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朋友圈「健康食品」的五大宣傳陷阱

作者:8288  於 2015-10-27 09: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關鍵詞:健康食品, 朋友

2015-10-25 雲無心 丁香醫生



每個人都希望吃到對健康有益的高質量食品,不少商家也就藉此心理,如大家所願地提供各種「健康食品」,賺個盆滿缽滿。


一輪神乎其神的介紹,一輪專業術語的狂轟亂炸,再加上一輪「專家研究」「體驗者現身說法」,消費者們通常就迷迷糊糊地掏了腰包。


不過,當我們冷靜下來,用科學眼光去審視那些「看起來很有道理」的介紹的時候,卻發現多數都是忽悠——或者,只是正確的廢話。


當看到朋友圈裡轉發的不少微商廣告帖時,我都默默替各位的錢包著急——「忽悠,你接著忽悠」。


富含人體必需的物質




維持人體正常運轉,需要許多物質,但「人體必需」跟「需要補充」是兩碼事


有些物質必須要人體自己產生才有用,吃進來的並沒有用,比如膠原蛋白和各種酶(即「酵素」)。


有些物質,只要能正常吃喝就不會缺乏,比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磷、氯、鈉等等。


用某種食物含有多少「人體必需的物質」來顯示它有多「健康」,完全是偷換概念。


含有 XX 種營養成分



「含有多少種營養成分」是個沒有價值的宣傳口號。


因為任何一種食物都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人體需要從食物中攝取多種營養,每一種營養成分又有各自適當的需求量。對於健康人來說,均衡的膳食就基本能保證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了。


所謂優質食物,是指它能高效提供某幾種機體需求量大或容易缺乏的營養成分(比如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等),而附帶的需要限制攝入的營養成分卻比較少(比如脂肪和糖)。


撇開以上,簡單地說「含有 XX 種維生素、XX 種礦物質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只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一塊豬肉、一杯果汁,甚至一把野草,也一樣可以堂而皇之地跟你推薦說:我也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


XX 成分含量比其它高 XX 倍




上面的圖片是一種典型的例子。


諸如此類的還有:「玫瑰鹽的含鐵量是普通鹽的幾十倍」「螺旋藻的蛋白含量是牛奶的二十多倍」。然而真相是——


普通鹽中幾乎不含有鐵元素,玫瑰鹽中只要有一點點鐵,自然就會比普通鹽高出很多倍;


牛奶光是水分就佔了百分之八十多,拿脫水的螺旋藻和牛奶比,一把螺旋藻就多很多,但你真的能吃這麼多嗎?


還有,任何不考慮「吃多少」而直接說「好很多」的宣傳,都是「耍流氓」


好比上面的例子,「玫瑰鹽」的鐵含量再高,我們每天只能吃幾克鹽(相當於一個啤酒蓋兒),想要藉助鹽補充鐵,大概要先把自己咸死。


螺旋藻中的蛋白含量雖然高,但螺旋藻可是按克計價的。我們來算算看,為了獲得每日所需蛋白質,你得吃多少,花多少錢?相比之下,每天喝上幾百克牛奶,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所以牛奶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而螺旋藻不是。


當我們談論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時候,一定要把正常食用量,以及所含的量占每日需求量的比例考慮在內,否則說出花來,也沒有實際意義。


XX 大學研究發現



且不說這些大學是否真的有發表關於這些內容的科研論文,也不說這些研究成果是否被誤讀。


即使真有其事,任何一種食品或者食品成分的健康功效,都要經過多年、大量、各角度、多機構的研究,才能形成共識被認可


「XX 大學」的研究發現,常常只是在特定條件、特定體系中的初步研究,有科研價值,但通常並不足以得出可以推廣的價值。


也就是說,大家若輕信某一個大學發表的研究,而忽略他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大量的後續證明,就會落入賺錢心切的商家的陷阱。誤信誇大的研究結果,結果買到了並非真正有效的產品。


真偽健康概念混著說




酸鹼性體質、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癌抗癌……這些概念念著拗口,讀著好像「高大上」,聽起來亦真亦假。這都是商人的伎倆啊!每每遇到大力鼓吹這些概念的「健康產品」,都需要大家格外注意。


1. 酸鹼性體質是一個偽科學的概念。


根據代謝產物的酸鹼性,確實可以把食物分出「酸性」「鹼性」來。不過這種區分沒有什麼意義,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在正常飲食範圍內都不會對血液的酸鹼性產生影響。


2. 氧化應激與衰老之間的關係,其實現有研究並不透徹。


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信誓旦旦地說「我們的產品抗氧化美容護膚抗衰老」,是不是太草率了點啊?比如這一陣子引發人們大打出手的黑枸杞,就已經被證明,並沒有那麼神奇的功效。


3. 並沒有真正的「抗癌食品」。


通常,並不是說吃了抗癌食品就能避免癌症,更不是吃了它就能治療癌症。它是指:長期食用足夠的量,某些癌症的發生風險會低一些。


實際上,目前所說的那些「抗癌食物」,並沒有其它過硬的證據支持。來自實驗室或動物實驗的結果,未必能夠在人體上體現。嚴謹的科學機構是不會推薦某種特定的「抗癌食品」,而是把那些所謂的「抗癌食品」作為全麵食譜的組成部分。


如上,先利用專業術語把消費者砸懵,再歪曲一些科學概念接著忽悠,是商家們的又一慣用伎倆。


總結

各位讀者朋友似乎總是在「眼睛雪亮」和「不明真相」中遊走。希望這篇文章能多少幫助到你擦亮眼睛。


市場上關於「健康食品」的忽悠還有很多。對於不具有專業判斷能力的消費者,我的建議是:當看到一種「神奇得無法不心動」的產品,先冷靜一下,再去看看有沒有權威機構或者獨立科普的介紹——如果沒有,捂緊自己的錢包。



責任編輯:倪佳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1: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