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姐曾在微博評論了一下范冰冰,原話是說:
我覺得范冰冰也不好看啊,每天都濃妝艷抹的。不如街頭普通女孩小清新。
然後她立刻自嘲說:
主要是很多人將我作為醜陋的極致,而將范冰冰作為美麗的極致,這讓我感到非常嫉妒。
本來以為要說什麼雷人的話,結果一下子就爽快的承認了自己是出於嫉妒,作為微博圍觀黨的姬姐我有種奇異的落差感……結果忍不住翻了翻鳳姐的微博,發現她稱得上是幽默風趣,三觀端正。
知道你們要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前方大量栗子投喂,接好不送。
鳳姐在美國全靠自己自力更生,很拼很辛苦鳳姐出國以後以修腳為生,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但她本人並不避諱談自己窘迫的工作,反而相當坦然。

而她在5月27日的微博中這樣寫道:「我決定把徵婚標準降到只要有車有房就可以了。在美國,這些東西20萬就能買到。我一個洗腳妹干幾年都能掙下來。不如只要長得帥就好了。我養男人。」
6月10號的微博,她談到了自己目前生活的艱難。
「白天工作12小時,晚上學英文」,「現在我的健康狀況已經非常糟糕了」…和常人想象的出國風光之旅不同的是,鳳姐在美國,為了能儘快融入新生活,幾乎盡了自己的一切努力。
鳳姐的夢想是移民美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已經被她一步步艱難的克服了。
而我們呢?
面臨他人的惡意攻擊和嘲諷時她比大多數人豁達
發博聲明后很快刪掉,因為「得饒人處且饒人」,「我被說一兩句也沒啥」,「下次說我壞話記得小聲點」。這種大度不管是不是裝出來的,至少娛樂圈裡很多人都做不到這點,分手了還熱衷中撕逼抹黑對方的更是大有人在(此處是不點名批評)。
3月9號的時候她發了這條微博。

「我曾進入一個年輕女孩的微博,他發了很多微博評論我,當然都不是什麼好話。而我覺得她講得非常有道理,解開了我數年的疑惑。」
讀著有點心酸。鳳姐被黑得最厲害的那幾年裡,很多人都是把她當做玩笑來消費,而她卻在這種環境里慢慢的改變著。面對他人的負面評論而能反省,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貧窮和出身她有著比一般人更痛徹的感悟
「能讀一所理想的大學,有一個喜歡的工作,是很幸福的事情。我當年就是因為家裡太窮,失去了選擇的機會。所以高考學子們要多珍惜。」
這是高考出分前後她的微博。其實,鳳姐對於讀大學受教育的羨慕,在很多微博里都能體現。

「師範學校學費便宜,對農村家庭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那時候我想,能讀高中上大學是多麼幸福的事」。
鳳姐讀的是師範,也曾當過老師。

「想起我在奉節教書的時候」,「他父親的壽宴,有個菜是五毛錢一根的辣條,我想起來就掉眼淚」,「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鄉親們生活好點了沒有」。
大概正是曾經是最貧苦的人的一部分,所以她知道同情和體諒。

這段說得太好,忍不住要全文摘錄:
「我在上海做過兩年蟻族,這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我覺得我們面對窮困的人群時不應當報以歧視和嘲笑,因為很多人的貧困都不是懶惰造成的。我們應當反思怎樣減少這樣的情況。經常看到少女廁所產子后丟棄的新聞。我們不應當一昧指責這些丟棄親生子的少女媽媽,而是社會上應有更多救助失足少女的機構。」
這三觀端正得……簡直路人轉粉的節奏啊。
她不好看但同樣有顆愛美的心
直接上微博截圖,看到這段話,姬姐其實是很同情的。

「我即使妝化得很漂亮,拍出來的照片依然是丑的」,「我每次做活動都會認真化妝,不是為了拍照片好看,因為我知道新聞里幾乎不出現我的漂亮照片」……
「只是出於一種女孩愛美的心。」
鳳姐當年被全民吐槽的時候,噴的最狠的點就是長得難看卻眼光高。但是現在想想,容貌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切,長得不好看同樣有理由愛美,有理由打扮,這和他人的眼光什麼的完全不相干。
因為化妝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高興。
內容來自網易女人吐槽姬
再來一篇鳳姐自己的文章:

我做服務員也常被罵 但我從沒想報復誰
文/羅玉鳳
美國記者槍殺案中,殺手自述,被電視台開除,他不走,領導叫來警察把他趕走,這讓他有了心理創傷和犯罪動機。他說記者對他說過種族歧視的話。我認為很有可能是真的。如果殺手只是簡單地報復社會,記者就躲過了。但如果殺的就是她,她躲不過。
不過,他認為這是種族歧視,我認為不是。一個在社會底層的有色人種,會比社會高層的人更易感到種族歧視。這不是任何歧視,只是公司開除不合格的員工。但有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敏感,脆弱,更容易認為自己受到歧視。
往往,英語不好的中國人更容易覺得被歧視。比如黃健翔坐飛機的遭遇。很多中國人英文不好,難以融入主流社會,認為中國人普遍處於社會底層,其實,這只是他個人的生活圈子受限造成的。
我之前去華盛頓,計程車司機是個衣索比亞的黑人。他英文比中國人好了太多,也比華人更加自信,從來不會感覺自己受到了歧視。對中國人而言,英語很難,只能寄希望下一代英文水平越高,越了解美國,才越自信。聽說讀寫熟練的意思是,能看懂新聞報紙電視,能去圖書館閱讀,能在美國公司工作,能熟練使用美國社交網站。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受到歧視,就容易產生極端想法,做出極端行為。像中國的服務員燙顧客事件,服務員的行為就很極端。不過,我想說的另一點是,在中國人,服務性行業的人也確實往往不受尊重。
比如,收銀員,服務員,清潔工一類的職位,常被視為身份低下的象徵。服務行業就是受氣行業。但在美國,人們認為勞動光榮,坐辦公室和掃大街都是憑勞動掙錢。我在美國指甲店做工,被絕大多數中國人認為丟臉但我在美國,這邊很多人都做這個職業,人們還覺得挺不錯的。
我以前在國內做餐館服務生時,也有顧客高高在上的情況。我覺得那個女人去吃火鍋時肯定也是有這樣一種姿態,覺得自己是大爺,服務員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開水澆頭。
我從小到大,做過很多服務業工作,經常被人罵的職業,但我從來沒有想過報復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18歲那年在重慶做書店店員。老闆和家人都態度不好,我做了一月就跑了,也沒說報復他們啊。那時候我還是學生。
我七歲時父母離婚,我以一個拖油瓶的身份去我繼父家生活。我父親再也沒有看望過我或者給我生活費,在重慶農村這又是什麼景象呢?不就是處處低人一等么?我從七歲起就開始低人一等。除了在學校因為學習好受同學們羨慕外,生活中又有誰多看我一眼呢。每當我對生活不滿時,我媽就說,這隻能怪你命苦。她還叫我不要跟人家比,因為我跟別人不一樣。
那時候,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過上跟別人一樣的好日子。這些年來,我大多數時候都過著屌絲的生活,受氣常常有。我在中國時被那麼多人罵,我也沒想過要報復誰。我常常想起我的童年,我覺得我和母親的不同在於,我是女強人而她不是。(來源: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羅玉鳳)

> 你沒看錯!鳳姐已經化身鳳凰新聞主筆!
> 這是繼她出走美國以後再次讓我感覺人艱不拆的大事!
> 當年你笑她,如今你有沒有她活的那麼張揚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