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法西斯美學(威權之下的審美)

作者:8288  於 2019-10-7 01: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法西斯美學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誕生於法西斯專政下某些文藝作品的美學風格的統稱。此概念源自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者墨索里尼的一句名言,「所謂法西斯主義,首先是一種美。」戈培爾在1933年說,政治「就是現存的最高級的和最綜合的藝術,我們在制訂現代德國政策時,感到我們自己就是藝術家……藝術和藝術家的任務在於成形,定形,消除有害的東西,為健康的人創造自由」。

       

      嚴格意義上來說,法西斯的藝術宣傳是秉承威權意志的,而表達對象則是公眾,從這個層面來說,法西斯統治下的大多數藝術作品可嚴格歸為波普藝術,然後去除掉了波普藝術中戲謔的風格,而把符合統治意志的那些完美的、整體的認真挑選出來,展示在公眾面前。

      

     納粹的電影,例如《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至今仍被很多人認為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

劇照:




      


     法西斯美學從對情境的控制,對服從行為和狂熱效應的迷戀中得到發揮(並找到正當理由)。這種美學頌揚的是極端利己主義和苦役這兩種表面對立的現象。主宰和奴役採取了一種特別虛飾的形式:成群集結的人;人向物的轉換;物的增多以及人與物,均圍繞一個無所不能的,有催眠術的領導人或領導力量集結。法西斯的藝術誇耀屈服,歌頌愚昧無知,美化死亡。----------摘自《迷人的法西斯》







     而這種宏大的敘事風格,正是威權主義炫耀力量的藝術表達,而人們對宏大敘事的喜愛則側面展示了屈服在威權之下的社會認同和道義上爭取的自我安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所謂大場面津津樂道背後的深層次根由。


     法西斯並非只在電影繪畫攝影展示光榮偉大,從雕塑到建築,乃至服裝的設計,都無不在展示完美和力量。


    納粹軍服





   納粹宣傳畫






納粹的各種集會儀式




納粹的音樂,著名的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軍歌,很多商家的大場面都喜歡用這個,但其實並無幾人知道這是納粹的東西。

The MassEra - The Mass



      納粹時期建築 國會大廈




     法西斯美學既然歸於波普,那麼對於后法西斯時代的影響也非常深刻,比如朝鮮的文化宣傳,就繼承了法西斯美學風格。


大型團體操《阿里郎》







建築



雕塑



集會和閱兵











     而我們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曾經有過類似風格的宣傳,都是以完美、宏大、濃烈的色彩對比為主要的審美基調,並在不同體裁的藝術表現形式當中體現,廣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在當代藝術家當中,法西斯美學的審美偏好也深刻影響了不少大師級的人物,看了以下圖片你就會知道我想說的是誰。







     法西斯美學是集體主義和威權主義的產物,人們在其中獲得的審美愉悅更多來自對暴力的屈服,對機械服從的讚美,從而獲得奴役別人的期望或者被別人奴役時的自我調劑。當我們深刻認識到這種大而齊,濃墨重彩的所謂完美審美是人造的、扭曲的,就不難跳出這個審美層次,反而會去找尋自然的、真實的審美體驗。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領袖本人其實並不喜歡這些重口味的東西,只是政治的需要罷了,也就是人民多狂熱,就給他們看多狂熱的東西而已。


      而希特勒的早期畫作,則完全是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傾向,用現在的話來說,整個一枚小清新。


    希特勒的油畫很值錢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3: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