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知青:一個蒼涼的名詞

作者:8288  於 2018-8-25 15: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0評論


前不久,本地報紙上一則報道,在澳洲的一個知青組織的聯誼會上,在載歌載舞,歡樂的氣氛中,有人即興發言,聲稱知青在中國曾是一個響亮的名稱。言外之意,這是一個很Positive的名詞。聽此議論,不禁搖頭。作為曾經是百萬上山下鄉洪流中的一員,在陝北窯洞蝸居三年半的我,實在不敢苟同。

三十多年過去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見到知青兩個字,便會立刻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說起來,那貧瘠的黃土高原,那繁重的體力勞動,那缺油少鹽的艱苦生活,並沒有使我們這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它面前退縮半步。然而,消息閉塞,資訊短缺的荒原村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恍如與世隔絕的單調生活,日復一日,使人感到乏味與窒息。午夜夢迥,對前途命運的憂慮,常常使才二十齣頭的我展轉難眠。在內心深處,不甘心一輩子做為一個簡單的勞動力而苟活於世。面對現實,卻又無能為力。矛盾與失落的感覺,不禁油然而生。那時,在寂靜的夜晚,我常常獨自一人,徘徊在窯洞頂上。眼望群星皎月,發出陣陣輕嘆。

說來也怪,我清楚地記得在那些年月里,對知識的渴求,對課堂的響往竟是前所未有地強烈。以致把所有能找到的書,無論類別,幾乎全部一字不落地讀上一遍。連十萬個為什麼、安徒生童話還你爭我奪,順序排隊呢。更不要說文革初期被列為毒草的那一類書了。像紅樓夢、儒林外史、七俠五義、唐詩宋詞、悲慘世界、茶花女等甚至被翻來複去地看上幾遍,還不肯輕易放手。那年頭兒,一本好書在方圓幾十里的地方傳來傳去是常事。我至今記得,曾經花過一天功夫,一壺涼水,幾塊干饃,跑了六十里山路,就為了喬萬尼奧里寫的那本《斯巴達克思》。當我捧著它往回走的時候,疲乏和飢餓被壓抑不住的興奮驅趕得無影無蹤。

說來可憐,無論什麼時代,文化的禁忌和封鎖對處在求知年齡的年輕人來說都是一種可怕的精神折磨。在農村最大的好處是不用擔心,只要你搞得到,看什麼書也不會有人來禁止。那年月,村裡的人大部分是文盲,內心裡對識字的人還是滿敬重的。所以三年多的時間,勞動之餘,我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也算是一生之中難得的機遇。

每當回想起這些往事,內心沒有一絲自豪與驕傲的感覺,卻總是時不時咀嚼出一些無奈的苦澀與哀傷。它使我想起這不幸的一代人,在那荒誕的歲月所經歷的苦難與困惑。滿腔的熱血與激情,美好的青春與年華,無端葬送在一場人為製造的權力鬥爭的旋渦之中。逝去的十年光陰,那是我們這一代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那本應是努力,是奮進,是求知,是為遠大理想抱負奠定堅實基礎的十年。怎知卻這樣糊裡糊塗地白白虛耗在心態扭曲的狂熱之中。誰人能不為之惋惜呢?如今,到處高喊「青春無悔」的人,難道就不會拍拍自己的良心嗎?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當年這是響徹全國的偉大號召,人們堅信不移,沿著偉大領袖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說實話,除了官方的大肆宣傳,大力動員,又有多少人是發自內心,自覺自願地走上這條路的呢?

現在回想起來,這是一句多麼滑稽的口號。當初,利用群眾運動將政治對手徹底擊垮,回過頭來,才發覺這場革命使工農業生產幾近癱瘓,國庫日漸空虛,國計民生危在旦夕。如何解決這批以食為天的百姓,著實令人煞費苦心。於是,全國的大中城市統統實行空城計,黨政機關、大學教職員工下放五七幹校開荒種田。「但憑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的呼聲,開始從京城頻頻傳出。很快,響徹全國。至於曾經廢寢忘食,不遺餘力,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推波助瀾的幾百萬大中學生統統發配邊疆,自食其力,屯墾戌邊。據說這一良計妙策,既減輕了城市的經濟負擔與壓力,又杜絕了這批無書可讀,無所事事,四處遊盪,造反成性的年輕人給城市社會治安可能帶來的無窮隱患。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

去吧!即使中國農村再貧窮,廣闊天地也可以消化掉這些城市過剩人口。至少可以暫時緩解一下因為全國鬧革命而引發的經濟危機。再者,到了閉塞的農村邊疆,任你再怎麼折騰,也與北京的大局無關痛癢了。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知青這個名詞就是從那時起,開始家喻戶曉了。

那年頭兒,誰家有知青,誰家發愁。十幾歲在的城市長大的孩子,面向黃土背朝天,一年干到頭,捉襟見肘,難顧溫飽。年底,還要伸手向家裡要飯錢要路費。即使父母兄弟姐妹不說什麼,可十幾二十歲的大小夥子自己也總覺顏面無光。人窮志短,又有什麼辦法呢?那時逢年過節,乘火車回城不買票,又理直氣壯的大多是這群知青。實不相瞞,我也有過從西安登上火車直達北京,一分錢也沒有破費的經歷。即使這樣,在晃晃噹噹的車廂里,還是不停地搖頭輕嘆:這樣的日子到哪裡算一站呢?

應該感謝上天的眷顧,我於一九七二年第一個接到回北京的調令,在周圍幾個小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記得臨行前夜,三年多來,朝夕相處的夥伴們在窯洞里擺宴,為我餞行。在昏暗晃忽的煤油燈下,人人酒碗高舉,個個相顧無言。那夜,我們睡的大通炕上,長吁短嘆之聲,此起彼伏,令我至今難忘。

前不久,我在圖書館借到一本名為「蒼涼青春」的書。講述的是至今遺留在陝北高原,為數不多的北京知青的現狀。此時此地讀此書,令人感慨萬分。作者滿懷同情,三赴陝北,跟蹤採訪了幾位年逾不惑的「知青」。幾十年過去了,這些早已「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的北京人,都曾有過在艱難困苦裡掙扎,與習慣勢力頑強抗爭的經歷。失敗、痛苦與絕望使一些人過早地麻木了。沒有奢望,沒有追求,聽天由命,安於現狀。或許也算一種最好的解脫。然而,年輕時代的激情早已不再。京城的繁華,大都市的文明,也早已像逝去的青春理想一樣,成為遙遠遙遠的夢幻。尤其令人唏噓的是,他們所寄望的下一代,由於條件所限,無論在生活和教育等方面都與城裡孩子有很大的差距。相比我們那些在澳洲優越環境里長大的子女,更是天壤之別。幾乎可以斷定,這些孩子的未來,打一開始就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無疑,這是這些知青父母內心永遠的傷痛。

當我合上書的時候,思緒萬千:不可否認,人的一生,命運和機遇不會絕對平等。每個時代都有幸運和不幸的一族。定居在澳洲的老知青們是多麼的幸福,可以攜兒帶女,請來領事館的官員共同歡慶,美酒美食,載歌載舞地「憶苦思甜」。可是,當你振臂高呼「青春無悔」的時候,內心可曾想到過他們---那些夫妻雙雙下崗的回城老知青們和書中所描述的這幾位歷盡幾十年風霜,至今還蝸居在陝北高原窯洞里的朋友。如果與他們相聚,他們會有邀請當地領導的雅興嗎?相信也不會有高歌漫舞的心境。知青在他們遙遠的記憶里,恐怕只是一個蒼涼的名詞罷了。


高興

感動
2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2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老懞 2018-8-25 20:48
往事不堪回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8-8-26 00:59
把蒼涼當響亮,腦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啊!?
回復 8288 2018-8-26 05:13
愚若智大: 2007年,李光耀說:「在我與他(習近平)會面的一個小時中,我發現他是一個有想法的人(athoughtfulman),生命中經歷了很多考驗和磨難。你知道他有8年時間下放到
但願如此以觀後效....
回復 qxw66 2018-8-26 07:34
你們能力強,他們弱
回復 qxw66 2018-8-26 07:35
老習抓扶貧,不錯么
回復 總裁判 2018-8-26 23:20
自從有了個叫習近平的,知青成了神聖的名字,唯知青能當皇帝。
回復 xqw63 2018-8-27 21:50
知青是個可悲的代名詞,是那一代人的痛,真正走出來的人很少
回復 successful 2018-9-3 22:36
" 知  青" 可以說是一個可悲的代名詞, 一個榮耀的代名詞, 也可以是一個奮發圖強的代名詞; 知青, 在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環境 ,不同的機遇 產生了不同的命運 知青可以說是一代人不同命運的總代名詞.
回復 successful 2018-9-3 22:55
總裁判: 自從有了個叫習近平的,知青成了神聖的名字,唯知青能當皇帝。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文革中的習近平,作為主要走資派頭目的兒子, 根本是不可能有上台的今天. 1976年毛太祖的突然逝世, 華國鋒, 汪東興的軍事政變, 攪亂了文革的進程, 才造就了習近平的機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7: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