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三星手機事件教訓─科技產品應易於修理及更換組件

作者:8288  於 2016-11-2 13: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數碼科技|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三星

南韓三星電子在Galaxy Note 7手機「自爆」疑雲事件中,所犯的最大錯誤,其實是許多手機製造業者的通病:競相生產最薄的機種,使手機不易修理或更換零組件。這個趨勢多年來持續對消費者及環境造成傷害,現在終於使製造廠商嚐到苦果,業績與商譽都損失慘重。
Note 7的立即性問題在於製造上的瑕疵,使電池容易短路及自燃,但這不算是要命的瑕疵。在2014年之前,三星Note系列手機的重要賣點之一,在於用戶很容易就能更換電池;如果Note 7的電池也能如此,整個問題便可能小得多。
但三星卻於2015年揚棄可更換電池的作法。為了讓手機更薄,因而使手機更難拆解;又為了要能防水,於是採用嵌入式電池,而只有最強的技工才能更換電池。一名專業技工指出,Note 7要更換電池,必須「用熱空氣爆開手機的背面,撬開玻璃,取出多層的組件,才能用精巧的鉤子更換電池」。
三星的新作法還有另一項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新款手機銷售量。例如三星服務中心更換premium S6電池的費用為45美元;許多用戶為了怕麻煩,乾脆就直接升級到最新款的手機,而這正是三星所希望的。
Note 7事件提醒業者,不容易修理的手機可能造成大麻煩。三星原本只要更換250枚電池,現在卻要「拋棄」250支手機,成本輕易超過10會意美元,何況對商譽造成更重大的傷害。
另外環保成本也非常高。據估計,一支新手機平均需用165磅的新材料,包括黃金、銅、稀土及石油,而這些成分的可回收比例非常之低,因此三星回收新收機也造成資源浪費。
其實手機業不必如此。廠商絕對有能力設計更容易修理的產品,例如蘋果在設計 iPhone 7的防水功能時,便不靠「黏著」,而是使用較容易修理的防水襯墊及密封材料。荷蘭社會企業FairPhone公司賣出的模組電話很容易更換電池,LG高階手機也能夠如此。
科技產品業者應學習汽車業的經驗,即耐久性產品應該可以修理,並使功能升級。Note 7如果可以修理,就可能躲過全面回收的風險,而且還可以靠持續銷售零組件賺錢,並與用戶維持長期的關係。不只三星,對其他業者也是一大借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8 00: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