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製藥業的真相

作者:8288  於 2018-7-17 08: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端宏斌

 

本文是上一篇文章《印度仿製葯的真相》的後續。

 

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到一個觀點,由於藥品研發的成本非常高,所以藥物價格高可能是合理的。但是,當我看完了《製藥業的真相》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 

《製藥業的真相》的作者瑪西婭·安吉爾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前主編,由於在醫療行業幹了20多年,她發現了太多行業潛規則,於是就寫成了這本書。

 

該書作者提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觀點,那就是:藥品的定價和成本毫無關係。那些號稱因為成本太高所以定價高的說法,都是在忽悠你。藥品的定價,取決於你願意為自己的病花多少錢,所以醫藥企業不願意研究治窮人的病,因為沒錢賺。大製藥公司不會投錢研發治療瘧疾、非洲錐蟲病、吸血蟲病的葯,因為患這些病的人都在熱帶窮國,沒有利潤。

 

即使藥物的研發確實需要大量成本,但是這個成本主要也是國家資助的,換言之是花的納稅人的錢,並不是花製藥公司的錢。書中專門有一節講了格列衛這個葯。

 

格列衛(Gleevec)的專利是瑞士諾華的,但是這個葯本身是由國家衛生研究所資助的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的。故事還要從1960年開始講起,當時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所發現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有一種特殊的染色體,後來又發現這種染色體攜帶一種特殊的基因,能夠直接產生一種異常的酶,這種酶就導致了白血病。根據這些研究,以色列和諾華公司的化學家準備合成一種能夠抑制這種酶的分子,諾華公司在1994年將這些抑製劑申請了專利。

 

諾華公司一開始根本沒想到這些抑製劑會對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能有什麼用。後來俄勒岡州一家大學的研究人員德魯克開始對這一問題感興趣,他通過自己在諾華的某位朋友搞到了一些抑製劑,他發現這東西在抑制癌細胞方面效果最好,並且對正常血細胞沒有影響。於是他就催促諾華公司趕緊研發這種葯,但是諾華對此熱情不大,原因可能是這種抑製劑在狗身上使用之後出現了中毒反應。

 

由於這位研究人員堅持己見,最終諾華同意讓他進行小規模的臨床實驗。到1999年,此人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這種葯對白血病效果顯著。直到此時,諾華才開始大舉投資研發,兩年之後,格列衛獲得了FDA的批准。此時你會發現,諾華為格列衛花費的大部分研發成本,都是在這種葯已經被證明有效之後才投入的。諾華是摘桃子的人,種樹的人可不是他,而是此前眾多的研究人員。諾華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大規模的申請專利,只要這些專利中有一個有效,那就是他的專利。

 

1995年有過一個研究,國家衛生研究所對當時市面上最暢銷的5種葯進行統計,發現有17篇論文導致了這些葯被研發出來,但是這17篇論文中只有一篇來自製葯公司,其餘都來自國家資助的實驗室和研究所。換句話說,研發藥物的成本大部分都由國家承擔了,但是利潤給了製藥公司。

 

製藥公司花在研發中的成本支出其實只佔14%,而在營銷和管理上的支出佔了31%。製藥公司的市場營銷和其他行業公司不同,其他行業都是直接面對客戶的,製藥公司並不直接面對客戶,製藥公司和客戶之間還有一個中間人,那就是醫生。

 

製藥公司是怎麼公關這些醫生的呢?很簡單,他們將廣告費包裝成教育和研究支出。

 

醫療行業發展迅速,所以醫生必須要參加各種國際會議,那麼製藥公司就對這些會議進行贊助。製藥公司的特別公關對象就是醫生中的大V、意見領袖,抓住這些人,就可以抓住一大批人。這些人通常都是教科書和醫療手冊的編寫者,只要能抓住他們,就意味著抓住了全部醫生,因為新醫生都是看著他們編的教材長大的。抓住了這些醫生中的意見領袖,那就意味著你會有一大批死忠粉,這些人明明在維護製藥公司的利益,卻自以為是在維護科學。

 

製藥公司以前是為了疾病推廣藥品,現在是為了藥品推廣疾病。在書中舉了這麼一個例子,在很多年裡,超過140/90mmHg才算是高血壓,但製藥公司為了擴大降壓藥的市場,資助各種專家,把這一標準降低了,現在120/80mmHg-140/90mmHg被定義成高血壓前期,你也應該吃降壓藥,一夜之間正常人都變成了高血壓患者,都應該吃藥了,一下就增加了數百萬的消費者。

 

同樣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1dl血液里超過280mg的膽固醇才算是高膽固醇,後來這個標準下調到240mg,後來又調整到200mg。醫生會先建議你節食加鍛煉來降低膽固醇,但多數人都做不到,於是醫生就建議你吃藥,於是立普妥(Lipitor)成了暢銷葯。

 

製藥公司為了推廣自己葯,還創造出了「更年期綜合症」這個概念,他們建議這些婦女吃雌激素,以及黃體酮荷爾蒙替代療法,還號稱這麼做不僅可以治療更年期癥狀,還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但後來由政府資助的一項大型臨床研究表明,這麼做不僅不能預防心臟病,相反還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生率。於是你會發現,由製藥公司資助的研究是多麼不靠譜。

 

關於醫藥公司為了推廣藥物而推廣疾病,現代醫藥史上有一個臭名昭著的例子,那就是反應停事件。本來婦女懷孕之後的妊娠反應是非常正常的生理變化,並不需要治療,但醫生告訴你這屬於妊娠綜合症,吃了反應停之後所有癥狀都可以消失。很多傻傻的女人吃完了葯,最終生下來一個沒有四肢的孩子,俗稱「海豹娃」。

後來製藥公司學聰明了,開發的葯再也不去碰孕婦,他們一心研究針對老年人慢性病的葯,製藥公司最喜歡什麼類型的葯?說來很簡單。那些能把你的病馬上治好的葯絕不是好葯,因為那麼快就根治疾病,接下來還怎麼賺錢?最好的葯,是永遠治不好你的病,但你不吃又不行,於是你就產生了依賴性,變成像吸毒一樣天天要吃,這樣才能給製藥公司帶來最大的收益。所以最好的葯,就是治療慢性病的葯。很多人上了年紀之後,就變成了藥罐子,成了製藥公司的提款機。

 

其實很早就有研究發現,靠吃藥來降低血壓、血糖、血脂的人,並不能提高他的預期壽命。這道理很簡單,此人會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主要是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正確的做法是過健康的生活,但此人靠吃藥把這些指標控制住了,誤以為沒事了,於是繼續大吃大喝,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就好比有一堆垃圾長期不清理,散發出惡臭。正確的做法是把垃圾清理掉,但你不是,你選擇狂噴空氣清香劑,噴完似乎聞不到惡臭了,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和掩耳盜鈴沒有區別啊。

 

最後再講一個醫藥史上的笑話給你聽,你知道海洛因(白粉)是誰發明的嗎?是德國拜耳製藥發明的,最初的作用是兒童止咳藥。當時人們都知道用嗎啡會上癮,所以對外廣告說這是不會上癮的嗎啡。為此拜耳還註冊了商標「海洛因」(Heroin),該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詞,意即女英雄。由於拜耳公司超強的營銷能力,海洛因給他帶來了巨額的利潤,為了推廣,他還給全世界的醫生髮放免費的試用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qxw66 2018-7-17 09:26
藥廠應該封掉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8: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