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上海記憶——長寧

作者:8288  於 2015-1-30 12: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2評論

關鍵詞:上海, 長寧

老上海記憶——長寧


鐵路長寧站建於1916年,三等站,位於今凱旋路265號滬杭鐵路8.9公里處。因站址位於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南側,建站初期稱梵皇渡車站。民國24年 稱上海西站。1989年1月1日,鐵道部批准上海真如車站改為上海西站,原上海西站改名長寧站。20世紀末建設上海軌道交通三號線時,長寧火車站被拆除。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簡稱市三女中)是由聖瑪利亞女中和中西女中於1952年7月合併建立,校址為江蘇路155號(原中西女中校址)。中西女中原校名為中西 女塾。清光緒十八年,由基督教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受衛理公會委託創辦。原校址在上海西藏中路漢口路,首任校長海淑德(Lanra Haygood)。後由中外人士捐款和學生義演募捐,購憶定盤路(今江蘇路)佔地89畝的經家花園建校,於民國6年(1917年)遷入。民國18年,中西 女塾向國民政府立案,聘請楊錫珍為首任華人校長。翌年,校名改為中西女子中學。聖瑪利亞女中原校名為聖瑪利亞女書院,1881年,由聖約翰書院創辦人施約 瑟(Samnel l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將美國聖公會創辦的文紀、裨文兩所女校合併遷入聖約翰書院內,取校名聖瑪利亞女書院,由華人黃素娥任校長。民國9年 (1920年),在白利南路(今長寧路)購地建新校舍,民國12年遷入新址。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英國僑民在程家橋西堍購地19.5畝(1.3萬平方米),開設「老裕泰」馬房。翌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闢築虹橋路,直通馬 房,馬房經營得到發展。民國3年(1914年),馬房業主病故,地產由太古、怡和、滙豐等8家洋行購得。遂將馬場改建為「虹橋杓球俱樂部球場」,又名「高 爾夫球場俱樂部」。2年後,球場擴大為10萬平方米。民國19年,球場面積擴大至27.73萬平方米,成為滬上洋行大班打球賭博、郊遊度假的娛樂場所。 1953年3月20日,球場收歸國有。同年9月,將球場改建為公園。1954年5月25日,公園定名「西郊公園」。同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西郊公 園由文化休閑性質轉為以動物展出為主,征地改建為動物園。1959年,公園面積擴大到70.33萬平方米。1964年,中山公園、復興公園等附設的動物園 全部遷並西郊公園。1980年1月,西郊公園改稱為上海動物園。

1860—1862年間,工部局越界修築了極斯非爾路(今萬航渡 路)。當時,英國人錦士·霍格乘機低價買下路兩旁的大片土地,在路南修建了一座佔地70多畝的鄉間別墅,習稱兆豐花園。1914年租界公共娛樂場基金會買 下花園,7月1日公園對外開放。公園因近鄰梵皇渡,曾稱梵皇渡公園。民國6年,園地向南擴展到白利南路(今長寧路)。翌年,公園大門改建在白利南路(今長 寧路780號)。民國11年11月10日,上海山東路救火會大鐘移至草坪區,銅鐘高4英尺(1.22米),鍾底直徑6.3英尺(1.92米),重約2噸 半,是上海最早的報火警鐘。民國33年6月,改名中山公園。


聖約翰大學前身為美國聖公會於清光緒五年創辦的聖約翰書院,校址設在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1575號)。該院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而成,是民國時期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 一。書院初期,設有國文、神學、醫學、英文四個部,逐步發展為文理學院、醫學院、工學院和神學院。光緒三十二年,該院按照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大學條例在美國 註冊,正式稱聖約翰大學。從此該校各科畢業學生皆有學位。美國多所名牌大學如耶魯大學等,皆承認約大學生的學歷,並給予直升其研究生院的優待。1950年 12月,約大正式宣布與美國聖公會脫離關係。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理科各系、教育系、中文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新聞系和部分文理系科併入復旦 大學,聖約翰醫學院與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聖約翰大學原校址給華東政法學院。


區境內鄉村別墅集中在虹橋路、淮陰路、哈密路一帶。據1951年調查共有花園洋房、別墅250多幢,平式洋房53幢,附設草房和馬房56間,業主為外籍領 事、洋行、公司董事經理等,也有中國官僚和富商。英國式鄉村別墅—沙遜別墅,位於虹橋路2419號,現為龍柏飯店一號樓。英籍猶太人沙遜在虹橋路2310 號還建有羅別根園別墅,用作周末度假和炎夏避暑。除此之外,境內花園住宅稱作別墅的,還有愚園路京兆別墅、公園別墅、滬西別墅;延安西路大西別墅、五柳別墅;江蘇路綠楊別墅;新華路梅泉別墅;長寧路兆豐別墅等,都曾名噪一時。


長寧路始築時名白利南路,民國32年(1943年)改名長寧路。位於區境北邊,東起曹家渡,西迄哈密路,接北翟路,交通比較繁忙。公共租界工部局於清光緒二 十七年(1901年)所築的越界道路,初為泥路,后加鋪煤屑,再做成碎石加瀝青路面。民國9年前後,從憶定盤路(今江蘇路)到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的路 幅寬僅12.19米,中間道路8.53米,分車行道和馬道。民國37年,國民黨上海市政府應工廠、企業的要求對滬杭鐵路到周家橋路段拓寬和修理。解放后, 全線做有計劃的整修,還結合住宅建設作局部拓寬。


五洲藥廠位於淮海西路176號,1907年五洲藥房創建合葯間,生產人造自來血、月月紅等成藥。民國10年,購入固本肥皂廠,改名五洲固本皂藥廠。民國 22~23年,增設五洲第二、第三製藥廠,生產甘油、澱粉酶、安痢生、黃連素等原料葯。民國25年,改名五洲藥廠,增加生產奎碘仿、紅溴汞等藥物。 1954年,公私合營后成為專業生產合成藥的企業。1956~1958年,5家小藥廠先後併入,生產規模擴大,出口藥品行銷歐洲及亞、非國家。被國家列為 出口產品免檢單位。1966年11月,改名上海第五製藥廠。1985年,恢復五洲藥廠廠名。


北新涇瀕臨吳淞江,水陸交通便捷,南宋時建鎮。清代後期,鎮上多為軋花、染布、榨油、釀酒、修船等以小手工業為主的作坊、工場或店鋪,商業較繁榮。20世紀30年代,天原電化廠等大型工廠在鎮附近陸續創辦,帶動商業發展。(圖為水上集市)。


人壽堂國葯有限公司是境內一家大型零售國葯號,位於江蘇路565號,創辦於1934年2月,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文革以來幾易其名,1994年終於恢復「人壽堂」老字號招牌,重新對外營業,1995年人壽堂被命名為中華老字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2 個評論)

回復 寧靜千年 2015-1-30 12:58
多麼有緣的名字!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0 13:00
在長寧區出生,一直住了二十多年。 近年回去看看,兒時印象蕩然無存了。
回復 8288 2015-1-30 13:08
徐福男兒: 在長寧區出生,一直住了二十多年。 近年回去看看,兒時印象蕩然無存了。
我原住愚園路928弄文革時被趕到鎮寧路.如今是新上海回去己沒什麼意思了
回復 8288 2015-1-30 13:09
寧靜千年: 多麼有緣的名字!
9494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0 13:16
8288: 我原住愚園路928弄文革時被趕到鎮寧路.如今是新上海回去己沒什麼意思了
我很多中學的同學也住928弄。我小學就在市三女中隔壁,叫小中西,後來叫江蘇路第五小學。我們經常從后操場鑽到市三女中去玩,還記得那塊大草地真大呀。
回復 8288 2015-1-30 13:20
徐福男兒: 我很多中學的同學也住928弄。我小學就在市三女中隔壁,叫小中西,後來叫江蘇路第五小學。我們經常從后操場鑽到市三女中去玩,還記得那塊大草地真大呀。
如今都散了而且也都老的認不出來了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5-1-30 14:47
我怎麼圖都看不到。
回復 8288 2015-1-30 16:48
人間的盒子: 我怎麼圖都看不到。
刷新一下行嗎?
回復 jc0473 2015-1-30 20:52
8288: 我原住愚園路928弄文革時被趕到鎮寧路.如今是新上海回去己沒什麼意思了
我親戚住愚園路805弄(交江蘇路)
回復 jc0473 2015-1-30 20:55
徐福男兒: 我很多中學的同學也住928弄。我小學就在市三女中隔壁,叫小中西,後來叫江蘇路第五小學。我們經常從后操場鑽到市三女中去玩,還記得那塊大草地真大呀。
我親戚住愚園路805弄(交江蘇路)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0 22:58
jc0473: 我親戚住愚園路805弄(交江蘇路)
愚園路、江蘇路,是小時候天天會走過的兩條路,多少回憶都留在這兩條路上。
回復 jc0473 2015-1-30 23:02
徐福男兒: 愚園路、江蘇路,是小時候天天會走過的兩條路,多少回憶都留在這兩條路上。
好地方,西去中山公園,東跺靜安寺 知道路北彭元帥的妻姐家嗎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0 23:05
jc0473: 好地方,西去中山公園,東跺靜安寺
是啊,每一條弄堂都有故事。
回復 jc0473 2015-1-30 23:19
徐福男兒: 是啊,每一條弄堂都有故事。
嗯,我親戚住打浦橋日暉里,那是最標準的石窟房 周末開心!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0 23:26
jc0473: 嗯,我親戚住打浦橋日暉里,那是最標準的石窟房 周末開心!
四哥周末開心!上海老建築最大的特點,我認為一個是石庫門房子,還有一個是各式小洋房,應該大力保留維護的,可惜現在也拆得差不多了。聽說新天地保留石庫門很有成果,以後回去看看。
回復 jc0473 2015-1-30 23:31
徐福男兒: 四哥周末開心!上海老建築最大的特點,我認為一個是石庫門房子,還有一個是各式小洋房,應該大力保留維護的,可惜現在也拆得差不多了。聽說新天地保留石庫門很有
我去復旦附近朋友家,花園洋房裡上上下下住著七十二家房客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0 23:38
jc0473: 我去復旦附近朋友家,花園洋房裡上上下下住著七十二家房客
是啊,上海的花園洋房解放后兩種命運:一種就是變成了72家房客,另一種是政府拿去,給高官做府邸,那就保存得比較完整,只不過舊主易新主了。
回復 jc0473 2015-1-30 23:55
徐福男兒: 是啊,上海的花園洋房解放后兩種命運:一種就是變成了72家房客,另一種是政府拿去,給高官做府邸,那就保存得比較完整,只不過舊主易新主了。
新天地是陳逸飛畫廊和一大附近嗎?我去了,周圍環境商業匠氣高於文化雅靜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31 00:06
jc0473: 新天地是陳逸飛畫廊和一大附近嗎?我去了,周圍環境商業匠氣高於文化雅靜
就是紹興路附近,我沒有去過,現在那裡好像被樹為保護舊建築的典範。
回復 前兆 2015-1-31 02:48
五四中學是在什麼區呀?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7:34

返回頂部