派前仆後繼,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
每個大師上台之前都自信滿滿,聲稱要教訓無知狂徒,為傳統武術正名。一登擂台,卻又紛紛丟盔棄甲、臉腫鼻青。
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掌門花式挨揍史
史上最快倒地:雷雷
第一個開啟傳武擂台之旅的是太極傳人雷雷。

雷雷對傳統武術,尤其是自己修習的太極充滿自信,對現代搏擊頗為不屑,自稱能輕鬆破解MMA(綜合格鬥)中公認無解的技術「裸絞」。因此與退役MMA選手結下樑子,約了一架。
在開戰之前,雷雷擺出了白鶴亮翅的抱架:

這個抱架很帥,但是不太實用:三秒鐘過後,雷雷就被擊倒在地,並被按在地上痛毆,在比賽僅進行了10秒鐘的情況下,裁判不得不提前中止比賽,解救雷雷。

在賽后採訪中,雷雷表示摔倒並不是因為對手的拳太重,而是自己腳底打滑;
交手中落入下風則是因為手下留情,沒有使用內力。
被問及為什麼有內力不用,雷雷表示:可能會出人命,「術高莫用」。
值得一提的是,馬保國在賽后曾點評:雷雷不懂實戰,不懂接手,而自己則懂得「接化發」,可以「唱著歌破裸絞」。
史上首位被裁判KO的選手:鄭家寬
鄭家寬身兼詠春、太極兩派弟子身份。一方面,除了自稱習得「失傳已久」的《五枚師太古詠春金雞拳》外,他還拜入太極「大師」馬保國門下成為入室弟子。
去年五月,鄭家寬與跆拳道選手張龍進行了一場跨界對決。

在比賽中,鄭家寬多次使用掐喉嚨等犯規動作,先後被裁判警告三次,最終被張龍使用「十字固」技術制伏。

正常來說,此時比賽勝負已分,雙方應當握手言和。惱羞成怒的鄭家寬卻在起身之後偷襲對手。此時,看不下去的當值裁判出手了,他使用一招「裸絞」從背後再次制伏了鄭家寬。

由於本場比賽,鄭家寬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被對手和裁判先後制伏的男人。
雙拳不敵一手:余昌華
太極輸了,中國功夫沒輸,畢竟其他門派還沒有出手。很快,兩位詠春高手也站出來向現代搏擊宣戰。
他們是一對師徒,師傅余昌華是詠春六段,據稱是葉問徒孫,徒弟丁浩年齡26歲,正是拳怕少壯的年紀。

和余昌華對壘的是業餘拳擊手熊呈呈。據熊呈呈稱,他右臂曾受嚴重傷病,所以右臂背在身後,打拳只用左手。
可能是缺乏對陣獨臂選手的經驗,余昌華的詠春寸拳、標指等高級技術無從施展,反而很快被讓了一隻手的熊呈呈擊倒在地:

原定三回合的比賽在進行了一回合后,裁判宣布提前結束,因為比賽已經沒有懸念。
賽后,余昌華總結了比賽失利的部分原因:
首先,自己帶傷上陣,但是很硬漢,沒有對外聲張。

其次,食宿不到位,7個人才兩個菜,沒有吃飽。

再次,比賽場地突然由廣東改到北方,氣候不適應,牙疼、流鼻血,影響競技狀態。
雖然裁判判余昌華負,但他認為:「熊呈呈在攻擊我的過程中……有效的擊中的話,就一兩拳。」
也就是說自己沒輸。
一場比賽被打倒六次:丁浩
余昌華的弟子丁浩則主動向年齡比自己大13歲的選手發出挑戰,誓要為師門報仇。

一開場,他就使用詠春「寸拳」連續攻擊對手的頭部,孰料對方被擊中幾下后並未受傷,反而將丁浩摔倒在地。此後丁浩連續被擊倒六次,裁判宣布比賽結束。

除了師傅余昌華總結的部分原因,如食宿、氣候之外,丁浩還提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場地都是對方的人,贏了可能走不掉。
有媒體採訪了當值裁判,他對丁浩的評價是:「一分鐘后還在堅持……還是挺頑強的。」
對於這場比賽,詠春全國總會表示:二人不能代表詠春。
開局挂彩:田野
接下來粉墨登場的是「里合腿」高手田野。

田野的看家功夫是腿法,自稱曾打敗俄國80KG級拳王。
他的出場look是貂皮大衣,賽前宣言是:要用「里合腿」和「鐵牛肘」讓大家知道什麼是中國傳統武術。
比賽開始后,田野開始了狂風驟雨的攻勢,不停用擺拳攻擊對手頭部,攻勢雖猛,對方卻無動於衷。反而是田野挨了一套肘擊+上勾拳之後,馬上血流滿面,緊急包紮。

帶著紗布的田野在第二回合進行1分42秒之後,被一記飛膝擊倒,比賽結束。

賽前豪言要秀出的「里合腿」和「鐵牛肘」也沒來得及施展。
幾天後,有人在火車站遇到了田野,他獨自一人拎著旅行箱,走路一瘸一拐,顯得頗為落寞。


傳統武術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把自己騙了
太陽底下無新事,挨揍的滋味,田野、雷雷的師父、師叔們早就品嘗過了。
上個世紀,香港武術界曾多次到東南亞交流,次次都是慘敗而回。

〓1958年,香港太極拳師40秒被泰拳拳手擊昏

〓1974年,中泰拳師「生死決鬥」,中方0勝4負
早在民國時期,由於實戰能力堪憂,有識之士對於「國術向何處去」這一問題就進行了深入探討,主流意見是:「練國術目的是要積極的來鍛煉國民的體魄,並不是目的就在於格鬥」,「套路」形同體操,恰好合用。
1955年,國家體委正式取消了對抗形式的武術比賽,以套路表演為主,武術全面體操化,距離實戰就更遠了。
出生於1915年的國家級榮譽武術裁判康紹遠,從民國時期就開始學習「國術」,是中國屈指可數的武術九段之一,親身經歷了傳統武術「套路化」的進程。

他對武術的看法是:「武術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術的形成」。「武術不是起源於技擊,而是起源於舞蹈。不能因為動作跟技擊好像類似、相同,就誤認為武術是為了打人的技擊性練習」。
對於武術的實戰能力,他評價道:「年輕時,我也是堅信武術的技擊性。後來接觸了拳擊、摔跤、擊劍以後,從武術與這些項目的比較中,我才發現,武術就是一個鍛煉項目和鍛煉身體的各種姿勢:如果不練習拳擊、摔跤、擊劍等項目,你是不會認清這個問題的。並且,從技擊的角度來看,只練武術在認識上會走上歧路。」

可惜大多數傳武練習者並不具備康紹遠先生的自知之明。
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寫道:無知即力量,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雷雷、田野們的自信來源。
在嘗到現代搏擊的鐵拳之前,這些沉浸在個人世界的大師們,既沒有經歷過科學的訓練,又嚴重缺乏實戰經驗,以至於對現代搏擊體系訓練下的對手一無所知。

〓拳擊手的力量

〓拳擊手的速度

〓拳擊手的敏捷性
經過長期的發展,現代搏擊早已成為一門包含理論、裝備、訓練方法、飲食調配、心理輔導在內的精細科學,一項經受全世界十億雙眼睛考驗的成熟項目。
相比之下,傳統武術仍在閉門造車,既不重視訓練,也極少實戰,不強調力量、速度、體能,反而沉迷於玄而又玄的「內力」、「寸勁」。
在某檔尋找武術大師的節目中,雷雷曾展示過自己的獨門神功:向一隻西瓜拍出一掌,然後讓工作人員把西瓜切開,西瓜內部看起來像是腐壞了一般。
雷雷解釋道:這便是內力的作用。

事後有記者透露,雷雷所拍打的西瓜,在表演之前已被工作人員做過手腳。
其實,就算能打壞一個西瓜,又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呢?中國運動員林丹可以用羽毛球輕鬆打穿西瓜,靠的並不是什麼秘不外宣的神功,就是大力出奇迹而已。

在擂台上,無論是呂剛的「點穴」還是田野的「里合腿」亦或詠春的「粘手」、太極的「卸力」,最終都沒有讓傳武大師們逃過被直拳與飛膝KO的命運。
希望這些挨揍的慘痛經歷能讓傳統武術愛好者意識到,作為一項運動,格鬥並沒有什麼反物理規律的神奇竅門,它遵循一切運動項目的普遍規律:更快、更高、更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既然格鬥是一項運動,那麼格鬥家首先應該是優秀的運動員,但任何項目里的像樣運動員都不會有田野、雷雷這般糟糕的身材管理——在他們身上幾乎看不到任何訓練痕迹。

〓大腹便便的里合腿「大師」
他們的實戰表現正與他們的身材相配——與格鬥選手的比試幾乎都是一邊倒的慘敗。
他們的拳頭綿軟無力,對手甚至懶得防守:

〓田野VS格鬥狂人

〓丁浩VS熊呈呈
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極差,連簡單的直拳都防守不住:

同樣乏善可陳的還有他們的體能狀況。
昨天(6月26日),坐擁近200萬粉絲、號稱精通八極拳、千斤墜、寸勁掌的散手大師劉俊擂台對陣職業選手薄福凡,結果比賽進行1分鐘后就因體力不支棄權。

〓開場10秒鐘后,劉俊向裁判表示:累死了
沒有基本的身體素質,一切技術都是空談。
不久前,71歲的施瓦辛格就用親身經歷證實了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當時,施瓦辛格正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推廣運動與健身的阿諾德體育節。
現場粉絲火爆如潮,斯瓦辛格背對演講台侃侃而談。
突然,一個黑影劃過圍觀群眾頭頂上空,飛速躍起,合併雙膝用盡全身力氣,對準他的後背猛踹過去。

結果,施瓦辛格只是踉蹌了幾步。

反倒是偷襲者臉朝地面,被一股強大的定力,反彈下去,重重摔倒在地。
涉事男子當場摔個四仰八叉,保安人員立即上前將其按住並制服。
施瓦辛格毫髮無傷,事後他在推特上這樣回復襲擊「我還以為只是被人群擠了一下」。
剛剛做過心臟手術的施瓦辛格如此輕描淡寫,不禁令人感嘆:「施瓦辛格壯得像一堵牆」。
如果站在現場的是雷雷、呂剛等傳武大師,後果恐不堪設想。
身體素質是一切運動項目的基石——不僅僅限于格斗領域。
由於糟糕的身材,中國男足運動員經常被調侃為「白斬雞」,一種常見的說法是,由於人種差距,中國運動員很難練出健美的身材。
易建聯就是最佳證明。

在登陸NBA以前,他就是一個竹竿身材、對抗能力嚴重不足的球員。
但在美國待了幾年後,他變成了「魔鬼筋肉人」。

撕掉「瘦弱」這個標籤,易建聯個人形象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是自律讓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強健的體魄。

如今,在國際賽場上,能抗衡世界一流運動員的,也只有易建聯。
差距不僅僅來自職業運動員。體育產業是一座金字塔,只有全民體育構築起牢固的塔基,才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優秀的選手。
以中美兩國都很流行的闖關類節目做對比。
中國最流行的「XX向前沖」最大的賣點是衣著清涼的美女,相比之下,美國的同類節目堪稱是極限運動。
在巨石強森主辦的最新闖關節目《泰坦》里,人氣最高的選手之一克里斯魯登雖然是一名殘障人士,但身手之矯健,足以讓普通人汗顏。


生來只有兩根手指的他一出場,就敢這樣豪言「沒有我舉不起的重量,沒有我爬不上的牆,沒有我無法跨越的障礙」。
健力扭轉了他的命運。
7次比賽,6次冠軍,打破非官方記錄。

如今的他,愛上「不管什麼情境我能成功「感覺,作為青年勵志演講家,他致力於向那些失去希望的孩子證明,希望是存在的。

同樣通過最嚴苛激烈體能運動節目,挑戰身體極限,解釋生命另一種可能的,還有這位身材最嬌小,年紀最大的單親媽媽選手。
她有兩個女兒,她為女兒而戰。
兩位肌肉女生,徒手拉著綁著鐵球的繩,製造狂暴氣旋,撞向直立的鐵柱子,誰在規定時間,最快將5顆柱子撞倒,誰獲勝。

她咬著牙,憋著勁,巧用力,轉動身體,一口氣連續撞倒4根,大幅度趕超對手。

柱子的每一次傾倒,都是一次勝利,一個新的開始。
巨石強森節目的選手覆蓋美國境內各行各業,這個最先進,最具有開創性舞台,為無數人運動愛好者搭建了實現夢想的通道。
在這些地獄級別的闖關節目里,甚至不乏青少年的身影。

小小少年展現出來的速度和力量,足以秒殺一大波成年人。

這身手,這敏捷度,絕非一個「強」字了得。
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武術界活躍的不是骨瘦如柴的道長、就是大腹便便的和尚。指望他們與訓練有素的職業運動員抗衡,實在是痴人說夢。

我們距離真正的高水平格鬥有多遠
2015年4月12日,在一檔名為《崑崙決》的國內格鬥賽事中,中國選手楊建平對陣日本選手孤山信,爭奪該賽事的「MMA輕量級洲際冠軍金腰帶」。

他的對手日本選手孤山信號稱「日本沖繩最強空手道」,「長期在海外訓練,熟悉空手道、拳擊、自由搏擊、柔道和巴西柔術等多種格鬥項目,多次斬獲格鬥賽事冠軍。」
在比賽中,孤山信本來佔盡上風,已經使用「裸絞」技術控制住了楊建平,卻又突然鬆開手臂,使楊建平得以掙脫,展開反擊。
兩分鐘后,孤山信向裁判表示投降,楊建平獲勝,取得金腰帶及200萬元獎金。

這場揚我國威、痛揍日本拳王的好戲過程實在蹊蹺。
在外網上搜索孤山信的相關信息,只能找到一個沒有照片的網頁,頁面顯示他唯一的戰績就是輸給了楊建平,是一位歷史戰績0勝1負的「最強空手道」。

無獨有偶,去年10月份,一場「六國拳王爭霸賽」在河南登封舉行。據賽事主辦方事先宣傳,當天的重頭戲將在51歲的少林弟子釋延孜和來自坦尚尼亞、15戰14勝1負的30歲的「搏擊悍將」蓋博瑞之間進行。

在這場噱頭十足的比賽中,「搏擊悍將」蓋瑞博毫無進攻慾望,只是象徵性地發動了幾次掃腿進攻,在挨了釋延孜一拳后,便直接癱軟在拳台,用時43秒便舉手投降。

賽後有人證實,這位非洲拳王實為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生,在中國打了六場比賽,戰績為1勝5負。在該場「金腰帶爭奪戰」中,他的出場費僅為6000元。
在這種競技水平的賽事中,當然不可能出現有實力的選手。
內地第一代散打運動員鄒國俊曾為多檔國內比武節目擔任顧問,但他坦承,由於中國選手的實力水平較弱,70%以上的國際一線拳手他都不敢引進。
中國沒有像樣的搏擊選手嗎?
有。在代表世界綜合格鬥最高水平的UFC聯賽中,就有多位中國選手效力。

UFC聯賽使用標準的MMA(綜合格鬥)規則,對拳擊、泰拳、柔道、摔跤……等各種各樣的格鬥技術都保持開放的態度。在UFC聯賽的中國選手中,有人練散打出身,有人練自由式摔跤出身……但沒有一個是傳統武術門派培養出來的。
在馬保國被KO的同一天,中國選手宋亞東剛剛追平了亞洲選手在MMA項目上的不敗戰績,在UFC排名中上升到第14位,刷新了中國男選手的最好成績。

〓宋亞東在比賽中
更值得一提的中國選手女張偉麗。她在去年擊敗傑西卡·安德拉德加冕UFC金腰帶,又在今年4月擊敗喬安娜 · 耶德爾澤西克成功衛冕,至今依然是女子草量級的世界第一人。

作為後發力量,中國搏擊這些年依靠科學訓練、奮力追趕,已經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選手,而傳統武術的掌門們,至今仍是全身上下只有嘴硬。
從訓練水平、職業態度的差距來看,中國武術掌門挨打再正常不過了。如果不能正視差距,他們不僅過去曾經挨打、現在正在挨打,將來仍將繼續挨打。

老舍曾經寫過一部小說《斷魂槍》,其中的主人公沙子龍以「五虎斷魂槍」威震江湖,卻在晚年放棄武藝,做回一個開客棧的普通人。因為他清楚地明白:在洋槍洋炮的年代里,自己的武藝傳下去只會誤人子弟,「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
棍棒不敵槍炮,套路不敵肌肉,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但許多年後,中國的掌門們還是不肯醒——有的是在做夢,有的是在裝睡。
讓掌門們挨幾頓揍對中國搏擊事業來講未必是壞事,既然不願意醒,就打醒好了。不斷慘敗同時又不斷自欺欺人的中國傳統武術,是沒有出路的。
在西方觀眾欣賞世界級格鬥賽事的時候,中文互聯網上最矚目的比賽是打王八拳的掌門被業餘選手暴打,這樣的局面是時候改變了。
如果能推動中國搏擊事業的發展、強化全民體育意識,大師們的打也算沒有白挨。
作者丨王動 脫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